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寿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doc(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湖南绥宁黄桑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年)文本目 录第一章总 则1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4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5第四章规划目标与环境容量9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11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13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20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29第九章游览设施规划34第十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38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42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46第十三章综合防灾规划51第十四章环境保护规划55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57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58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59第十八章实施与管理61第十九章附 则64附图目录:65IV湖南省黄桑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文本 第一章 总
2、则第1条 黄桑风景名胜区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于1999年审定公布的第六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制定湖南省黄桑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3-2030)(以下简称规划)。第2条 本规划是以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和规范为依据,结合当地实际,经多次专家和部门反复论证修改后完成的,是指导黄桑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本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作为黄桑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的法律依据。第3条 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和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维护本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要
3、向社会公布本规划具体内容和规划管理制度。风景名胜区内的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本规划的义务,都有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力。第4条 经批准的风景名胜区规划不得擅自修改。确需对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风景名胜区范围、性质、保护目标、保护措施、重大建设项目布局、游客容量等进行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对其他内容进行修改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备案。第5条 规划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严格保护黄桑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风景名胜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挖掘潜力,高起点、高标准配套建设好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将黄桑风景名胜区建设成省内著名的风景旅游区。第6条 规划原则(1)基本原则科学规
4、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2保护优先原则保护优先是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基础,要正确处理旅游开发与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严禁设置建设可能导致风景名胜区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旅游开发项目。(3)综合协调原则依据黄桑风景名胜区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敏感性和适宜性,处理好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风景名胜区周边地域的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与风景名胜区外围保护带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综合统筹,协调发展,实现黄桑风景名胜区与自然保护区优势互补和共同繁荣。(4)环境承载力原则要科学计算黄桑风景名胜区最佳环境容量和最大环境容量,准确预测不同规划期内游客
5、规模,将黄桑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和开发利用强度控制在环境承载力允许范围内,确保风景名胜区健康有序发展。(5)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原则风景名胜区保护利用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要妥善处理好近期实际需要与长远目标的矛盾,既要强调规划的高瞻远瞩,又要充分体现近期建设强制保护和适度利用的现实性,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循序渐进,要充分体现规划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6)指导性与服务性原则本规划既是指导风景区建设的依据,同时是服务景区建设的指南,规划的指导性和服务性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两者密不可分风景名胜区条例、湖南省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现场收集到的各种资料。第7条 本次规划期限
6、为18年,其中,规划基础年为2013年;近期:2014-2018年;中期:2019-2023年;远期:2024-2030年。70第二章 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9条 风景名胜区范围黄桑风景名胜区地处东经10945-11010,北纬2617-2638,东南与城步苗族自治县壤界为界,西部与通道侗族自治县毗邻界线为界,北与绥宁县长铺乡、寨市乡、乐安乡的乡镇界线为界,具体边界范围见景区范围坐标图,总面积234.6平方公里。第10条 核心景区范围规划风景区核心景区包含分级保护规划中的特级、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约89.5平方公里,具体边界范围见景区范围坐标图。第11条 外围保护区范围沿风景区范围界线,在
7、风景区范围外500-1000米范围内,在地理位置和视觉上和风景区联系紧密的地带划分为外围保护地带,总面积约70平方公里。第12条 风景名胜区性质湖南省黄桑风景名胜区性质是以幽深秀美的峡谷风光为基础,以200多年天然进展(顺向)演替大面积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森林景观为特征,融自然风光、苗、侗、瑶等少数民族历史与民俗风情于一体,可供开展观光游览、科考探险、度假休闲等活动的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第三章 风景资源评价结论第13条 景观类型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中风景资源分类与评价的有关规定和实践方法进行分类,黄桑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共有2大类,8个中类,51个小类。第14
8、条 景观特征黄桑风景名胜区山多、溪多、林多、鸟兽多,独特而秀美的自然景观与厚重的人文历史及多彩的民俗风情相得益彰,具有较高的科学与审美价值,主要特征有树木森林原始茂密;人文历史古老厚重;瀑布溪流幽野奔放;峡谷、山峰、洞谷奇特秀美;天象奇观多彩迷人。第15条 景源评价按照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风景资源分级标准,对风景区现状的98个景源逐一的评价,共有一级景源12个,二级景源18个,三级景源36个,四级景源32个,详见表3.1、表3.2和表3.3。表3.1 黄桑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类和分级表大类中类小 类景 源数量合计一级景源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四级景源自然景观天景日月星光凉伞界观日月星光18虹霞蜃景牛
