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及其构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社会及其构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及其构成.ppt(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社会及其构成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1页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社会的涵义 二、社会的类型 三、社会的特点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1页一、社会的涵义 1、我国典籍中的社会在我国的古典文献中“社”是指用来祭神的地方。“社”也指古代的一种乡村基层组织。我国古代的“社”也是指信仰相同、志趣相投的人而结成的团体。如:诗社、茶社,等等。我国古代的“会”,多指集会、聚会,如庙会。有时也指民间团体。社与会连用基本上是指志同道合者的聚会或由此结成的或者紧密、或者松散的团体。综上所述,我国古籍中的“社会”,基本上是指民间的、有一定联系的人形成的社会活动的形式。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1页一、社会的涵义2、社会学
2、中的“社会”在社会学中,社会指的由有一定联系、相互依存的人们组成的超乎个人的、有机的整体,它是人们的社会生活的体系。社会有如下涵义:第一,社会是由有意志的个体组成的,社会是人们共同生活的结合体,社会是人的社会。第二,社会是有意志的个体通过互动而形成的,社会是一个互动的体系,共同的兴趣和结合在一起带来的利益是人们结成社会的深层原因。第三,社会是由相关的社会关系积累、连结而成,社会是社会关系的体系,这些社会关系是在具体情况下人们共同活动的规范。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对社会的科学认识在于人与人的关系。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的相互交往和运动发展的社会关系
3、体系。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1页二、社会的类型 1、社会的性质社会唯实论(社会实在论):唯实论是西欧中世纪经院哲学的一个派别。它认为“共相”(一般)先于个别事实而存在。社会唯实论认为社会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先于个人而存在,社会对个人的行为发挥主导作用。代表人物: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帕森斯等。社会唯名论:唯名论是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中与唯实论相反的一个派别。它认为个别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共相”只是人用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词或概念。社会唯名论者认为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社会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代表人物:韦伯、吉丁斯等。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1页二、社会的类型2、社
4、会的类型(1)宏观社会的类型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贝尔:后工业社会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我国社会学界: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2)具体社会的类型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家族、家庭;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生活共同体:邻里、村落、城镇、社区;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教育卫生组织、宗教组织;因兴趣而形成的各种非正式群体。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1页三、社会的特点 1、多样性 2、复杂性 3、变动性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1页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一、作为
5、社会行动者的人1、人的两重性:自然性和社会性(制造和使用工具的能力;能动性;共同生活的模式。)2、人是社会行动者:人的主体性和客体性的统一。3、社会需要对人的行动的意义:行动受需要影响。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1页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的需要:衣、食、住、性等;安全的需要:身体安全、免遭威胁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与他人建立良好感情,被接受,成为群体一员;自尊的需要:得到他人较高评价,得到别人的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自己的潜力得以发挥、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1页第二节 社会的构成要素二、社会关系1、社会关系的涵义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及其 构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