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电化学腐蚀原理.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4页2.2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原理 金属与环境介质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过程称为金属与环境介质发生电化学作用而引起的破坏过程称为电化电化学腐蚀学腐蚀。主要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天然水、海水、土壤、熔。主要是金属在电解质溶液、天然水、海水、土壤、熔盐及潮湿的大气中引起的腐蚀。它的盐及潮湿的大气中引起的腐蚀。它的特点特点是在腐蚀过程中,金是在腐蚀过程中,金属上有腐蚀电流产生,而且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属上有腐蚀电流产生,而且腐蚀反应的阳极过程和阴极过程是分区进行的。是分区进行的。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4页2.2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原理2.2.1 腐蚀原
2、电池腐蚀原电池将将锌片锌片和和铜片铜片浸入稀硫酸水溶液中,再用导线把它们浸入稀硫酸水溶液中,再用导线把它们连接起来组成原电池连接起来组成原电池(图图2-1)。这时由于锌的电位较低。这时由于锌的电位较低,铜的电位较高,它们各自在电极溶液界面上建立,铜的电位较高,它们各自在电极溶液界面上建立的电极过程平衡遭到破坏,并在两个电极上分别进行的电极过程平衡遭到破坏,并在两个电极上分别进行电极反应,这时就有电流产生。电极反应,这时就有电流产生。电子自负极通过外导电子自负极通过外导线流向正极,即从锌片流向铜片,线流向正极,即从锌片流向铜片,电流则从正极流向负电流则从正极流向负极,即从铜片流向锌片。极,即从铜
3、片流向锌片。锌电极(阳极):锌电极(阳极):ZnZn2+2e (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铜电极(阴极):铜电极(阴极):2H+2eH2(还原(还原反应)反应)Zn+2H+Zn2+H2(整个电极反应)(整个电极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4页2.2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原理2.2.1 腐蚀原电池腐蚀原电池铜锌电池作用的结果:铜锌电池作用的结果:锌溶解了,即锌在电解质溶液中受到了腐蚀。所以锌溶解了,即锌在电解质溶液中受到了腐蚀。所以,电化学腐蚀是原电池作用的结果,电化学腐蚀是原电池作用的结果,这种原电池称为腐蚀原电池或称这种原电池称为腐蚀原电池或称腐蚀电池。腐蚀电池。铜锌电池中锌电极,因为它是
4、一种较铜锌电池中锌电极,因为它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电位较负,容易失去电活泼的金属,电位较负,容易失去电子而溶解成为正离子,就遭到腐蚀;子而溶解成为正离子,就遭到腐蚀;而铜的电位较正,不易失去电子,不而铜的电位较正,不易失去电子,不溶解而不腐蚀。阳极锌与阴极金属电溶解而不腐蚀。阳极锌与阴极金属电位差愈大,锌的腐蚀速度愈快。位差愈大,锌的腐蚀速度愈快。如果如果我们将铜和锌直接接触,并一起浸入稀我们将铜和锌直接接触,并一起浸入稀硫酸水溶液中,也将发生与上述原电池硫酸水溶液中,也将发生与上述原电池同样的反应同样的反应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4页2.2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原理2.2.1 腐蚀原电池
5、腐蚀原电池直接接触腐蚀与原电池的区别:直接接触腐蚀与原电池的区别:锌溶解后所提供的剩余电子锌溶解后所提供的剩余电子不是通过外电路不是通过外电路,而是流入与它直接接触的铜,并在铜表面为溶液中的,而是流入与它直接接触的铜,并在铜表面为溶液中的氢离子所吸收氢离子所吸收,氢气在,氢气在铜表面形成并逸出。只要溶液中有氢离子存在,阴极反应就会继续进行,铜表面形成并逸出。只要溶液中有氢离子存在,阴极反应就会继续进行,锌锌就会继续溶解。就会继续溶解。上述铜锌腐蚀电池铜电极和锌电极尺寸较上述铜锌腐蚀电池铜电极和锌电极尺寸较大,肉眼可见,属于大,肉眼可见,属于宏观腐蚀电池宏观腐蚀电池。但是。但是,通常我们见到的,
6、即使是一块金属,浸入,通常我们见到的,即使是一块金属,浸入腐蚀介质中,如一块工业用锌放入硫酸溶液腐蚀介质中,如一块工业用锌放入硫酸溶液中,也会发生溶解。中,也会发生溶解。原因:工业锌中含有铁杂质,杂质电位一般较锌的电位高,于是构成了锌为阳极,杂质为阴极的原因:工业锌中含有铁杂质,杂质电位一般较锌的电位高,于是构成了锌为阳极,杂质为阴极的许许多多微小的腐蚀电池。这种腐蚀电池称为许许多多微小的腐蚀电池。这种腐蚀电池称为微观腐蚀电池微观腐蚀电池。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4页2.2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原理2.2.2 腐蚀电池的电极过程腐蚀电池的电极过程金属电化学腐蚀由下列三个过程组成:金属电化学
7、腐蚀由下列三个过程组成:(1)阳极过程,即金属溶解:)阳极过程,即金属溶解:M+nneMn+ne(2)电子从阳极区流入阴极区,)电子从阳极区流入阴极区,(3)阴极过程,从阳极区来的电子被去极化剂)阴极过程,从阳极区来的电子被去极化剂(如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或中如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或中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溶解氧等性和碱性溶液中的溶解氧等)所吸收。所吸收。氢离子的还原反应:氢离子的还原反应:H+eH H+H H2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4页2.2 电化学腐蚀原理电化学腐蚀原理2.2.2 腐蚀电池的电极过程腐蚀电池的电极过程发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必须具备发生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三个条件:(1)金