9、坡头观虹霞1风雨阴晴黄桑森林大尖界2气候景象大门洞观气候景象1自然声象天狗守洞1云雾景观云涌天阙1冰雪霜露云雾山1地景大尺度山地源头山乌鸡山2(续上表)自然景观地景山景天堂界、八戒巡山227奇峰虎跳崖桃子山顶2峡谷九溪冲、老虎跳石门塘峡谷、流莺谷4洞府神龙洞风神洞、大门洞溶洞、观音洞天门洞、暖风清凉洞6石林石景麒麟过界、菩萨岩穿岩3蚀余景观擎天柱、乾坤宫、飞翔天龙、亿年岩丝4洲岛屿礁鸳鸯岛鲤鱼跳龙门2地质珍迹老龙塘1其他地景坪溪村1水景泉井三马饮清泉、女阴泉212溪流黄桑漂流、九溪冲1江河莳竹水1湖泊大湾塘、大门洞水库2潭池六鹅洞瀑布鸳鸯潭2瀑布跌水白水洞瀑布、老龙潭瀑布大龙潭瀑布小龙潭瀑布4
10、生景森林黄桑森林/14草地草原牛坡头/古树古木赤坂青钱柳古树上堡榆树王、龚家田檫王、香樟王4珍稀生物香果树银鹊树、云山白兰3植物生态类群长苞铁杉林、楠木林枞排乐东木兰3动物群栖息地黄桑森林大门洞(大鲵)繁殖基地1物候季相景观柔毛油杉王、紫薇王2其他生物景观红蝙蝠1人文景观园景植物园曲幽谷11建筑陵园墓园磐子岩悬崖墓、杨盛太墓、李天保墓3风景建筑烟堂界烽火台吊脚楼2民居宗祠侗族村寨赤板2(续上表)人文景观商业服务建筑青石巷114宫殿衙署上堡金銮殿上堡武烈王故城2纪念建筑忠勇祠1工交建筑跑马场1工程构筑物上大江炼铁厂遗址1其他建筑上堡校场1史迹遗址遗迹上堡古国、红军路、黄桑兵营遗址古筒车、广空界炼
11、铁厂遗址57摩崖题刻天高地厚1雕塑护林碑1风物节假庆典四八姑娘节115民族民俗杠土地、白马节、哭嫁3宗教礼仪跳神1民间文艺傩舞、会龙节2地方人物黄桑坪苗民起义(明、清)、粟贤宇、李天保、杨盛太4地方物产特色饮食(黑饭、猪血丸子、竹鼠等)、特色果品、特色中药材3其他风物地方竹木工艺1合 计1218363297表3.2 黄桑风景名胜区景观单元等级构成一览表类 型一 级二 级三 级四 级合 计天 景2338地 景1513827水 景134412生 景213814园 景11建 筑156214史 迹3137风 物141015合 计1218363298表3.3 黄桑风景名胜区风景资源分区分级评价表景区景源
12、级别景 源 名 称数量合计比例(%)自然景源人文景源六鹅洞景区一级景源曲幽谷、六鹅洞瀑布21717.7二级景源云涌天阙、云雾山、虎跳崖3三级景源大门洞观气候景象、天狗守洞、八戒巡山、风神洞、大门洞溶洞、大门洞水库大门洞(大鲵)繁殖基地 7四级景源天门洞、暖风清凉洞、龚家田檫王跳神、傩舞5黄桑坪景区一级景源黄桑森林黄桑兵营遗址22628.1二级景源凉伞界观日月星光、神龙洞、黄桑漂流上大江炼铁厂遗址4三级景源大尖界、天堂界、桃子山顶、石门塘峡谷、观音洞、大湾塘、枞排乐东木兰磐子岩悬崖墓、跑马场、古筒车10四级景源穿岩、擎天柱、乾坤宫、飞翔天龙、亿年岩丝、香樟王、银鹊树、红蝙蝠吊脚楼、特色饮食(黑饭
13、、猪血丸子、竹鼠等)10上堡古国景区一级景源牛坡头观红霞、鸳鸯岛、长苞铁杉林上堡金銮殿、上堡古国、红军路、四八姑娘节74141.7二级景源源头山、九溪冲、白水洞瀑布、老龙潭瀑布烟堂界烽火台、青石巷、上堡武烈王故城、护林碑、侗族村寨8三级景源流莺谷、鲤鱼跳龙门、莳竹水、赤坂青钱柳古树杨盛太墓、李天保墓、赤板、忠勇祠、广空界炼铁厂遗址、天高地厚、黄桑坪苗民起义(明、清)、粟贤宇、李天保、杨盛太14四级景源三马饮清泉、女阴泉、乌鸡山、鸳鸯潭、上堡榆树王、柔毛油杉王、紫薇王上堡校场、杠土地、白马节、哭嫁、会龙节12坪溪景区一级景源楠木林11312.5二级景源老虎跳、香果树2三级景源麒麟过界、菩萨岩、老
14、龙塘、坪溪村、大龙潭瀑布5四级景源小龙潭瀑布、云山白兰特色果品、特色中药材、地方木竹工艺5合 计98100第四章 规划目标与环境容量第16条 风景区发展目标在规划期内,将黄桑风景名胜区建设成为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景观形象和游赏魅力独特,各类基础设施条件完善,人与自然协调,能够满足观光、科教、休闲、考察、探险等多功能需求的省级风景名胜区;进一步发挥黄桑风景名胜区在生态环境调节、生态旅游开发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第17条 近期规划目标加强风景名胜区科学探索,依靠其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人文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扩大影响和知名度;完善风景名胜区的游览服务和安全设施,
