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药物应用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药物应用护理课件.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药物应用护理第1页,此课件共29页哦(1)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的科学。(2)药动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等过程的科学。二、护士学习药物学的目的和方法 1.学习目的 基本掌握药物学知识能够说出药物的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防治、用药护理、配伍禁忌等。第2页,此课件共29页哦护士在药物学方面任务:按照护理程序正确执行处方医嘱、观察药物疗效,并能协助医生制定和调整药物治疗方案,监护不良反应,实施健康教育,防止和减少药源性疾病和药疗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患者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减少病人痛苦,促进病人康复,并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2.学习方法 首先要掌握重点药物或代表性药物的特点,药物分类是重点学习的内容,由此可以掌握同类药物的共同规律,并予以归纳总结同类药物的共性和单个药物的个性。其次重视与相关医学课程的联系,加深理解、促进记忆、巩固知识,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第3页,此课件共29页哦学习中还要注意如下几点(1)在执行医嘱前应了解患者的诊断和病情明确用药目的,掌握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给药途径、所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等。(2)严格按医嘱给病人用药,若有疑问时,应先与医生联系后再执行。(3)明确用药医嘱目的,准确掌握剂量和用法(4)用药前,先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床号、诊断,并查对用药剂量和用法。(5)注意
3、正确分配服药时间与指导病人服药。(6)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第4页,此课件共29页哦学习中还要注意如下几点(7)对不熟悉的药物,应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药理作用、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和护理注意事项。(8)指导病人用药,包括在医院内及出院期间的用药。三查 七对具体内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法、时间。第5页,此课件共29页哦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 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是指不需用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物。要求:能正确执行医嘱,合理使用处方,还应具有对常见病和非处
4、方药的用药指 导能力和药物咨询能力。2000年1月一日,国家实施处方药和非处 方药分类管理试行办法(试行)非处方药有:甲类,红色OTC标示 乙类,蓝色OTC标示第6页,此课件共29页哦与药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01.12.1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第7页,此课件共29页哦 思考题1.药物概念2.药物学概念3.用药
5、护理中护士职责4.三查七对的内容5.非处方药和处方药的区别第8页,此课件共29页哦 第二节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药效学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基本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功能活动的影响。1.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提高的作用。腺体分泌心率肌肉收缩酶活性 2.抑制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减弱的作用。如吗啡镇痛和呼吸抑制、苯巴比妥产生镇静催眠作用。二者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当过度兴奋可导致衰竭性抑制,甚至死亡。第9页,此课件共29页哦二、药物作用的基本类型(一)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前,在用药局部所呈现的作用。如局麻药的局麻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而
6、产生的作用。如注射青霉素治疗感染(二)选择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液分布于各器官,但不是对所有的组织器官都能产生同样的作用,在一定剂量下,机体各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差异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或药物选择作用。选择性产生原因组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药物在体内的分布第10页,此课件共29页哦按选择性高低分类(1)选择作用:药物在一定剂量下对某些组织或器官作用特别明显,而对其他组织、器官作用不明显或没有作用。又称选择性。是临床用药基础,临床尽可能用选择性高的药物。如尼可刹米(2)普遍细胞作用:药物对全身组织器官的作用没有明显差异,选择性低。如抗生素 按临床作用效果分(药物的两重性)(三)防治
7、作用和不良反应 1.预防作用(preventive effect):指在疾病发生之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状发生,称为预防作用。接种各种疫苗等。2.治疗作用(treatment effect):分类(1)对因治疗:消除原发致病因素,彻底治愈疾病称对因治疗。(2)对症治疗:缓解或消除疾病的症状,称为对症治疗。第11页,此课件共29页哦3.不良反应(side reaction):用药后产生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其他作用称不良反应。多数是药物固有的反应可预知,可采取有效措施。少数严重难恢复的不良反应称药源性疾病。不良反应分为五类:副作用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副作用(side effect):药物
8、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特点:给病人带来不适但危害不大;防治作用与副作用可互相转变。如阿托品。可预知,在用药护理中给病人解释并预防。毒性作用(toxic reaction):药物在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产生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甚至危急生命的反应。第12页,此课件共29页哦 特点:危害较大,可预知,尽量避免发生。用药护理中注意观察,及早发现。急性毒性:用药后立即出现的毒性反应。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因药物蓄积而缓慢出现的毒性。“三致”作用:药物致癌、致畸胎、致突变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西德的“反应停”事件。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过
9、敏反应。一些药物进入体内发生病理性免疫反应。特点:与剂量无关,与药物原作用无关,不可预知,过敏体质易发生,结构相似药物可发生交叉过敏。用药前一定要询问药物过敏史,有的药物用前需作过敏试验。第13页,此课件共29页哦 严格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症。及时向医生汇报疗效和不良反应。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值以下时所残存的药物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是很短暂,也可以是较持久。继发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以称为治疗矛盾。三、药物的作用机制(作用原理)见下页PPT第14页,此课件共29页哦三、药物通过其他机制产生药物作用(1)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如胰岛素(2)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10、。利多卡因(3)影响酶的活性。阿司匹林、新斯的明(4)影响生理物质的转运。氢氯噻嗪(5)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环境。抗酸药(6)影响核酸代谢。抗癌药(7)影响免疫功能。糖皮质激素(8)非特异性作用。消毒防腐药第15页,此课件共29页哦第三节 机体对药物的影响药动学 药动学:是研究药物的体内过程及体内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借助动力学原理及数学计算方法的研究体内药物浓度的变化过程,从而阐明药物吸收、分布、生物转化、排泄的特点,为临床制定正确的用药方案提供依据。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通过生物膜的过程即药物的跨膜转运。(一).被动转运:指药物从细胞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转运,有简单扩散
11、、滤过、易化扩散特点:浓度高低 不需载体 不耗能 相对分子小脂容性高极性小非解离型的药物易被转运。第16页,此课件共29页哦(二).主动转运:药物从浓度低一侧向浓度高一侧的转运。特点:逆浓度转运需载体耗能具饱和性存竞争性抑制现象二、药物的体内过程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吸收快慢顺序:气雾、腹腔、舌下、粘膜、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1.消化道的吸收口服:常用,简便,安全。首关效应(第一关卡效应):药物经消化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部分被肝脏代谢,使进入体循环药量减少,这种现象即首关消除。第17页,此课件共29页哦 舌下给药 (3)直肠给药2.皮下或肌肉组织的吸收3.
