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及其信号质量测试.ppt
《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及其信号质量测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及其信号质量测试.ppt(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及其信号质量测试,主要内容,以太网简介 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质量测试 以太网收发器常见问题分析和调试 附录:以太网信号质量测试指标,以太网简介,【以太网】使用IEEE 802.3标准(即采用CSMA/CD访问控制技术)的网络系统。 由美国Xerox(施乐)公司和Stanford(斯坦福)大学联合开发并于75年推出,原为总线型,现已扩展到星形、星形总线、树形等。81年Xerox、DEC、Intel联合推出商业产品。85年IEEE 802委员会在此基础上颁布了802.3标准 由于以太网与其他LAN类型相比,具有易用、易安装、易维护、低成本等诸多优点,目前世
2、界上8085%与LAN相连的PC和工作站使用以太网连接。 以太网为基带系统,采用曼彻斯特等编码技术,且只支持LLC层的类型1操作 不确认的无连接服务(数据报服务) 。,以太网简介,按照网络传输速率可以分为10BASE-T、100BASE-T、1000BASE-T 。 以太网物理层传输介质双绞线可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现在使用的UTP可分为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四种 。 在美国线缆标准(AWG)中对3类、4类、五类和超五类双绞线都定义为4对,在千兆位以太网中更是要求使用全部的4对线进行通信。所以,标准五类线缆中应该有4对线。,以太网简介,CSMA/CD协议的基本思想
3、 每站在发送数据前,先监听信道是否空闲;若是,则发送数据,并继续监听下去,一旦监听到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在短时间内连续向信道发出一串阻塞信号(JAM)强化冲突,如果信道忙,则暂不发送,退避一随机时间后再尝试。 CSMA/CD协议在CSMA协议基础上增加了发送期间检测冲突的功能。其最大特点是“先听后说,边说边听”。该协议已被IEEE 802委员会采纳,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IEEE 802.3标准。 CSMA/CD协议同样可分为非坚持、1坚持和p坚持3种。 以太网通常采用非分隙1坚持CSMA/CD。 。,主要内容,以太网简介 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 以太网物理层信号质量测试 以太网收发器常见问题
4、分析和调试 附录:以太网信号质量测试指标,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PHY =PHYSICAL LAYER DEVICE 即物理层器件。此次培训中提到的10/100/1000M PHY 是指专用于以太网,支持IEEE 802.3 10 Mbps、100Mbps、1000 Mbps物理层应用的收发器。即通过双绞线可使用在10 Mbps 和 100 Mbps 、1000 Mbps以太网的物理层器件。有些PHY 可通过光纤收发器支持100 Mbps (100BASE-FX)以太网,和此相关部分本次培训不涉及。以下将10/100/1000 Mbps 以太网收发器简称为PHY。 问题 在OSI 基准模型
5、中,PHY 属于哪一层?,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在OSI 的7 层基准模型中我们使用的PHY属于第一层-物理层( PHY)。物理层协议可定义电气信号、线的状态、时钟要求、数据编码和数据传输用的连接器。数据链路层可以通过定义好的接口而与物理层通话。例如MAC可以利用介质无关性接口( MII)与PHY进行数据交换。 PHY 的基本作用: (1) 对端口LINK 状态的判断; (2) 自动协商,当然MAC 可以修改PHY 的寄存器间接控制 (3) 完成MII(RMII)数据和串行数据流之间的转化:包括4B/5B 的编码的转化(不包括10BASET);串并转换;最后转换成低压信号,根据端口不同的工
6、作模式,转换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在100BASE-T 下是MLT-3;在10BASE-T 下是曼彻斯特编码 (4) 在MII 的工作方式下,完成冲突检测。若是工作于RMII 模式下 则此项任务由MAC 完成。,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PHY Block Diagram,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一 PHY主要组成部分 (1) PCS(PHYSICAL CODING SUBLAYER):在100BASE-X 模式时,提供RMII 接口、4B/5B 编码、串并转换以及冲突检测功能,同时只要TXEN 无效就提供“idle”信号给PMD 层。在10BASE-T 模式下只提供接口和串并转换功能。 (2
7、) PMA(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提供对LINK 状态的判断和载波侦听的功能,完成串行信号和NRZI 信号之间的转化。PMA 使用标准的方法来判断端口的LINK 状态。当PMA 判断到对方设备存在的时候,如果自动协商使能,就会开始同对方进行自动协商确定端口的工作模式;当对方不支持自动协商的时候,端口的工作模式根据并行探测的结果。 (3) PMD(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提供对信号的scrambling/ descrambling;对信号进行编码,在100TX 下是MLT-3 , 在10T 下是Manchester; polarit
8、y correction;baseline wander correction 等功能。其中的scrambling(扰频)/ descrambling(解扰)和baseline wander(基线漂移)功能是100BASE TX专有的,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4) MII (MEDIA INDEPENDENT INTERFACE):媒体无关接口,是PHY和控制期间之间的数据通路. (5) MDI (MEDIUM DEPENDENT INTERFACE):介质相关接口,不同的PMD对应着不同的MDI接口 (6) SMI (SERIAL MANAGEMENT INTERFACE):这个接口允许
9、上层器件监控PHY。物理接口包括一个数据线(MDIO)和一根时钟线(MDC)。MAC 利用SMI 可以完成读写状态寄存器的功能,以太网收发器工作原理详解,二 PHY主要功能部分 (1) Auto-negotiation 与Parallel Detection: 当连接的双方都有自动协商能力的时候,PHY 通过发送 FLP( Fast Link Pulse 快速链路脉冲)来决定端口的工作模式,每一个FLP 脉冲群包括33 个脉冲,每个脉冲间隔62.5us,脉冲群的间隔为168ms。奇数脉冲代表时钟长有,偶数脉冲表示数据,有脉冲信号为“1”,没有脉冲信号为“0”。每个FLP 包含16bits 数据
10、即所谓的“page”。所有的支持Auto-negotiation 的器件必须能够读懂“base page”。有些phy 支持“next page”功能。通过交换“base page 互相相连的两方可告知对方它的实际能力(速度、双工等)。PHY 选择双方都有的最高能力作为端口的工作模式。 当连接的双方只有一方支持自动协商的时候,没有自协商能力的一方发送NLP (normal link pulses in 10Mbps)或者Idle Symbols(100Mbps);有自动协商能力的PHY 探测线路上的速度信息,配置端口为10M 半双工或者是100M 半双工。NLP 是每间隔168ms 发送一个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以太网 收发 工作 原理 及其 信号 质量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