15、充分展示其资源特色;加强植被保护和抚育,控制风景名胜区的生态质量和景观面貌;建设与风景区旅游功能相称的游客服务中心,加强各景区之间的联系。第18条 资源保护目标1坚持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活动,划定严格明确的分级保护区域,保护黄桑风景名胜区景观资源的原生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禁止风景名胜区内任何形式的破坏性开发行为。2禁止实施与资源保护相冲突的建设活动,风景名胜区内不得保留布置任何工业和采矿项目,并尽可能降低旅游活动对风景名胜区的游赏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与破坏。第19条 旅游发展目标1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将风景名胜区建设成风景优美、内容丰富、交通便捷、环境卫生、安全舒适的国家4A级旅游区。2在充
16、分保护生态环境条件下积极发展旅游业,通过合理组织风景名胜区内部与外部交通,使风景名胜区融入周边旅游网络,促进地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发展。第20条 风景区环境容量风景名胜区重要景源瞬时容量可达1.1万人/次,日环境总容量约为1.7万人,年总容量约为468.6万人。第21条 风景区发展规模黄桑风景名胜区游客规模、职工人数和常驻人数预测结果详表4.1所示。表4.1 风景区游客规模和职工人数预测表规划时期201320182019202320242030预测游客量(万人次/年)304792职工人数140270350常驻居民人数589260706450第五章 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22条 分区
17、方法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地形地貌和景源分布特点,黄桑风景名胜区采用景区分区、景区分区与保护区分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风景区分区。第23条 规划结构黄桑风景名胜区规划结构可概括为“四区护一核”,四区即六鹅洞景区、黄桑坪景区、上古堡国景区、坪溪景区;一核即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第24条 景区分区1六鹅洞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北部磨石村、潭泥水村和兰家村地界范围内,面积约47.45平方公里。2黄桑坪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西部,范围涉及大湾塘村、黄桑坪村、地林村、老团村、兰家村等村庄的部分区域,面积约69.42平方公里。3上堡古国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东部,包含赤板村、界溪村、上堡侗族村寨等区域
18、,面积约56.22平方公里。4坪溪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东部,包含坪溪村村落范围内的核心景源,面积约19.96平方公里。第25条 功能分区按照风景区内景观资源特征、类型、区位、交通以及风景区总体结构等,将风景区划分为八大游赏区。1大门洞、曲幽谷、六鹅洞瀑布溯溪旅游接待服务区;2黄桑漂流、鸳鸯岛、红军路郊野寻幽与红色革命纪念游览区;3神龙洞、黄桑坪旅游接待服务区; 4上堡古国寻古寄情体验区;5楠木林、坪溪休闲拓展游览区;6九溪冲奇趣森林疗养度假区;7浩瀚铁杉林科考观光游览区;8牛坡头登高揽胜游览区。第26条 风景区布局1规划景区出入口3个,主出入口分别是大门洞出入口和云雾山出入口,建设上堡至城
19、步方向出入口1个。2风景区内部、外部交通组织按照本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执行。3景观布局以六鹅洞景区、黄桑坪村景区、坪溪景区为纵向景观通道,统摄云雾山、古筒车、神龙洞、鸳鸯岛、黄桑漂流等景点;上古堡国景区以横向道路与黄桑坪景区交汇,景源包括曲幽谷、神龙洞、古筒车、九溪冲、铁杉林、牛坡头等景点。第六章 保护培育规划第27条 保护培育内容黄桑风景名胜区范围内的自然水体、森林植被、动物等自然景源和各类遗迹遗址等人文景源是风景名胜区的命脉,均属保护对象,必须严加保护。第28条 分级分区与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规划协调湖南省黄桑风景名胜区与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地域上的重合,在进行分级保护规划时,充分考虑黄