8、属表面上的不同区域或不同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存在着金属表面上的不同区域或不同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存在着电极电位差,电极电位差,(2)具有电极电位差的两电极处于具有电极电位差的两电极处于短路状态短路状态,(3)金属两极都处于金属两极都处于电解质溶液中电解质溶液中。阳极:阳极:金属离子从阳极转入溶液,在阳极溶液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而释放金属离子从阳极转入溶液,在阳极溶液界面上发生氧化反应而释放;阴极:阴极:在溶液电极界面上发生接受在溶液电极界面上发生接受的还原反应。的还原反应。这两种反应除有分子、离子外,还有这两种反应除有分子、离子外,还有参加反应,故叫参加反应,故叫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4页2.3 金属
9、的电极电位金属的电极电位2.3.1 双电层理论双电层理论金属在腐蚀介质中产生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金属表面不同区域存在着金属在腐蚀介质中产生电化学腐蚀的基本条件之一是金属表面不同区域存在着电极电位差而形成腐蚀原电池,有腐蚀电流产生。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机理可用电极电位差而形成腐蚀原电池,有腐蚀电流产生。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机理可用双电层理论说明:双电层理论说明: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其表面上的金属正离金属浸入电解质溶液中,其表面上的金属正离子由于受到极性水分子的吸引,发生水化作用子由于受到极性水分子的吸引,发生水化作用,有进入溶液而形成离子的倾向,将电子留在,有进入溶液而形成离子的倾向,将电子留在
10、金属表面。如果水化时所产生的水化能足以克金属表面。如果水化时所产生的水化能足以克服金属晶格中金属离子与电子间的引力,则金服金属晶格中金属离子与电子间的引力,则金属离子脱离金属表面进入与金属表面相接触的属离子脱离金属表面进入与金属表面相接触的溶液层中形成水化离子,金属晶格上的电子受溶液层中形成水化离子,金属晶格上的电子受水分子电子壳层同性电荷的排斥,不能进入溶水分子电子壳层同性电荷的排斥,不能进入溶液,仍然留在金属内。液,仍然留在金属内。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4页2.3 金属的电极电位金属的电极电位2.3.1 双电层理论双电层理论类型类型A:金属水化离子带正电,留在金属表金属水化离子带正电,留
11、在金属表面的电子带负电,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面的电子带负电,由于正负电荷相互吸引,于是在与溶液接触的金属表面聚集一定,于是在与溶液接触的金属表面聚集一定数量的电子,形成了负电层;在与金属接数量的电子,形成了负电层;在与金属接触的溶液层中聚集一定数量金属离子,形触的溶液层中聚集一定数量金属离子,形成了正电层。即在金属溶液界面上形成成了正电层。即在金属溶液界面上形成了双电层。了双电层。类型类型B:如果金属离子的键合能超过金属离子如果金属离子的键合能超过金属离子的水化能,则金属表面可能从溶液中吸附一部的水化能,则金属表面可能从溶液中吸附一部分正离子,结果在金属表面带正电,与金属表分正离子,结果在金属
12、表面带正电,与金属表面相接触的液层带负电,形成了另一种双电层面相接触的液层带负电,形成了另一种双电层。由于双电层的形成,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上产生了电位差由于双电层的形成,在金属和溶液的界面上产生了电位差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4页2.3 金属的电极电位金属的电极电位2.3.1 双电层理论双电层理论金属电极电位的大小是由金属表面双电层的金属电极电位的大小是由金属表面双电层的电荷密度电荷密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数单位面积上的电荷数)决定的。金属表决定的。金属表面的电荷密度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它取决于金属的性质。此外,金属表面状态、温度以及面的电荷密度与很多因素有关。首先它取决于金属的性质。此外,金属
13、表面状态、温度以及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等都对金属的电极电位有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等都对金属的电极电位有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能斯特方程式能斯特方程式来表示来表示:0/lnnnnM MM MMRTEEnFEM/Mn+金属离子活度为 时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E0M/Mn+金属离子活度为1时金属的平衡电极电位(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F法拉第常数,n参与反应的电子数,Mn+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活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4页2.4 电极的极化作用电极的极化作用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是由于形成了腐蚀原电池。而任一个腐蚀原电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是由于形成
