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 含答案).docx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 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1明朝宋应星写道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宦商,衡游蓟北。广东、佛山之冶遍天下,锅贩于吴越荆楚而已,铁线(即铁丝)则无处不需,四方贾客各辇运而转鬻之。这说明当时()A区域经济的差异已日益淡化B市场需求差异推动商业发展C商业行为不再受官府的管辖D全国性商业流通网络已形成2如表为明代不同时期法律、法规对违禁下海囚犯处罚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了嘉靖时期处罚缘由明太祖(大明律嘉靖问刑条律携帶一般违禁物品下海杖一百发边卫充军携带重要违禁物品下海纹刑斩刑,并枭首示众官吏通同犯罪除死罪外,罪止杖一百,不连
2、累子孙除死罪外,发边卫永远充军,并且取消子孙永袭的权利A社会矛盾逐步缓和B倭寇侵略危机已被消除C对外政策更加保守D民本思想受到政府重视3北宋时期,政府对商品买卖的中间人(亦称“牙人”)“付身牌约束”,对其入职资格、职业能力、权利义务和职业规范都有着明确的要求。王安石在市易法中规定,大宗商品买卖须有契文,并要有牙人担保画押,外国珍品或特殊商品必须由官府选定的牙人作为中介。这些规定A源于坊市制度瓦解B意在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体现重农抑商政策D利于推动民间商业发展4北宋初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提供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出现了。用来证明存款金额的纸券便是“交子”。“交子”首先出现
3、于下图中A处B处C处D处5方志远指出:明代出现了“入仕”之外的第二种价值标准财富,徽商、晋商、江右商等“十大商帮”活跃起来;当国家财政和国家经济发生困难时,明朝政府向“富人”寻求帮助,并授予“义民”“冠带荣身”等称号,以及给予国子监的入学资格作为奖励或交换。这表明A民众的基本社会价值标准观念改变B私有财产合法化的时代正式到来C“仕途”与“财富”开始并驾齐驱D财富获得国家和社会认可的契机6嘉靖时上海县“田家妇女亦助农作,镇市男子亦晓女红”;万历时嘉善县(属浙江)“纺之为纱,织之为布者,家户习为恒业男妇或通宵不寐。”对材料的解读合理的是A男子在生产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B明代中后期江南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4、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生产模式变革D男耕女织是明代江南主要生产方式7汉代以前,农具都比较简单,汉代利用杠杆原理制造水碓,利用轮、轴的作用制造辘轳、连枷、飏扇、磨等,利用齿轮制造翻车。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农业工具的生产趋于标准化B社会经济重心逐渐转移C小农经济发展条件有所改善D先进冶铁技术普及全国8明末顾炎武编纂的肇域志中记载: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该材料体现了明朝徽州商人的商业精神是勤勉节俭诚信创新ABCD9乾隆年间,“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不等;至于广(
5、今广东地区,下同)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这表明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有的广东商人比福建商人敢于投资苏杭是丝织品的主要产地对外贸易使广东商人生意兴隆ABCD10汉书记载:“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居。”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社会贫富悬殊D地主残酷剥削农民11史载,宋太宗派内侍8人带着国书、礼物分四批出使海外各国,邀请外商来华贸易。宋高宗时市舶司领班蔡景芳招徕外船,纳税98万缗,被提升为低级武官。据此可知,两宋政府A对各国实行怀柔政策B调整了传统的商业政策C强化了对外贸易管理D以商业税收为主要财源12
6、管子中提到,把“修道途,便关市”作为“输之以财”的重要方式之一。孟子中记载了,宋国大夫戴盈之和孟子商量“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这些记载反映了该时期A商品贸易活动日益频繁B仁政思想逐渐深入人心C诸侯争霸阻碍经济发展D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关税13明朝嘉靖年间,常州府江阴县有21市10镇,清朝道光时发展为36镇;苏州府的常熟、昭文县境内,由明末的9市5镇增加到乾隆时的34市8镇。有些大市镇经济实力雄厚,“一个湖州城,不及半个南浔镇”的民谚妇孺皆知。明清江南市镇的发展表明()A镇是乡村市场的较高层级B市镇成为正式行政建制C市镇增强了乡村经济活力D江南工商业经济繁盛14明代