20、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分级保护范围划定(详见图件)及相应的保护要求,将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区划中的核心区划定为风景名胜区的特级保护区,将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缓冲区划定为风景名胜区的一级和二级保护区。黄桑风景名胜区保护分级分为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三级保护区及外围保护地带五个等级。保护规划措施见表6.1。表6.1 分级保护规划分区一览表编号保护分区名称地块及面积(km2)范围主要保护对象游览设施等建设活动控制道路交通及游憩活动控制景观风貌保护1特级保护区41.55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严禁严禁2一级保护区1-12.90黄桑坪景区1.各处一级景观单
21、元;2.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等。1.严禁建设与风景保护和风景游览无关的旅游设施;2.严禁安排餐饮设施、旅宿床位;3.严格控制新建活动及新建筑风貌。1.严禁建设机动车道及机动车驶入;2.整理和完善现有游道系统;3.按指定线路开展游览,非游览区禁入。1.严格保护现有森林植被,保持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自然山水的显著特征,保护田园风光的显著特征;2.可进行必要的历史景观修复。1-22.98六鹅洞景区1-31.27坪溪景区1-44.60上堡古国景区3二级保护区36.19二级景观单元周围一定区域1.非一级景观单元;2.区内自然山体、水体、森林植被、岩石、动物;3.区内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限制建设与风景保护
22、和风景游览无关的旅游设施;2.可安排少量的餐饮设施、旅游床位;3.对现有破坏整体景观的建筑应予以拆除、改造或屏蔽。1.限制机动车道建设,限制机动车驶入;2.完善现有旅游道路系统;3.按照指定的线路游览,非游览区域严禁进入。1.加强封山育林,可对区内的森林植被惊醒必要的林相改造,保护秀美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2.可以进行必要的历史景观恢复。4三级保护区145.11风景区内除一、二级保护区外的区域1.区内自然山体、水体、森林植被、岩石、生物资源等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2.区内农田、果园、果林、溪流、水库、渔塘等田园风光要素。1.有序控制各项建设与设施;2.合理安排餐饮设施与旅宿床位;3.控制区内常住人
23、口规模;4.控制民居的建造与修缮。1.游人活动按指定路线进行,在指定区域可进行登山、露营、野炊、科考等活动。保护区内田园风光与田园生活氛围,保护景区自然风貌与生态环境。5外围保护地带70景区范围以外以河流、溪流、道路、山脊线为界划定的风景协调区整体景观风貌与生态环境。1.控制建设用地的总体规模与范围;2.调整现有用地性质;3.控制基地的建设,提出建筑风貌的规划控制要求;4.保证良好的绿化与生态景观基底;5.禁止建设影响景观和污染环境的项目;6.保护山体,培育山林植被,禁止开山采石,限制砍伐树木;7.保护自然水体,禁止采砂、淘金、开矿等破坏性生产活动。第29条 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1核心景区范围
24、核心景区范围包括特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及二级保护区范围。面积89.5平方公里。核心景区划定后,应立即打桩立界。2保护要求与措施核心景区保护是为了保护风景名胜区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应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做到永续利用。核心景区内的各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必须符合分级、分类保护规划的要求。在核心景区内,适当安排必需的游览设施,组织观光游览活动,但不得安排旅宿床位,严禁建设与风景游赏无关的各种工程设施,提倡使用环保型交通工具。在核心景区内,对符合规划要求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报批,手续不全的,不得组织实施。对核心景区内不符合规划、未经批准以及与核心景区资源保护无关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规划
25、要求搬迁、拆除或改作他用。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立专职人员,对核心景区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种破坏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行为。要整治影响景观的建(构)筑物。第30条 专项保护1地形地貌专项保护保护对象:黄桑风景名胜区内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和溪谷,海拔1000 m以上的峰峦(16座),源头山、云雾山、乌鸡山和牛头山(最高峰牛坡头1913 m)等及各类奇峰、溶洞、峡谷、奇石等。具体保护措施。严禁开山、采石、挖沙、取土、开矿、开荒、修坟、立碑等破坏地形地貌的活动。丰富山体植被,保护现状森林,进行植物补栽,防止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对地质灾害隐患地及时进行修复和加固(参见本规划综合防灾规
