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多学科聚焦人格障碍 .pdf





《2022年多学科聚焦人格障碍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多学科聚焦人格障碍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文由华夏学术传媒网提供 摘要:从心理学、医学、哲学和伦理学的角度看,人格障碍这一变态心理学概念表现得相、lil 复杂和模糊。从心理学角度看,人格障碍的本质是个体性格的多重性和矛盾性以及自我意识障碍及特殊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从医学模式疾病的六要素(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类、诊断与治疗)看,人格ISii 碍作为一个疾病单元基本不成立。从哲学角度看,人格ISii 碍的哲学本质是患者卞体价值日_界与意义系统的紊乱。从伦理学角度看,人格 ISii 碍的一此特殊行为模式表现卞要是违背了“lil 时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伦理规则和法律体系。1.引言在心理学领域人格障碍的定义有150 个之多。普遍认为的是
2、:人格是个体稳定而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是遗传和环境的交4.影响形成的结果。人格障碍,也叫做病态人格,指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明显偏离个体所处文化,不要表现为社会适应不良,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或者患者感到精神痛公。不同人格理论的研究各成体系,对人格本质及人格障碍机制的观点不统一。人格障碍在精神病学相关的研究中,涉及人格障碍的分类、诊断标准、病理机制、治疗和预防各方而的研究。日前对人格障碍的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人格障碍的检出率和一致率低;人格障碍与精神病的共病现象普遍存在;药物治疗只能控制人格障碍患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心理治疗无章可循且效果不稳定;人格障碍的病情程度和转归情况无法测量。更深层次
3、的问题还有: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基本上不清楚;其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模式,而不挨近病床;变态心理学对人格障碍的分类主要是根据其外在表现的行为模式而进行,具有很人的模糊性和不科学性;诊断和治疗缺乏理论基础和依据。本文试从心理学、医学、哲学和伦理学角度对人格障碍进行多学科探讨,希望能够逼近人格障碍的本质。2 人格障碍的心理学探索2.1 心理动力学派又汁人格及人格阶碍认识的主要观点心理动力学派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动态平衡表现为正常的人格状态,三者不可调和的冲突引发人格障碍。人格障碍的核心是自我的虚弱。一切人格障碍都是由于自我功能的低下并表现为适应功能不足。这种自我功
4、能的水平介于精神病和神经症之间,即其功能水平好于精神病状态的患者,但较神经症患者为差。所有人格障碍者的“自我功能”在正常应对情况下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份致不稳定、歪曲或偏离正常的行为。2.2 行为主义学派对人格及人格障碍的主要看法行为主义学派完全抛弃了所谓稳定性人格的概念。认为“人格”可以等同于个体适应社会的行为总和。“人格障碍”是个体不良行为适应模式消退和强化的结果。他们认为,可以运用学习理论来促使人格的形成与改变,由于不存在民期稳定的人格,所以,个体在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可能产生所谓人格发展的不适应。2.3 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的主要观点相比于其它心理学流派而舀,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更具哲学意味而少
5、了科学含义。人本主义强调个体选择,人具有自由意志。这一学派认为,人天生具有自我实现的倾向,只要环境适宜,人就能健康发展和良好适应。而人格障碍主要是个体民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又得不到缓解以及自我实现倾向受阻造成的。2.4 认知心理学学派对人格及人格障碍的解释认知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个体信息加上的一种特有模式或认知结构。而人格障碍是在设计建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4 页 -立认知结构时出现了歪曲和夸大的结果。因为错误的设计是“结构化”的,或者说已经“编入”了人格的正常的认知过程,所以,当事人并未认识到这此是错误的。以上心理学派都提不,人格障碍是个体成民过程中与环
6、境交活动中获得的不正常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这种不正常在个体的心理现象具有整体性。我们可以把人格障碍理解为人类人格的一个谱系。普通心理学认为,个性即人格。而作者认为人格包括个性和自我两部分川。即作者认为人格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等)和自我意识。其中性格和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成分。那么,人格障碍作为人格的一个谱系,它的结构是特殊的个性心理特征、特殊的个性倾向性和特殊的自我意识。核心成分则是特殊的性格和特殊的自我意识。性格是个体和环境相工作川而形成的,具有可塑性,对行为起核心作川。所以,人格障碍的特殊性格指主体性格的多重性和矛盾性。自我意
7、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人格障碍的特殊意识是指自我认知歪曲、夸人、矛盾;自我体验异常、过于激烈或过于冷淡和肤浅;自我控制力低下及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不协调。总之,心理学不同学派对“人格障碍”进行了不同甚至是矛盾的解释,我们认为,如果把人格障碍看作是一个客观事实本身的话,川 s 完全是因为心理学理论体系本身不成熟和不科学所造成的。3 医学视野下人格障碍的疾病单元考察3.1 关于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问题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障碍是牛物、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相4_作川的结果。日前,研究者估计遗传因素可以解释人格障碍总变异的40%一 60%-。从神经牛化研究的现状看,人格
8、障碍患者表现出中枢神经牛化功能障碍,是一类有着特殊神经功能改变的状态:51f.Vf.C 等研究发现冲动性表现人格障碍伴有无羚色胺系统功能障碍,而分裂样人格的血浆高香草酸(HVA)的含量高于正常人样,提不其中枢多巴胺系统代谢障碍。瑞典精神病学家Sc;halling 和匈才利精神病学家Banki 的研究发现,精神障碍病人中的某此人格特征与某此递质浓度有相关关系 T eic;her 等“通过研究认为,旱期严重的创伤有改变人脑发育的潜在可能性。我国有研究证实,颅脑损伤可以引起人格变化,泞致人格障碍,但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人格改变的严重程度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总之,在牛物医学模式的指泞下,国内外学者对人格障
9、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从人脑的结构与功能和神经牛化水平包括遗传物质等方而作了一此有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讲,与躯体疾病比较而台,从定性的角度看,既没有得到人家一致公认的科学的定性结论;从定量的角度看,也没有客观的牛物学指标。所以,从医学的角度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基本上不清楚。3.2 人格障碍的诊断与分类问题目前在中国运川较)一也较具权威性的疾病诊断系统有3 个:联合国卫牛组织颁布的ICD-10,2000 年关国精神病协会颁泊J的 DSM-公 R,以及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分会颁布的M D-3。它们分别对人格障碍给出了定义、分类与诊断标准。一般认为有如下特点:(1)人格障碍是一种稳定的行为模式,具有
10、整体性;(2)人格障碍明显偏离个体所处文化,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的不协调,并使个体及其周围人感到痛苦或困扰;(3)人格障碍持续时间民且不易治愈,但表现至老年后可渐趋缓和;(4)人格障碍的形成可以追溯到青春期或成年初期,但确诊年龄必须在成年以后。值得一提的是,日前不少学者质疑人格障碍诊断的年龄界限问题,认为青春期已表现为稳定的人格,其人格障碍表现和成人诊断标准具有一致性。DSM-,把人格障碍分为A,B,三簇。A 簇以奇怪的/偏执的为核心症状分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B 簇以戏剧性的/情绪性的/反复无常的(怪癖的)为核心症状分为反社会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多学科聚焦人格障碍 2022 学科 聚焦 人格 障碍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