12、皮肤或黏膜和肺泡的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药物理化性质药物剂型和制剂 吸收环境(二)药物的分布分布: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流到达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分布。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值2.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3.药物和组织的亲和力4.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第18页,此课件共29页哦(三)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代谢)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变化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1.场所 主要在肝脏。2.方式 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结合四种方式。3.催化剂4.结果 灭活: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失去药理活性 活化: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代谢产物仍具药理活性第19页,此课件共29页哦5.影响因素(1)肝脏功能
13、(2)肝药酶的活性药酶诱导剂:能使肝药酶活性增强或合成增加的药物称为药酶诱导剂。如利福平可加速某些药物代谢。药酶抑制剂: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或合成减少的药物称为药酶抑制剂。如异烟肼。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对药物代谢的影响类型类型药物作用时间药物作用时间血药浓度血药浓度药理药理 作用作用毒性毒性药酶诱导剂药酶诱导剂缩短缩短下降下降减弱减弱减少减少药酶抑制剂药酶抑制剂延长延长上升上升增强增强增大增大第20页,此课件共29页哦(四)排泄指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机体排出体外的过程。排泄器官:主要肾脏,其次为消化道、呼吸道、唾液腺、乳腺,汗腺等。1.肾排泄2.胆汁排泄3.其他途径排泄三、药物的消除与蓄积:药物的
14、消除:药物生化转化和排泄,使药理活性逐渐消失的过程。药物的消除分二类:1.恒比消除:指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比例消除,使药物浓度逐渐降低2.恒量消除:指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按恒定数量消除,即每单位时间内消除的药物数量相等。药物的蓄积:反复多次给药,药物进入体内速度消除速度,使体内血药浓度逐渐增高。蓄积中毒:过分蓄积造成。护理应该注意。第21页,此课件共29页哦四血浆药物浓度的动态变化时量关系与时效关系图1药物的量效曲线第22页,此课件共29页哦用药后血浆药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药效也随浓度而变化。一般血药浓度与作用强度呈平行关系。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可用时量关系来表示。,药物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
15、的动态过程可用时效关系来表示(见上图1)。1.潜伏期 指从用药到开始出现治疗作用的时间。2.持续期 指药物维持治疗作用浓度或最低有效浓度时间3.残留期 指药物浓度已下降至有效浓度以下,虽无疗效,但尚未从体内完全消除。(二)药物血浆半衰期(t1/2)1.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2.坪值每隔一个半衰期给药一次,体内药量逐渐累积,给药5次后(即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定水平称为稳态血药浓度,又称为坪值。第23页,此课件共29页哦药物半衰期临床意义:1.可以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决定给药间隔时间2.根据半衰期可预测分次给药体内药物的蓄积量、达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及作用持续时间。3.对药
16、物进行分类如分为短效、中效、长效。4.当肝肾功能不良时,可使药物的半衰期延长。第24页,此课件共29页哦第四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机体方面1.年龄与体重:儿童老人2.性别3.个体差异4.病理因素5.心理精神因素二、药物方面1.药物化学结构2.药物的剂量 就是用药的分量。第25页,此课件共29页哦药物剂量示意图第26页,此课件共29页哦无效无效量量:由于用药量过小,不出现任何作用的量。最小有效量最小有效量:指开始出现治疗作用的量最大治疗量最大治疗量(极量极量):指出现最大治疗作用,但沿未引起毒性反应的量。极量是药典规定,是安全用药的极限。最小中毒量:指超过极量,血药浓度继续升高,引起毒性反应
17、最小的剂量。治疗量: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的量。常用量:常采用比最小有效剂量大,比极量小的量。安全范围:指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范围。此范围愈大,药物愈安全。治疗指数:半数致死量()与半数有效量()的比值,治疗指数越大,该药的安全性越大;反之则亦然。安全系数:最小中毒量()与最大治疗量()比值。第27页,此课件共29页哦.三、给药方法方面(一)给药途径不同给药途径出现作用的快慢顺序依次为:静脉注射吸入舌下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口服皮肤给药。1.口服 方法简便安全,适合大数病人与药物。缺点吸收慢且不规则,易受消化酶和胃肠内容物的影响,不适合于急救、昏迷和呕吐等病人。2.注射 注射分为皮下、肌内、静脉注射、静脉滴注,此外还有皮内、穴位、动脉、腹膜腔、鞘内注射3.吸入4.舌下和直肠给药5.皮肤黏膜给药第28页,此课件共29页哦(二)给药时间和次数(三)联合用药也叫配伍用药 联合用药也叫配伍用药:即两种或多种药物合用。目的: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或延缓病原体耐药性的产生,此种联合用药呈现协同作用,但配伍不当,也可发生拮抗作用。结果:增效,降效,不良反应加强。第29页,此课件共29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