26、划“地质灾害易发区评价及规划用地规划建议简表”)。2文物古迹专项保护风景名胜区内主要保护对象见表6.2。表6.2 黄桑风景名胜区内文物古迹保护概况保 护 对 象保 护 级 别位置保 护 内 容上堡武烈王故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上堡村金銮殿遗址、忠勇祠、旗杆石、点将台、古桥梁、古碑刻等上堡侗族村寨已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上堡村侗族民居、鼓楼、风雨桥、祠堂、古戏台、寨门、凉亭、石桥、古井、古墓葬、庙宇、萨坛等中堡护林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界溪村中堡组护林禁碑烟子厂窑址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赤板村高坡吝组烟子窑址摩崖石刻重要文物古迹上堡村乌鸡山顶天高地厚字刻重要文物古迹上堡村老龙塘瀑布悬崖天王字刻护林禁碑重
27、要文物古迹赤板村九溪冲古驿道旁护林禁碑烽火台遗址重要文物古迹界溪村,距古驿道100150 米三个烽火台红军路重要文物古迹上堡村直老县城寨市镇道路遗迹跑马场遗址重要文物古迹兰家坪村剩余部分黄桑营遗址重要文物古迹黄桑坪苗族乡政府百米石墙,3棵古树具体保护措施。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规划区内历史文物遗存进行修缮和保护,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周围,划定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并作出标志说明。保护文物史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的技术与管理水平,实现各类文物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对文物建筑的任何改动都要依法定程序报请风景区管理部门与文物主管
28、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拆除、改动、复建文物建筑。对于文物古迹的所有保护、修复、复建、提升改善等工程项目,都应该严格按照世界文化遗产地的标准和要求,待编制好保护管理规划及维修方案后,再逐一实施,做好与风景区规划的对接。参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侗族村寨等文物古迹的保护、管理及规划,提升展示水平,改善环境景观,严格控制保护范围(遗产区)和建设控制带(缓冲区)内建设活动,维护侗族村寨的完整性和原真性,为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奠定扎实基础。2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项保护保护对象:侗族等少数民族延续至今的生产、生活、社会机制和行为模式。具体保护措施。保护上堡侗寨、上堡古国等原有的村寨
29、布局、房屋建筑等物质存在及与其相关的山体、河流、草木、鱼虫、鸟兽等自然存在,保护和传承传统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娱乐生活方式、艺术形式、营建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民俗及房屋建造技艺进行发扬和传播。尽快编制上堡侗族村寨、上堡古国的保护管理规划。对各种侗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及其他风景名胜区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做好相应的保护、整理和传承。3古树名木专项保护古树名木保护对象:长苞铁杉林、金丝楠木林、上堡古树等散布于众多景区景点中的古树名木。具体保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古树名木档案,明确位置、树龄、立地条件,并且配备照片,定期检查,更新档案资料,实施动态管理。
