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基础精选PPT.ppt
《食品卫生基础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卫生基础精选PPT.ppt(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食品卫生基础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95页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第一节、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v食品污染分类食品污染分类v *按污染物性质,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性、化按污染物性质,食物污染可分为生物性、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学性及物理性污染三类。v 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昆虫污染生物性污染:微生物、寄生虫、昆虫污染v 化学性污染:农药、工业三废、食品包装化学性污染:农药、工业三废、食品包装v 物理性污染:杂物、放射;物理性污染:杂物、放射;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1.食品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v 食品腐败变质指食品由微生物或化学反应食品腐败
2、变质指食品由微生物或化学反应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的改变,的作用而引起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的改变,并失去食用价值的一种变化并失去食用价值的一种变化v *食品的卫生要求食品的卫生要求=具有固有的营养成分、具有固有的营养成分、无毒无害、正常的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无毒无害、正常的食品成分和感官性状。v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1)食品腐败的原因)食品腐败的原因v 1)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v 2)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气温、气湿、紫外线和氧等。v v 3)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的作用:除一般食品细菌外尚包括酵母与真菌,但在一般情况下细菌常比真菌和酵母
3、占优势。v 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 填空题 8.食品的细菌污染中 假单胞菌属多见于冷冻食品 征球菌属在蛋品中常见 芽孢杆菌属在罐头食品中常见 乳杆菌属多乳品中多见。11.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主要有:微生物作用、食品本身的组成和性质、环境因素。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95页v40、为了保障健康,食品要符合的卫生要求有:具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无毒无害和()。v (A)卫生问题 (B)正常的食品感官性状v (C)维持生理功能(D)营养价值高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2)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鉴定指标)食品腐败变质的化学过程与
4、鉴定指标v 1)蛋白质的分解)蛋白质的分解 2)脂肪的酸败)脂肪的酸败(酸价、臭味):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碳水化合物的分解(甜味、酒味)v *鉴定指标:食品的腐败变质鉴定指标一般是从感官、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四个方面确定其适宜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 A:以蛋白质为主的食品目前仍以感官指标最为敏感可靠,特别是通过嗅觉可以判定极轻微的腐败变质。v B:物理指标 C:化学指标:有三个,均为根据蛋白质分解产物的定量测定。挥发性盐基总氮。二甲胺与三甲胺。K值。20%正常,正常,40%异常。异常。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
5、性污染及其防治v29、食品腐败变质的鉴定一般采用感官、物理、化学和()四个方面的指标。v (A)货架时间(B)加工方式v (C)微生物(D)食品性质v30、鱼类腐败可用K值来表示,K20%表明鱼体新鲜,K值大于()表示鱼体开始腐败。v(A)30%(B)40%v(C)50%(D)60%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3)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食品腐败变质的卫生学意义v 腐败变质的食品首先是带有使人们腐败变质的食品首先是带有使人们难以接难以接受的感官性状受的感官性状,其次是营养成份分解,其次是营养成份分解,营养营养价值严重降低价值严重降低。v 腐败变
6、质食品一般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腐败变质食品一般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菌相复杂和菌量增多,因而增加了致病菌,菌相复杂和菌量增多,因而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霉菌等存在的机会;和产毒霉菌等存在的机会;极易造成肠源性极易造成肠源性疾病和食物中毒疾病和食物中毒;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95页v40、为了保障健康,食品要符合的卫生要求有:具有其固有的营养成分、无毒无害和(B)。v (A)卫生问题(B)正常的食品感官性状v (C)维持生理功能(D)营养价值高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4)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食品腐败变质的控制措施v 1)、低温贮藏、低温贮藏v
