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区域经济增长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讲区域经济增长课件.pptx(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讲区域经济增长第1页,此课件共45页哦第三讲第三讲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123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1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3第2页,此课件共45页哦n1.1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n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n1.3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第3页,此课件共45页哦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n1.1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 定义定义 狭义:区域内 社会总财富的增加 eg.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来衡量 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 广义:把经济
2、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 生产和生活水平提高特点 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 波动性 区域周期受到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 发达地区提前,落后地区拖后 但并不尽然第4页,此课件共45页哦p 补充补充1:经济学中的四个经济周期:经济学中的四个经济周期 基钦周期(短周期)1923 英国 约瑟夫基钦 经济因素中的周期与倾向美、英 1890-1922 利率、物价、生产和就业等资料厂商生产过多-存货-减少生产 3-5年 短期调整“存货”周期 朱格拉周期(中周期)1862年 法国 朱格拉论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商业危机以及发生周期市场经济存在着910年的周期波动 繁荣、危机与萧条 可被预见与缓和 但不
3、能完全抑制周期波动是经济自动发生的现象,与人民的行为、储蓄习惯以及他们对可利用的资本与信用的运用方式有直接联系第5页,此课件共45页哦 库兹涅茨周期(长周期,建筑业周期)1930年 美国 库兹涅茨 生产和价格的长期运动周期15-25年,平均长度为20年左右对美、英、法、德、比利时等国19世纪初叶到20世纪初期60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生产量和35种工、农业主要产品的价格变动的时间数列资料,剔除其间短周期和中周期的变动,着重分析了有关数列的长期消长过程主要是以建筑业的兴旺和衰落这一周期性波动现象为标志加以划分的 康德拉季耶夫斯基周期(长周期)1925年 俄国 康德拉季耶夫 大经济周期为期50-60
4、年的经济周期 每个周期中都有上升期和下降期过度投资-价格和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价格和利率下降将经济长波归因于主要固定资本产品的更新换代引起的经济平衡的破坏与恢复。强调资本主义的内在原因。p 补充补充1:经济学中的四个经济周期:经济学中的四个经济周期第6页,此课件共45页哦1.1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影响因素 直接进入生产过程 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 形成生产环境 硬环境:基础设施条件、经济社会区位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 软环境: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第7页,此课件共45页哦机制 需求的拉动 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 供给的驱动 原
5、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1.1 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区域经济增长的概念第8页,此课件共45页哦机制 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 资源、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 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集中到高效率的、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 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投入到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和部门(高效率的地区并不仅仅是指发达地区)中间产品投入的拉动和驱动机制 既产生需求市场,又是投入要素 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 某一个或几个增长速度快的产业部门的带动 先行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 某一个或几个增长速度快的地区的拉动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第9页,此课件共45页哦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6、n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区域内部)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 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莱宾斯坦莱宾斯坦 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与下降的双重趋势 必须投入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应当有一个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区域经济就能够增长(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内尔森内尔森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不发达经济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 从制度上进行变革,靠国家进行投入,以打破第10页,此课件共45页哦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n 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
7、济增长理论 均衡增长理论 纳克斯纳克斯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 供给角度:低收入-低储蓄力-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生产率低下-低收入 需求角度:低收入-购买力低-投资不足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低收入 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只有在大范围内,对各个部门进行平衡地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资本需求,从而促使外部资本进入 罗森斯坦罗森斯坦罗丹罗丹 大推进理论大推进理论 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 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
8、增长p 注意:注意:均衡增长不意味着同一比例、同一速度增长,重点强调产业相对完备、相互形成需求,内生增长第11页,此课件共45页哦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n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 概念 资本有限、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然后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启动资本少 前提是存在着区域贸易 连锁效应 产业结构分析的基础 前向关联(石油产业、燃气产业、水产业、机械制造业)后向关联(电子产品组装业、服装加工业)旁侧关联(餐饮业、小商业、咨询业、设计产业)第12页,此课件共45页哦n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 代表人物:赫希曼代表人物:赫
9、希曼 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 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第13页,此课件共45页哦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n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新增长理论(发达地区)知识经济、注重R&D、人力资源 外部性与经济增长理论 技术外部性 内生变量 投资-技术-生产率 阿罗模型、罗默、卢卡斯 收益递增与经济增长理论 知识的投入回报率是递增的 克鲁格曼 收益递增 创新与经济增长理论 人力资本-创新 经济增长的基础