30、古树名木周围应建立一定的保护区,设栏围护,挂牌说明,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破坏或者侵占;加强古树名木周边小环境的治理,加强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除腐、消毒、堵洞的工作和松土施肥等技术管护,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加强古树名木的病虫害防治和养护管理,加强防雷、防火工作,对于衰老的古树名木,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古树复壮;游路两侧及游览景区内的古树名木应设防护栏,严禁攀爬、划刻、砍伐。制定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建立管护责任制,对每一棵古树名木都落实保护单位和个人。4水域专项保护保护对象:沅水二级支流莳竹水、六鹅洞瀑布、大门洞水库、黄桑漂流、白水洞瀑布、老龙潭瀑布、小龙潭瀑布及风景名胜区内长度为5 千米以上的大小溪流
31、、湖泊、瀑潭等湿地景观和区域植被。具体保护措施。禁止任何形式的水体污染活动。封山育林,禁止挖沙、淘金等破坏性生产,增强水域的涵养水能力;加强涉农事区域化肥、农药的使用管理;旅游接待设施和村民的生活污水应集中处理,禁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保护鱼类及其它水生生物的栖息水域和洄游、繁殖、产卵通道,控制鱼虾捕捞的季节、地点和数量及捕捞方式,严禁电鱼、炸鱼、药鱼等活动;减少水上游乐活动的水体污染,控制相关内容与规模,减少机动船只的数量,鼓励发展无污染的水上交通工具;逐步搬迁水系周边的居民,适当恢复自然岸线景观;近期未搬迁居民的生活污水通过沼气池处理。5生物多样性专项保护保护对象:风景名胜区内全部物种、微生
32、物群落及通过物种调查确定的99科605种植物;7目19科50多种动物;14目96科昆虫482种。同时包括这些物种赖以生存的自然栖息环境。具体保护措施。严格保护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植物群落和特有的珍稀物种,保护和使用乡土树种,加强对外来引进物种的管理,防止生物灾害;严禁捕杀、贩卖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生活栖息地与繁衍的环境;禁止滥采乱挖活动,保护野生菌类植物;加强科研投入和科普教育。6森林植物群落专项保护保护对象:风景区内的森林植物群落。具体保护措施。按森林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保护黄桑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物群落和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利用科学技术,保护黄桑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物群落和
33、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采取有效保护保护措施,如封山育林、建物种基因库、建保护基地、就地保护和迁移保护等,保护黄桑风景名胜区的森林植物群落和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物种。确保黄桑风景名胜区森林植物群落专项保护的经费和科技人员的数量。对于处于危险状况和种群数量减少较快的植物,以及特别重要的植物,如源头山长苞铁杉林,龚家田的华榛林,九溪冲的香槐、银鹊植物群落,六鹅洞的阔瓣含笑林,山顶部的粗榧等,要实行专项专人保护。要保护黄桑风景名胜区的生态大环境,包括大气、水、固体废物和土壤。第七章 风景游赏规划第31条 风景游赏主题形象黄桑风景名胜区的风景游赏主题形象为神奇绿洲蕴古国,如画山水诗意游。
34、第32条 景区规划 规划将黄桑风景名胜区划分为六鹅洞景区、黄桑坪景区、上堡古国景区、坪溪景区四个景区。1六鹅洞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北部黄桑坪镇磨石村、潭泥水村和兰家村地界范围内,面积约47.45 平方公里。该景区峡谷幽深,茂林密荫,瀑布长悬,溪流奔鸣,芳草傍径,极佳的生态环境为峡谷观光、探秘、拓展等游赏内容开展提供了条件。规划总体思路。以森林掩映的山体、水体游乐玩赏项目为主,景区内严格保护和修整风景林,改善植被结构,以植物造景,营造多层次森林群落,凡水上活动区域必须在水源取水点保护区以外,住宿按排在黄桑自然保护区宾馆。建设重点是建水体游览场所、自驾游服务中心、垂钓类休闲中心、文化活动中心、
35、曲幽谷摄影基地、六鹅洞瀑布、黄桑漂流,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适当建设绿色节点。2黄桑坪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西部,范围涉及大湾塘村、黄桑坪村、地林村、老团村、兰家村等村庄的部分区域,规划面积约69.42平方公里。该景区范围内集乡村人文、休闲运动、科普考察等游乐功能于一体。规划总体思路。突出林地和人文的组合特色,展现山林之“幽”,文化之“野”,以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原汁原味的人文习俗等资源为依托,游赏项目要控制游客量,加强原始次生林的保护,合理规划游道,科学确定游览线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3上堡古国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东部,包含赤板村、界溪村、上堡村等,面积约56.22 平方公里。该景区适宜开
