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docx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课时主要是探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在教学设计上有以下特点:1.复习铺垫。结合相关的统计图,激活学生对学过的统计图特点的记忆,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相关统计图的特点,使学生在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前对各统计图的优点了然于心。2.对比、分析。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例题资源,引导学生对每组数据的特点及关注点进行分析,使学生在对比、分析中逐渐明确每组数据的统计目的,为下一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相关数据提供依据。3.选择统计图。在完成各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及每组数据的分析后,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师生合作,结合
2、生活实际解决教材中的相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学习目标1.通过对比,进一步理解、掌握三种统计图的特点。2.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学习重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学习难点区别不同统计图的应用范围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学具准备:直尺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导入。(4分钟)1.课件出示三种统计图,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2.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学习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1.自主回答条形、折线、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认真倾听,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填空。(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
3、具体数目。(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情况。(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二、对比分析,生成新知。(17分钟)1.引导分析。例题中的三组数据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进行统计的?各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根据统计表名称及统计内容进行分析。2.引导选择。例题中的三组数据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更合适?3.引导总结。如何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4.引导尝试运用。完成教材99页“做一做”。1.讨论、回答。数据1:统计了数量的多少,关注总量的变化。数据2:统计了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关注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2.小组合作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说清选择的根据。3.全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7单元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人教版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单元 选择 合适 统计图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