7、 低温可以低温可以抑制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食品内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食品内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酶的活力。化学反应的速度和酶的活力。v 通常肉类在:通常肉类在:0时可保存时可保存710天,天,v -10可保存半年;可保存半年;v 鱼的冷冻温度鱼的冷冻温度:-5-30为好,为好,v 果蔬菜果蔬菜:0-5为好。为好。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 2)、高温灭菌、防菌:、高温灭菌、防菌:v 但是对微生物发生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温度但是对微生物发生作用的大小取决于温度的高低、加热时间的长短。的高低、加热时间的长短。v 大多数微生物在大多数微生物在60,10-15分
8、钟即可杀分钟即可杀死,但细菌芽孢与霉菌因耐受力强,需更高死,但细菌芽孢与霉菌因耐受力强,需更高温度或更长时间。温度或更长时间。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95页v45、鱼体冷却降至1左右时,一般可保存(C)天。v (A)13天(B)35天v (C)514天(D)1014天 v43、用食盐保存海鱼,用盐量不应低于 C)。v (A)5%(B)10%v (C)15%(D)20%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95页v9.常用的加热杀菌技术有v 高温灭菌法、巴氏消毒法、v 超高温消毒法、微波加热杀菌。v39.临床上的消毒杀菌是利用细菌等病原体表面蛋白质的(B)理化特性。va)(A)两性游离(B)易变性(C)胶体(
9、D)大分子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95页v44、牛奶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超高温瞬间灭菌法、蒸汽消毒法和(B)。v A)冷冻法B)巴氏消毒法v C)冷藏法D)高温消毒法v50、酱油消毒可采用(A)法,它的消毒和灭菌极其重要。v (A)高温巴氏消毒法(8590)v (B)低温巴氏消毒法(65)v (C)超高温消毒法(120135v (D)高温消毒法(100)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95页v49.禽蛋腐败主要是由于外界(A)通过蛋壳毛细孔进入蛋内造成的。v(A)沙门氏菌 (B)微生物 v (C)有机物 (D)毒素v20.低温保藏包括冷藏和冷冻两种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95页v22.家庭
10、中大米去除黄曲毒素的常用方法是:加水搓洗、加碱或用高压锅煮饭。v23.常用食品保藏的方法包括低温冷藏、冷冻,高温杀菌,脱水干燥,腌渍和烟熏,食品辐射保藏。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 3)、脱水:、脱水:v 微生物不能繁殖,酶的活性也受到微生物不能繁殖,酶的活性也受到抑制抑制,从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从而防止食品腐败变质。v 脱水防腐的含水量应达到下列要求:脱水防腐的含水量应达到下列要求:v 奶粉奶粉8%,全蛋粉,全蛋粉13-15%,脱脂奶,脱脂奶粉粉15%;v 豆类豆类15%,蔬菜为,蔬菜为1425。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
11、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 4)、提高渗透压、提高渗透压v 常用有盐腌法和糖渍法。常用有盐腌法和糖渍法。v 一般盐腌浓度达一般盐腌浓度达10%,大多数细菌受到大多数细菌受到抑抑制制,但糖渍时必须达至,但糖渍时必须达至60-65糖浓度,才糖浓度,才较可靠。较可靠。v 5)、提高酸度:有酸渍法(加醋酸)、酸发酵(乳酸菌),如泡菜和渍酸菜。v 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95页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一、生物性污染及其防治v 6)、使用化学添加剂:v 常用的食品防腐添加剂有防腐剂、抗氧化剂,防腐剂用于抑制或杀灭食品中引起腐败变质微生物,抗氧化剂可用于防止油脂酸败。防腐剂有的有害。v 7)、辐照现在学
12、习的是第21页,共95页(2).*常见细菌性污染的菌属及危害v1)、致病菌v 动物生前感染-肠炎沙门菌、猪霍烂沙门菌v 病菌来自外界:痢疾、副溶血性狐、伤寒v2)、条件致病菌v3)、非致病菌:不 致病但与食品腐败变质有关食品腐败变质有关。v *非致病微生物=非致病菌、不产毒霉菌、酵母。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95页 v15、根据对人体的致病能力,将污染食品的微生物分为直接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性微生物。(A)半致病性微生物(B)相对致病性微生物v (C)间接致病微生物 (D)弱致病性微生物v16、非致病性微生物包括()、不产毒霉菌和酵母。v(A)沙门氏菌(B)非致病菌v (C)低致病菌 (D
13、)混合杂菌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95页(3)食品细菌污染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v 1)菌落总数:v 指被检测样品单位重量(g)、v 单位容积(ml)v 或单位表面积(cm2)内,v 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养所生长的v 细菌菌落总数。v (培养基、pH、培养温度与时间、计数方法等)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95页(3)食品细菌污染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v 1)菌落总数:v *是判断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并可预测食品的耐保藏性。v 如,菌落在牛肉中达到105/cm2时,在 0可保存 7 天,而当菌落在 103/cm2时,在同样条件下可保存 18 天;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95页(3)食品细菌污染指标及其