36、展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影视拍摄、度假休闲、探险旅游等活动。规划总体思路。发展乐山、乐水、游憩、颐养的古镇田园式乡村旅游,以上堡古国的深厚人文为吸引物,以风土人情、自然山水为游乐内容,开展观光、探秘、探险、拓展及禅宗旅游。依托农业高科技观光园建设古今农业风貌对比体验区,强化鸳鸯岛旅游产品开发,编制相应修建性详细规划,大力发展铁杉林探秘游。4坪溪景区。位于黄桑风景名胜区东部,包含坪溪村村落范围内的核心景源,面积约19.96 平方公里。该景区无需过多人工建设以展示黄桑原汁原味的生态环境风貌。规划总体思路。建设风景区观光、探秘、探险、拓展游。重点开发一日游路线。建设坪溪游览服务中心、楠木艺术雕塑园、楠
37、木林拓展运动营等一批旅游服务设施项目;将民俗体验型游乐内容融入风景区游览内容,使自然景观与文艺民俗体验相融合,以观光旅游为发展先导,逐步向休闲旅游、度假旅游过渡。第33条 景点规划根据景观单元评价内容,对黄桑风景名胜区景点进行规划,建设类型和主要建设内容详见表7.1、表7.2、表7.3和表7.4。表7.1 六鹅洞景区规划景点一览表景区编号景点名称建设类型主要建设内容六鹅洞景区A-1大门洞门湖水库现状改善丰富垂钓、摄影、安防设施。A-2大门洞溶洞现状改善营造灯光效果,增加安防设施。A-3大门洞(大鲵)繁殖基地提升增设服务设施,开发旅游商品。A-4曲幽谷现状改善保护游道现状,开展氧吧健行。A-5天
38、狗守洞现状提升生态环境改善A-6六鹅洞瀑布现状改善加强生态论证,审慎开发A-7云雾山现状改善加强生态论证,审慎开发。A-8云涌天阙现状改善维护生态环境,建设摄影平台。A-9虎跳崖现状改善维护生态环境,建设摄影平台。A-10风神洞现状改善建设游道,建设服务站点。A-11八戒巡山现状改善不破坏环境前提下提升游道。A-12天门洞现状改善维护生态环境,适当提升游道。A-13龚家田檫王现状改善增植檫树,提升游道。A-14暖风清凉洞现状改善维护生态环境,适当提升游道。A-15穿岩现状改善维护生态环境,适当提升游道。A-16傩舞现状改善依托景区场馆,。A-17哭嫁现状改善挖掘民俗文化,形成民俗文艺表演。A-
39、18跳神现状改善挖掘民俗文化,形成民俗文艺表演。A-19同心桥提升进行防腐、防风化处理。A-20原始森林提升注重尊重原生态环境的产品开发表7.2 黄桑坪景区规划景点一览表景区编号景点名称建设类型主要规划内容黄桑坪景区B-1神龙洞现状改善挖掘历史,保护提升B-2擎天柱现状改善以保护为主,适当进行游道提升B-3红蝙蝠现状改善做好生物防护及游人安防B-4乾坤宫现状改善挖掘历史,保护提升景观环境B-5飞翔天龙现状改善挖掘历史文化故事,保护提升B-6亿年岩丝现状改善注重生态保护,审慎提升B-7古筒车现状改善建筑维护,修缮,改造周边环境(续上表)黄桑坪景区B-8吊脚楼现状改善修缮建筑,保护环境,景观改造B
40、-9黄桑森林现状改善按照历史原貌,修复保护遗存。B-10黄桑兵营遗址现状改善按照历史原貌,修复保护遗存。B-11黄桑漂流现状改善提升安全保障措施,维护生态植被。B-12凉伞界现状改善论证建设木质生态小型游憩凉亭。B-13桃子山顶现状改善提升栈道,维护栈道两侧植被。B-14大湾塘现状改善提供垂钓、露营场地。B-15枞排乐东木兰现状改善提升植物郁密度,建设摄影点。B-16石门塘峡谷现状改善修筑峡谷栈道与留影坪。B-17大尖界现状改善保护地貌禁止任何形式人为破坏。B-18银鹊树现状改善提升郁密度,禁止任何人为破坏。B-19香樟王现状改善提升周围景观,禁止任何人为破坏。B-20上大江炼铁厂遗址现状改善
41、按遗存保护提升,禁止人为破坏。B-21跑马场现状改善严格控制规模,禁止人为破坏。B-22磐子岩悬崖墓现状改善建立保护范围,提升游览基础条件。B-23古筒车现状改善修复提升古筒车场景,提升绿化。B-24观音洞现状改善保护提升景源周边生态、地理环境。B-25特色饮食(黑饭、猪血丸子、竹鼠等)现状改善形成餐饮体系,提升餐饮质量,铸造形式品牌。表7.3上堡古国景区规划景点一览表景区编号景点名称建设类型主要规划内容上堡古国景区C-1忠勇祠现状改善提升,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功能C-2栓马树提升丰富景点文化产品内容C-3青石巷现状改善恢复部分巷内植被与建筑小品C-4金銮殿遗址提升复建金銮殿,对题刻防腐、防风化处理。C-5流莺谷现状改善提升周围景观,禁止任何人为破坏。C-6龙潭瀑布 提升保护源头、植被,适当完善设施C-7中堡护林碑提升对题刻进行防腐、防风化处理。C-8天王石刻提升山体保护,植被改善,设置摄影点。C-9上堡武烈王故城现状改善以文化历史为题材,提升大道文化承载力C-10上堡古国现状改善恢复提升历史遗存,严禁人为破坏。C-11上堡金銮殿现状改善恢复提升历史遗存,严禁人为破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