10、熊彼特 “创造性破坏”周期性 混合型的经济增长第14页,此课件共45页哦非平衡增长与平衡增长的关系第15页,此课件共45页哦1.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n1.3 区域发展阶段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 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我国学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16页,此课件共45页哦工业化阶段工业化阶段农村生产结构转换阶段农村生产结构转换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乡村工业崛起阶段自给自足阶段自给自足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服务业输出阶段胡佛胡佛-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费希尔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美国 胡佛(E.M.Hoover)与费希尔(J.Fisher)1949年区域经济增
11、长研究第17页,此课件共45页哦 自给自足阶段 以农业为主,较大的封闭性,空间上呈散布状态 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农业和贸易发展,乡村工业开始兴起。主要集中分布在农业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地方 农业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专业化方向转化,区域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往来也不断地扩大 工业化阶段 以矿业和制造业为先导,区域工业兴起并逐渐成为主导力量 最先发展起来的是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加工、木材加工和纺织等行业,随后是以工业原料为主的冶炼、石油加工、机械制造、化学工业 服务业输出阶段 服务业快速发展,拉动区域经济继续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资本、技术以及专业性服务的输出第18页,此课件共
12、45页哦 罗斯托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1960年 经济增长的阶段 传统社会阶段传统社会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单一(农业栽培)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家庭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兴起;开始储蓄,金融制度应运而生;出现了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 起飞阶段起飞阶段由缓慢增长而进入持续、高速的增长生产性投资率提高,由工业部门担任的主导产业高速发展,同时有一个利于现代产业扩张的政治、社会和制度结构 成熟阶段成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趋缓 “重化学工业”成为主导部门 劳动力持续向工业部门转移,人口向城市集中 高额消费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对耐用消费品和劳务服务的需求空前增长 追求生活
13、质量阶段追求生活质量阶段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教、文、卫、住、游等与提高生活水平有关的部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的主导部门第19页,此课件共45页哦阶段阶段 1阶段阶段 2阶段阶段 3阶段阶段 4待开发阶段待开发阶段成长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衰退阶段 我国学者的区域经济增长阶段理论第20页,此课件共45页哦第三讲第三讲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123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1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3第21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1 区域经济开发概论n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n2.3 区域开
14、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n2.4 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2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1 区域经济开发概论区域经济开发概论区域经济开发概念 明确的开发主体和开发对象 对区域未利用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对已利用的进行再利用 是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对区域内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和社会的进步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3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1 区域经济开发概论区域经济开发概论区域经济开发特点 开发对象的位置和范围的明确性 开发的时效性 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达到区域内所有地方经济的普遍增长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4页,此课件共45页
15、哦n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 主导部门 带动作用 专业化程度较高 产业链较长 其它相关部门 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5页,此课件共45页哦n 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增长极模式 法国 佩鲁 增长极: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地区 极化作用:极化作用:增长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 扩散作用:扩散作用:当极化达到一定程度,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
16、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同时存在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溢出效应。前期,溢出效应为负值,极化作用较强;后期,溢出效应为正值,扩散作用较强 Eg.城市、CBD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6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发展轴模式 增长极数量增多,相互连接(交通线)增长极功能 同样存在同样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强度更强,力量更大,发展轴-发展带 Eg.地铁沿线、河流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京广线、陇海线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7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2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网络型模式 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增长的网络 极化
17、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和扩散效应产生的周围带动作用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 增长结果的分散化,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Eg.城镇等级体系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8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3 区域开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区域开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投入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原理 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 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与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发生,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提高,出现经济增长的新局面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29页,此课件共45页哦发展部门发展部门成长部门成长部门成熟部门成熟部门衰退部门衰退部门创
