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种形势下的学习方式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民主的气氛将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的三个基本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属心理的范畴,因此,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展开普遍性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生活。通过集体活动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全体参与个别对待相结合,使全体学生受到适当的教育
2、又使个别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和其他教育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没有捷径可走,为了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我们努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活动课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主阵地。为了保证活动课的质量,我们采取了“一定二学三评比”措施: (1)“一定”即规定活动课的时间。为了保证活动课能顺利开展以制度的形式要求各校做了硬性规定,每周三下午第三节为心理活动课时间,雷打不动。要求教师做到“三有一写”即有计划、有备课、有总结、写随笔。 (2)“二研”即组织学习。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听心理活动课
3、,及时点评,摸索活动课的路子。二是聘请区教研室的心理教研员做教材辅导,组织学习心理教育读本,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重点训练项目。 (3)“三评”即组织教案、活动课、课后反思评比。每学期组织一次教案、活动课、课后反思评比活动。特别是活动课的评比,无论学校事务多忙,都雷打不动地组织心理活动课评比。每听一节课,由教师谈设计,找不足,写感想,写随笔,一起交流,一起研究,提高了教师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施教能力,同时从不同角度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意识的发展。 学生喜欢在一个安全的课堂环境里学习,这个环境一定是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在这个环境里,与同学、老师甚至教材进行对话,讲错了没有关系,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不认同老师的意见不会受批评,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福,当标新立异时会得到大家的喝彩。在这样的环境里,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是一种迫切的愿望,于是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科 教学 如何 渗透 心理健康 教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