14、卫生学意义v2)大肠菌群:v *大肠菌群可作食品粪便污染和肠道制病菌的指示菌 v *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科的埃希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克雷伯菌属。v *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表明食品曾受到人和动物粪便的污染,但冷冻食品未必适用。(大肠菌群5以下不能生长。)v *食品中只检出埃希菌属则食品曾受到人和动物粪便的陈旧污染。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95页v17、细菌菌相是共存于食品中的()和相对数量的构成。v (A)细菌的分布(B)细菌的结构特征v (C)细菌种类 (D)细菌的大小v18、细菌的菌落总数的食品卫生学意义是将其作为()的标志。(A)食品中的菌数(B)食品中细菌种类v (C)食品等级(D)食品
15、清洁状态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95页v19、菌落总数可以预测()和评定食品腐败变质的程度。v(A)食品耐贮藏期限(B)食品保洁程度v(C)食品价格 (D)食品变质率v20、大肠菌群包括肠杆菌科的()、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和()。v (A)埃希菌属、黄杆属v (B)埃希菌属、克雷伯菌属v (C)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v (D)沙雷菌、埃希菌属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95页v21、若食品中只检出含有埃希菌属,则认为食品受人和温血动物粪便的(A)污染。v (A)陈旧 (B)近期v (C)多次重复(D)既有陈旧又有近期v22、大肠菌群可作为食品粪便污染、(C)的指示菌。v (A)杂菌 (B)酵母菌v
16、(C)肠道致病菌(D)霉菌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霉菌产毒的特点v 1)霉菌产毒具有专一性。v 2)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还表现出可变性和易变性。v 3)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以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而同一霉菌毒素也可由几种霉菌产生。v *4)产毒菌株产毒需要一定的条件,主要是基质种类、水分、温度、湿度及空气流通情况。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3.1.黄曲霉毒素的化学结构与特性 v 毒性与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凡二呋喃环的末端有双键者,其毒性较强,并有致癌性,如黄曲霉毒素 B1、黄曲霉毒素 G1 和黄曲霉毒素 M1。v 在粮油食品天然
17、污染中以黄曲霉毒素 B1,最多见,而且其毒性和致癌性最强,因此,以黄曲霉毒素 B1,作为污染指标。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3.2.易污染食品v 花生、花生油、玉米最严重v 大米、小麦、面粉较轻v 豆类一般很少受污染。v 其他食品如白薯干、甜薯、胡桃、杏仁等也有报道曾受到污染。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3.4.预防要点v (1)防霉:在粮食收获后,必须迅速将水分v含量降至安全水分以下,所谓安全水分,就是使粮食不易发霉的最高水分含量。v *一般粮粒含水分在 13以下v 在17-18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v 玉米在 12.5
18、以下v 花生在 8以下,真菌不易生长繁殖。v *霉菌最适宜产毒温度是25-30度。v *在相对湿度90%以上时最适宜湿性霉菌生长。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3.4.预防要点-*(2)去毒:v 挑出霉粒:对花生、玉米去毒效果较好;v 研磨加工:发霉的大米加工成精米,可降低毒素含量;v 加水反复搓洗、或用高压锅煮饭;v 加碱破坏:适用于含黄曲霉毒素较高的植物油;v 吸附去毒:在含毒素的植物油中加入活性白陶土或活性炭等吸附剂,经搅拌、静置,毒素可被吸附而去除。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23、霉菌是菌丝体(C)而且没有较大子实体的
19、一部分真菌。v (A)比较不发达(B)发达v(C)比较发达(D)不发达v24、霉菌产毒的特点是(A)、产毒能力可变和易变性、产毒需要一定的繁殖条件。v (A)具有专一性(B)不具有专一性v (C)具有选择性(D)不具有选择性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25、霉菌产毒的条件是(B)、水分、湿度、温度、氧气量等。v (A)土壤 (B)基质v (C)毒素的存在(D)地理位置v26、粮食水分含量为(C)时霉菌繁殖产毒能力最强。v (A)1314%(B)1416%v(C)1718%(D)1819%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95页3.霉菌与霉菌毒素污染及其预防v27、在相对
20、湿度为90%以上时,主要适合(A)繁殖。v (A)湿生性霉菌(B)中生性霉菌v(C)干生性霉菌 (D)各种霉菌v28、霉菌的产毒和繁殖的最适温度为(B)。v (A)2024(B)2530v(C)3035(D)3540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95页二、化学性污染及其防治二、化学性污染及其防治 3)生物富集作用与食物链:是指生物将环境中低浓度的化学物质,通过食物链的转运和蓄积达到高浓度的能力。如有机氯、有机汞和有机砷制剂等 脂溶性强,与酶和蛋白质有较大的亲和力,不易排出体外 在食物链中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逐级在生物体内浓缩,可使其残留量增高。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95页 1.2食品中农药残留及其毒性