18、新阶段创新阶段成长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衰退阶段兴旺部门兴旺部门衰退部门衰退部门产业部门的生命过程产业部门的生命过程第30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3 区域开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区域开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判断产业部门兴旺与衰落的方法 按照产业部门的增长率进行判断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后一时期增长率前一时期增长率前一时期平均增长率后一时期平均增长率ABCD第31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3 区域开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区域开发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判断产业部门兴旺与衰落的方法 按照产业部门得分进行判断 英国 经济地理学家 艾斯塔尔 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区域工业部门在国家工业部
19、门中的比重变化 兴旺部门、停滞部门、衰退部门 便于比较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注意:基础配套部门第32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4 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理论产业部门区域间移动的原因 资本流动 资本收益率 区域之间,资本流动方向受区域资本收益率影响 区域内部,选择资本收益率最大的部门进行投资 从长期利益考虑,也可能占领新兴部门潜在市场 劳动流动 工资率 同区域较平均 区域间差距大 技术 梯度转移 基础设施、管理制度等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33页,此课件共45页哦n2.4 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模式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规律梯度转移(
20、产业结构调整):落后地区接收“先进”产业 先进地区淘汰“衰退”产业 高梯度区 创新活动较激烈-新的产业部门、产品、技术-生活和消费水平提高-新产品需求增加、旧产品成本的上升-有所扬弃2.区域经济开发模式第34页,此课件共45页哦 低梯度区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的初级阶段 与高梯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 发展需要 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劳动密集低水平产业部门资源耗竭资源耗竭 经济停滞 改善产业部门结构需要 纯自然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节约资源、合理开发 中期阶段 培养新支柱产业 调整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变化区位条件变化 经济停滞 改善区位条件需要 交通运输等条件发生变化-经
21、济地理位置变化-原先建设在优势区位条件基础上的产业趋于衰退 引入新的产业,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 产业多样化发展,对支柱产业进行不断的更迭,以保持其优势和能力 发展战略研究 优势分析第35页,此课件共45页哦 低梯度区环境恶化环境恶化 经济衰退/停滞 改善生产环境需要 环境恶化引起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损失超过了收益 投资减少 生产要素流出 影响有时不是直接的,容易被忽视 体制原因体制原因 经济停滞 解放发展动力需要旧的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无法注入新的活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应用注意渐进性东北老工业基地第36页,此课件共45页哦p 补充2:目前国际产业
22、转移的动向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特点二战后,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轻纺、食品加工等,其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的普遍建立和“三来一补”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也由初级产品为主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 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工等,早期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现代工业部门已经大部分处于资本密集型阶段或重化工阶段 随着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的中间型、非核心复杂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产业转移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
23、第37页,此课件共45页哦p 补充2: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特点 产业转移的主体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首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它先是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又从日本转移到“四小龙”,接着又从“四小龙”转移到东盟四国和中国。第38页,此课件共45页哦p 补充2: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特点 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
24、化阶段的技术。此时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很少,成本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第39页,此课件共45页哦p 补充2: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新的特点 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 国际产业出现跳跃性 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 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应链的整体搬迁趋势第40页,此课件共45页哦第三讲第三讲 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123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1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模式2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3第41页,此课件共45页哦n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轨迹n3.2 中
25、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特征n3.3 中国区域差异扩大的原因n3.4 缩小中国区域差距的措施3.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第42页,此课件共45页哦体制改革带来了经济发展机制、要素投入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化成为全球经济中一活跃分子 廉价劳动力 市场需求区域经济普遍增长空间不平衡 产业在东部沿海和城市地区集聚1980-2000年间,GDP份额东部地区逐步增加,而中西部地区逐渐降低;GDP增长指数位于前10名的区域60%位于沿海地区,后10名大多数为西部地区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逐渐成为地区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n 3.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轨迹第43页,此课件共45页哦中国城乡和地区间收入差距的同步波动(19782005)第44页,此课件共45页哦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发挥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更趋紧密 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正在进行 东北振兴形成我国区域经济的新极点;“中部崛起”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转移;东部领跑与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启动n 3.2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一般特征第45页,此课件共45页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