7、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恳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说明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B自然经济受到冲击C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减轻D土地兼并日趋严重15南宋数书九章记载,有四个人合资做外贸生意,本钱有金、银、盐、钞、度牒五种形式拥有度牒的合法僧人可以享受不纳赋税不服兵役的优惠政策,王安石变法时空白度牒的官方定价是一百三十贯,到徽宗前期炒到了二百二十贯。这反映了宋代A商业资本结构多元化B商品经济繁荣发展C海外贸易占主导地位D度牒具有货币职能16北宋初期,福建地区矿冶业迅速发展,颇
8、具规模,有银场二十七,铁场二十,铜、铝场各二十八处,占全国首位,产量亦颇可观。下列对北宋福建矿冶业迅速发展原因表述正确的是南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金属工具海外贸易兴盛扩大商品和货币需求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刺激了矿冶发展私营冶铸业超越官营冶铸技术水平ABCD17北宋仁宗天圣法明确声言,租约到期,佃户可以辞离别住,“如是主人非理拦占,许经县论详”。南宋初年户部重申:主佃双方发生意见分歧,“如租户不伏,许令退佃”。宋代政府的这些规定A体现了不抑兼并土地政策B促进了自由租佃制的发展C强化了佃农对地主的依附D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8如表为历史典籍中关于唐朝中后期社会的记载。这反映出当时出处内容唐会要“胥吏及
9、商贾妻女老病者,听乘座车及苇舆车”全唐文宣宗诏日:“如商旅往来兴贩货物,任择利润,一切听从”新唐书贩盐出身的黄巢“屡举进士不第”通典官员玉宗“善兴利,乘时贸易,富拟王者”A政府沿袭抑商政策B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C封建等级关系森严D商业发展改变传统习俗19有位书生到唐朝长安应试,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途中经过一个生意兴隆的草市B在夜市里购买生活必须品C他晚上住宿在邸店D他闲暇时到晋商会馆找朋友闲聊20杜甫石壕吏:“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这则材料主要反映了A唐朝土地兼并严重B唐朝地主对农民的剥削严重C唐朝妇女可以参军D唐朝小农的兵役和
10、徭役沉重21宋代,两浙西路的秀州农村,小农家庭“布缕菽粟,鸡豚狗彘百物皆售”。每逢春冬农闲季节,他们则“为工、为匠、为刀镊、为负贩”;福建路山多田少,农民“多费良田,以种瓜植蔗”“虽上熟之年,犹仰客舟兴贩二广及浙西米前来出粜”。上述现象共同说明,当时()A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B农民破产现象严重C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D土地种植结构失衡22清代,我国出现的一些女性诗画家“凭一小阁,卖诗画自活”,陈书(1660-1739)和骆绮兰(1756-?)是其中的代表。陈书的作品“世争购之”,她能够通过卖画“以佐读”。而作诗与绘画不仅是骆绮兰维持生计的选择,更是她精神自信的表达。她们为跨越闺阁做出的种种努力,是后
11、世女性精神世纪苏醒与转型的先声。这反映了当时()A商品经济的繁荣B个性自由思想的发展C文化活动的丰富D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23下表是宋代不同时期江南地区(长江下游地区)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情况统计,据此可知,当时时间江南地区全国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率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户数农村劳动力人数980年349283890672 6418175 16367175 5.4% 1078年11203312856844 16603954 42340082 6.7% 1102年126557623227693 18113945 46190560 6.99% A经济重心南移完成B沿海对外贸易繁荣C江南经济持
12、续发展D南方政局相对稳定24下表关于小农经济的史料与对应的历史认识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史料历史认识A管子:“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小农经济推动了铁制农具的出现B汉书:“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小农模式降低了劳动积极性C唐律疏义:“(均田令规定)户内永业田,(每亩)课植桑五十根以上,榆、枣各十根以上.”国家针对小农的家庭副业作出了制度安排D宋会要辑稿:“赣、吉之民,每遇农毕,即相约入南贩牛,谓之作冬。”当地农耕经济逐渐被商品经济取代AABBCCDD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商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word版 含答案 2023 高考 历史 一轮 专题 练习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