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抽陀螺-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
《12抽陀螺-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抽陀螺-教案-三年级语文下册.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抽陀螺教学要求1.研读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具。 2.品味文章语言,体会其中所包含的情感。 3.体会作者感情,感悟游戏及玩具对孩子成长的作用。重点难点合作完成课文研读及文本质疑。 体会玩具所体现出来的鲜明的时代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 有很多东西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的。例如:红宝书、红袖章、毛主席像章这是生活在我们的爸爸妈妈的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熟悉的东西,可今天的我们却只能偶尔从爸妈的嘴中听说这些名词。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能举几个吗? 学生自由举例,老师适当拓展,并引导学生认识到这些东西因为他们强烈的时代性,从而代表了他们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特性
2、,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而言,回忆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对那段生活的怀念,从而导入新课。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交流自己所查到的金波及其生活的时代的相关资料。 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1957年考入北进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期间开始发表作品,作品多为儿童文学作品。 (让学生查找金波及他童年时的生活的相关资料,是为了让学生在后面文本探究质疑中能更深入地研读课文,真正体会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从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速读课文,说说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玩具是什么?为什么它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可结合课文内容谈原因,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 三、 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
3、.分组研读课文。 学生分组研读课文,各组确定研读的方向,并作出研读笔记,在全班交流。通过学生自主合作研读课文,来使学生对于课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自主选定研读的方向又可让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地进行自主阅读。2. 文本探究质疑。 作者对于这些玩具是何种感情?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这些玩具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 可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章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理解文章的主题。 作者小时候玩过的玩具应该很多,为什么他选择陀螺?这种玩具有什么代表性? 引导学生探究选材的问题,体会作者的匠心独具。3. 思考后教师总结:(1)抽陀螺的刺激不体现出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吗?(2)抽陀螺,抽汉奸,多么鲜明的让人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2 陀螺 教案 三年级 语文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