教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doc
《教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重点难点1、重点:背诵默写诗歌。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我们中华文化丰厚博大,而古诗便是这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瑰宝。今天我们继续再学习一首陆游的古诗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板书课题)写这首诗时,陆游已年近70。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是用什么方法学习古诗的?(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诵古诗)师:本节课我们继续运用这种方法学习古诗。二、知诗人,初步朗读。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有关陆游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2、 要想学懂这首诗,还需了解
2、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谁课前有所了解? 陆游自(1189)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1192)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当然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3、 指名朗读。除了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4、 学生练习朗读,指名汇报朗读效果5、 齐读,读出节奏。三、 明诗意。 1、师:这短短的28个字浓缩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读到之人无不为之动容。你们能借助课前预习以及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讲讲这首诗的意思吗?2、小组汇报。3、带着你的理解一起朗读这
3、首诗。四、悟诗情。1、出示图片。此时此刻,陆游拖着病体躺在冰冷的床上,他听到了什么?他会想些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地图,了解南宋背景。 你感觉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2、出示资料,感受陆游的爱国之情。 陆游是个爱国志士,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爱国主义教育,所以爱国热情深深扎根在他的心里。中年入蜀抗金,48岁时投身军旅生活,率领将士们在沙场驰骋。短暂军旅生活的体验和出任朝廷重臣的踌躇满志,使他对祖国收复失地的愿望更加强烈。 指名朗读,读出爱国的悲壮之情。3、 补充资料,感受内心强烈的悲愤。 老年时作为主战派,受投降派打击排挤,退居家乡,凄凉寂寞。看着山河破碎,国家飘摇却报国无门,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
4、渝。 这有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悲愤、痛心、渴望) 指名朗读。4、 诗人在六十八岁高龄,一身病痛,孤独地躺在荒凉的乡村里,他会想起很多往事。幼年时的理想,青年时的挫折,中年时的抱负,老年时的失意,都会像过眼烟云一样在心头闪现。他亲眼目睹南宋王朝面临强敌入侵,丢了半壁江山,政权摇摇欲坠,便将满腔爱国热忱和悲愤之情化为豪壮诗句(课件出示古诗,学生读)五、情感升华。师:吟动人诗篇,品诗中深情。这首诗给了我们极大的震撼。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六、小结 师:同学们,如今我们的祖国经济腾飞,国力强盛,人民团结奋进。在这样和平安定的年代里,你们该怎么做呢?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
5、理想,努力学习,为振兴中华打好坚定的文化基础。愿同学们早日成才。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教学反思 诗人陆游所处的南宋距今八百多年,那么如何引领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呢?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着重做到了以下几点:一、结合写作背景,挖掘主旨。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本诗作者满怀报国之志,却壮志难酬,被罢官归隐,年老体弱之际报国之心仍矢志不移。了解了时代背景,学生才能深入的体会作者的爱国热忱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 十一月 风雨 大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