21、食品中农药残留及其毒性 *3.预防措施 (1)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2)合理使用农药:对主要作物和常用农药规定了最高用药量或最低稀释倍数,最高使用次数和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施药到距收获时的天数)。(3)加强对农药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未取得农药登记和农药生产许可证的农药不得生产、销售和使用。(4)限制农药在食品中的残留量。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95页v31、控制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措施是加强对农药生产和经营管理,(C)和制定和执行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v(A)适当选择农药品种(B)减少农药产量v(C)安全合理使用农药(D)限制农药销量v32、我国于1983年停止生产、1984年停止使用(A
22、)等农药。v (A)六六六和DDT(B)有机磷v(C)拟除虫菊酯(D)氨基甲酸酯类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95页1.汞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汞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v (2)对人体的危害:对人体的危害:*无机汞无机汞吸收率吸收率5%、甲、甲基汞基汞95%;v 甲基汞脂溶性较高,易于扩散并进入组织甲基汞脂溶性较高,易于扩散并进入组织细胞之中,主要蓄积于肾脏和肝脏,并通过细胞之中,主要蓄积于肾脏和肝脏,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v 大脑对甲基汞有特殊的亲和力,其浓度比大脑对甲基汞有特殊的亲和力,其浓度比血液浓度高血液浓度高 36 倍。倍。v 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95页2).镉对食品
23、的污染及危害镉对食品的污染及危害v 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的。用含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的。用含镉金属作容器存放酸性食品或饮料时,可使镉金属作容器存放酸性食品或饮料时,可使大量的镉溶出。大量的镉溶出。v 海产品和动物食品海产品和动物食品(尤其是肾脏尤其是肾脏)高于植物高于植物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以谷类、根茎类、性食品,而植物性食品中以谷类、根茎类、豆类含量较高。豆类含量较高。v 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95页4).砷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砷对食品的污染及其危害v 污染来源:食品中的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含污染来源:食品中的砷污染主要来源于含砷农药、空气、土壤和水体。砷农药、空气、土壤和水
24、体。v *对人体的危害:三价砷的毒性大于五价砷,对人体的危害:三价砷的毒性大于五价砷,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砷化物是一种原无机砷的毒性大于有机砷。砷化物是一种原浆毒,对体内蛋白质有很强的亲和力。浆毒,对体内蛋白质有很强的亲和力。v 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95页3、N 一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 (2)N (2)N 一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影响因素一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1.1.合成的前体物质合成的前体物质:包括包括 N-N-亚硝化剂和可亚硝化的含氮亚硝化剂和可亚硝化的含氮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N-N-亚硝化剂包括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其他氮氧化物,亚硝化剂包括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以及其
25、他氮氧化物,还包括与卤素离子或硫氰酸盐产生的复合物;可亚硝化的有还包括与卤素离子或硫氰酸盐产生的复合物;可亚硝化的有机含氮化合物主要涉及机含氮化合物主要涉及胺胺、氨基酸、多肽、脲、脲烷、呱啶、氨基酸、多肽、脲、脲烷、呱啶、酰胺等。、酰胺等。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95页3、N 一亚硝基化合物污染及其预防v2)N 2)N 一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影响因素一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及影响因素v (3)(3)微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将硝酸微生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又参与胺的形成,故能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又参与胺的形成,故能促进促进 N N 一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一亚硝基化合物的生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卫生 基础 精选 PPT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