14、了腐蚀原电池。而任一个腐蚀原电池的反应包活池的反应包活两个电极过程及一个液相传质过程两个电极过程及一个液相传质过程。电极过程涉及电极。电极过程涉及电极/溶液之间溶液之间电荷的传递,即在界面上必然发生电极反应。电极反应速度决定于金属电荷的传递,即在界面上必然发生电极反应。电极反应速度决定于金属溶解的快慢和腐蚀电流的大小。因而我们要弄清影响电极反应速度亦即溶解的快慢和腐蚀电流的大小。因而我们要弄清影响电极反应速度亦即金属电化学腐蚀速度的各种因素和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控制反应速度的金属电化学腐蚀速度的各种因素和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控制反应速度的有效措施。金属电化学腐蚀过程中所发生的有效措施。金属电化学腐
15、蚀过程中所发生的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极化作用和去极化作用是影是影响金属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响金属腐蚀速度的主要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4页2.4 电极的极化作用电极的极化作用2.4.1 电极的极化电极的极化一块孤立的金属上同时进行两个电极反应时,能得到某一个稳定的电位。它的数值既不等于阳极反一块孤立的金属上同时进行两个电极反应时,能得到某一个稳定的电位。它的数值既不等于阳极反应的平衡电位,也不等于阴极反应的平衡电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个现象就是由于应的平衡电位,也不等于阴极反应的平衡电位,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个现象就是由于电极的极电极的极化作用化作用引起的结果。引起的结果。由于电流流
16、过而引起腐蚀电池两电极间电位差减小的现象称为电池的极化由于电流流过而引起腐蚀电池两电极间电位差减小的现象称为电池的极化,阳极电位向,阳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正的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阳极极化阳极极化,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阴极电位向负的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阴极极化阴极极化。腐蚀。腐蚀电池极化可使腐蚀电流强度减少,从而降低了金属的腐蚀速度。如果没有极化现象发生,电电池极化可使腐蚀电流强度减少,从而降低了金属的腐蚀速度。如果没有极化现象发生,电化学的腐蚀速度要比实际观察到的快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从电化学保护的观点看,化学的腐蚀速度要比实际观察到的快几十倍甚至几百倍。所以从电化学保护
17、的观点看,极化极化作用是非常有利的作用是非常有利的,探讨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研究金属腐蚀与防护具有十分,探讨产生极化作用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研究金属腐蚀与防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要的意义。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4页2.4 电极的极化作用电极的极化作用2.4.2 产生极化的原因产生极化的原因腐蚀电池在未接通前,两个电极上都达到电荷平衡,没有电流流过,电路一旦接通,两个电腐蚀电池在未接通前,两个电极上都达到电荷平衡,没有电流流过,电路一旦接通,两个电极上的平衡即遭破坏,发生了电子从阳极向阴极转移的过程,随着电子的转移,电极电位发极上的平衡即遭破坏,发生了电子从阳极向阴极转移的
18、过程,随着电子的转移,电极电位发生相应的变化生相应的变化极化。极化。1.阳极极化的原因阳极极化的原因阳极过程是金属失去电子,金属离子从晶体转移到溶液中形成水化离子的过程:阳极过程是金属失去电子,金属离子从晶体转移到溶液中形成水化离子的过程:只要该过程受到阻滞,就会产生阳极极化,影响上述阳极过程的只要该过程受到阻滞,就会产生阳极极化,影响上述阳极过程的因素有三因素有三:22nnMnemH OMmH One(1)活化极化活化极化在腐蚀电池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金属在腐蚀电池中,金属失去的电子通过金属(或导线或导线)可非常迅速地从阳极流到阴极,但可非常迅速地从阳极流到阴极,但金属离子溶解的速度却很慢
19、,这样就引起阳极双电层上负荷减少,过多的正电荷积金属离子溶解的速度却很慢,这样就引起阳极双电层上负荷减少,过多的正电荷积累,结果使阳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产生阳极极化。由于这一原因引起阳极过程累,结果使阳极电位向正的方向移动,产生阳极极化。由于这一原因引起阳极过程阻滞产生的极化称为阻滞产生的极化称为活化极化活化极化,又称电化学极化,又称电化学极化。(2)浓差极化浓差极化阳极过程中产生的水化金属离子首先进入阳极表面附近的溶液中,若水化金属离子向外扩阳极过程中产生的水化金属离子首先进入阳极表面附近的溶液中,若水化金属离子向外扩散得很慢,就会使阳极附近的液层中金属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加,阻碍了金属的继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金属 电化学 腐蚀 原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