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3 聚落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3 聚落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3 聚落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3 聚落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条件中不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是A地形平坦B交通便利C自然资源丰富D水源短缺2人们会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建造各种特色的民居建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民居一般墙体厚实B干燥地区房屋屋顶大多高耸C湿热地区的民居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D湿热地区民居墙体薄,门窗大下图为“意大利某聚落景观及当地居民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上图聚落为()A乡村聚落,因为周边空气很清新B城市聚落,因为景色美丽C乡村聚落,因为周边有大面积农田D城市聚落,因为房屋高大4与图中建筑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B喇嘛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5当地居民主要为()A白色人种B黑色人
2、种C混血人种D黄色人种6人们提倡保护传统聚落的主要原因是()。A它们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规定C它们是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场所D它们美观漂亮,是极好的旅游资源民居的特点受自然条件的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7受生产方式的影响,便于搬迁,且外形对大风有较强抵御能力的民居是:()A冰屋B蒙古包C吊脚楼D窑洞8受地形条件的影响,建在山区的民区是:()A冰屋B蒙古包C吊脚楼D窑洞9下列民居中体现气候湿热的是A因纽特人的冰屋B黄土高原上的窑洞C东南亚的高脚屋D内蒙古高原上的蒙古包10下列关于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
3、题B人口增长过慢会带来劳动力短缺、饥饿贫困、交通压力增大等问题C世界各国都要控制人口数量不能增长D人口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11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就是房屋建筑的集合体B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C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D乡村聚落在地域上没有差异“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13该聚落
4、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A河流交汇处,水运便利B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C平原广阔,水资源充足D位于沿海,海运便利14我国南方地区有不少聚落名称带有“桥”字,下列与之相关的因素是A河流B森林C矿产D土壤15下列地区与传统民居对应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窑洞B华北平原竹楼C青藏高原冰屋D云贵高原蒙古包16下列对文化遗产的做法,正确的是A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B古代建筑物旅游价值高,要增加开放时间和次数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达的现代建筑,让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D有些文化古迹经济价值低,无需进行保护17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山区聚落
5、密集,数量众多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18特色民居往往能反映一个地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图为某地民居及当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列关于该民居叙述正确的是A该民居所处地区气候雨热同期B墙厚窗小,利于隔热防晒C多分布于东南亚地区D高大宽敞,保暖性好19下列地区民居的表述中,正确的一组是()A我国南方地区屋顶坡度小,墙体厚B东南亚平屋顶、墙厚窗小C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尖顶、墙厚窗小D西亚墙体薄、窗户大20下列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条件是( )地形平坦热带地区土壤肥沃沙漠地区 水源充足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ABCD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属于城市景观的有A甲丁B乙丙C丙
6、丁D甲乙22城市与乡村的根本差别在A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不同B现代运输方式的不同C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不同D环境卫生优劣的不同23乡村聚落主要从事()A纺织工业B饮食服务业C耕作业D邮电业24“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歌词描述的乡村聚落是()A农场B牧场C鱼村D林场25乡村与城市聚落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最主要原因是()A人口规模的差异B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C聚落形态的差异D交通便捷程度的差异二、解答题26读“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景观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所示民居是我国_高原上的_;而图B所示民居是我国_(北方、南方)的一种民居。(2)分析图A所示民居的特点是 ,与当地环境的关系
7、是_。(3)简单说说图B所示民居的显著特点:_。之所以具有这样的特点,是因为当地_。(4)通过上面的两幅图说明,各地的乡村聚落有明显的差异,主要原因是_。27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建筑风格,下图呈现的分别是西亚和我国南方的建筑,仔细观察,回答下面问题。(1)对号入座:请将下面的代号填写到相应图的下方。A我国南方建筑B 沙特阿拉伯建筑(2)图一地区,旅店把床铺安放到屋顶上,不仅凉爽而且节省了空间,图二地区能不能借鉴这种做法?为什么?(3)图一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因为()A当地气候寒冷,墙厚、窗小可以抵御严寒B当地强盗较多,墙厚、窗小
8、比较安全C当地气候炎热,墙厚、窗小可以减少阳光和热风的影响D当地土质疏松,墙厚、窗小可以使房屋更坚固(4)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一个地方的建筑深受当地环境的影响,建筑外貌深受当地_的影响。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福州古民居众多,但破坏速度逐日加快。据调查,福州约有50%以上的古民居面临倒塌;80%的古民居被违章建筑弄得面目全非,其中约有三成以上的违章建筑是近两年搭建的;还有许多极负盛名的古民居被拆掉。材料二:敦煌石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和旅游名胜,敦煌博物院改变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的做法,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作为保护石窟的重要手段。(1)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 。(2)传
9、统聚落是历史时期 和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处理好 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3)请你结合材料二中敦煌博物院的做法,谈一谈福州古民居治理和保护的措施。试卷第5页,共5页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在水源短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资源缺乏等,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聚落形成的条件。2B【解析】【详解】人们会根据当地气候环境建造各种具有特色的民居建筑,寒冷地区民居一般墙体厚实;干燥地区房屋屋顶多为平顶;湿热地区的民居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湿热地区民居墙体薄,门窗大,故选
10、B。【点睛】本题考查聚落与当地气候环境的关系,从聚落形式看出当地气候特征。3C4C5A【解析】【分析】根据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建筑所各具特色;,进行分析解答。3图中所示的是乡村聚落,其原因是该地周边有大面积农田,该地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C正确。故选C。4读图可知,图示建筑顶端是高高的十字架,是基
11、督教的标志。意大利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C正确。故选C。5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和南部、非洲的北部,意大利位于欧洲西部,居民主要为白色人种,A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聚落、人种、宗教的分布。6A【解析】【分析】【详解】传统聚落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对典型聚落完整地加以保护,对保存历史文明的遗存、保护人类多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保持地域特色、保护地方乡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7B8C【解析】【分析】民居是人们长期居住的场所,其建筑形式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各种不同的环境会造就不同的民居形式。7蒙古包
12、是蒙古族牧区传统的民居形式,是草原上一种呈圆形尖顶的苍穹式室庐蒙古包既便于搭建,又便于拆卸移动,且外形对大风有较强抵御能力,适于轮牧走场居住,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8冰屋分布在北冰洋沿岸地区,蒙古包是蒙古牧民的传统民居,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民居,吊脚楼是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的一种民居,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山区,故选C9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详解】北极地区气候寒冷,因纽特人的冰屋是为了保温防寒,所以A错误;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黄土直立性强,窑洞可以节省建筑材料,冬暖夏凉,所以窑洞是为了适应当地冬冷夏热的自然环境,所以B错误;东南亚气候属于热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3.3 聚落 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图版 地理 年级 上册 同步 练习 word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