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答案).docx
《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考历史一轮专题练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1“揭帖”原为明初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等。这种变化表明A内阁的职能发生了重大转变B官僚队伍能够有效制衡专制皇权C明代政治体制日益走向僵化D内阁在中枢决策中具有重要地位2西周时期实行国野分治,国人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春秋战国时期,国野制出现破坏迹象,国人、野人合二为一,逐渐成为专制政权下的编户齐民。这一变化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B源于分封宗法制度的瓦解C促进
2、国家形态转变D奠定专制集权的阶级基础3下面是清朝历代帝王庙帝王祭祀名录增减表,历代帝王庙是明清帝王祭祀中国古代皇帝的祭祀场所。据如表可知,这一时期清朝时间段入祀帝王人数入祀标准增加祭祀停止祭祀顺治二年21人开国创业之君恢复元世祖,新增辽太祖、金太祖、金世宗、元太祖4人无康熙末年至雍正初年164人除无道被弑和亡国之主,皆可入祀夏启、商太甲、周成王等143人无乾隆后期187人除无道被弑和亡国之主,皆可入祀晋元帝、魏道武帝、唐宪宗、金哀宗等25人汉桓帝汉灵帝A延续了大一统的观念B强调了“华夷之辨”C避免了皇帝决策失误D否定了“功德评判”4考古发现的晚商多处墓葬遗址,虽然其间有时间与空间上的区别,但就
3、其规模而言,可分为大、中、小型三类。大、中型墓葬,多属于商王、王族及诸侯,小型墓葬平面以矩形之土坑竖穴最多,墓主多为低级官吏及庶民。这可用于研究A儒家思想的影响B“礼”的起源C南北经济的互动D分封制的实施5唐代科举制分常举与制举。常举定期举行,其进士科“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制举即皇帝为破格启用人才随时下诏举行的科举,及第者往往迅速跻身于高官行列,以至于原有大官僚提出“朝廷显官,须是公卿子弟”,后来制举不再开科。这说明唐代A科举制冲击了世族门阀势力B制举破坏了公平公正原则C官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D君主专制权力遭到削弱6秦人在立国之前,从民间到官方,都是多神崇拜的。祭祀对象也“杂
4、”到上自天界的各种神灵,下至自然界的万物鬼怪,以及自身的宗祖。自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之后,就把上天视为君主的保护神,开始了隆重的祭祀活动,历世不绝。秦祭祀对象发生变化A表明崇尚自然成为主流思潮B目的是强化君主之权力C体现了礼乐制度的神秘色彩D利于强化血缘宗法关系7秦统一后,国土空前广袤,“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秦始皇为实现对广阔疆域的高效管理,在全国推行A郡国并行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8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典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分山区、平原区和湖区,集北国山岳、塞外草原、江南水乡风景于一园。八座庙宇围绕在避暑山庄外,
5、既有汉式传统宫殿、府邸,又有佛教庙宇,分别呈现出蒙、藏、汉的建筑风格。这反映出清代A浮华奢靡的社会风气B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C统一多民族国家特征D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9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一变化反映了A疆域范围不断扩展B等级秩序受到冲击C土地私有开始确立D诸侯权力不断加强10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可知
6、,明代内阁A官员地位始终在六部之上B一直是法定的决策机构C成为掌管六部的行政机构D地位有变化但职能未变11明代学者丘浚在大学衍义补一书中对唐朝吏部“身、言、书、判”的选官标准有如下论述:“若其于身必取其丰伟,于言必取其辩证,则晏婴之貌不扬,裴度之形短小;周昌之期期,邓艾之口吃,皆在所弃矣。”这表明该学者A赞同唐朝科举选官标准的合理性B全盘否定晏婴裴度周昌邓艾等人C猛烈批判明朝实行的八股取士制D认为唐朝吏部选官存在不公正性12秦朝以郡县制为基础,建立了统帝国的层级体系,其目的是层层汇集信息,使皇帝能够成为信息的集大成者。然而在实际政治行为中,层级体制上的官僚有向上传递信息的义务,却没有相应的动机
7、,使真实信息的向上传递不是层层递增,而是层层递减。这一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基于A层层汇报信息的集权体制违背了时代要求B进行适度的信息遮蔽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C按军功授爵的选官制度忽略官员文化素养D维持层级体系与监察体系稳定发展的需要13秦朝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其积极意义得到古代进步文士的高度肯定,被视为“公天下之端”。但他们也毫不讳言秦朝实施那县制的动机“其情,私也”。对秦朝实施郡县制动机的这一认识主要基于A中央集权政体服务于皇权专制B郡县制削弱了儒生的社会影响C秦朝真正开创了“家天下”局面D秦始皇个人性格的自私与暴戾14如表为先秦时期有关饮食文化的记载。据此可知,先秦时期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
8、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礼记礼运天子食太牢,牛羊界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士食鱼炙,庶人食菜国语楚语下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注:辟,指君主)尚书洪范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界,庶人无故不食珍礼记王制A等级意识主导史书编写B平民阶层生活水平低下C礼乐制度引发社会矛盾D政治文化影响社会生活1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百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可以用来说明A中央集权制度的源远流长B早期国家发展呈现连续性C分封制度成熟于夏商时期D夏商周君主均是天下共主16有学者运用现存明朝进士登科史料
9、中的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从明代初期到后期,平民家庭出身的进士占进士总人数的比例从75%跌至45%,而官员家庭出身的比例从24%提高到53%。这主要反映出A社会流动加强B科举制度僵化程度的加深C选官考试程序的不公D恩荫入仕机会的增多17明成祖时期,阁臣“裨益不在尚书下也”,但终永乐之世,阁臣的品秩未过五品。从仁宣时期开始阁臣的品秩与地位不断提高。景泰时期,阁臣午朝班次位列六部尚书之上,“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种变化有助于A提高内阁决策效率.B抑制宦官权力膨胀C削弱六部的行政权.D限制皇帝滥用权力18汉在长安城附近黄帝陵墓处设陵城,均设邑建县。起初,陵邑满足帝王建筑庞大
10、陵园、保护陵寝以及祭祀的需要。景帝时迁徙豪强大族、政治权贵充实京畿,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军事防御C提供人才储备D维护封建礼制19唐朝“以诗取士”仅靠考场短暂比试存在一定不足,唐玄宗天宝年间礼部侍郎韦陟针对性地采取纳卷和行卷措施,纳卷即考生自己把优秀作品交纳给主试官先行过目;行卷即考生把作品托社会名流向考官推荐,从而增加及第的希望。据此可知唐朝A科举制形式主义流弊严重B文学水平决定了选官质量C选官制度存在诸多腐败性D科举制在发展中适时革新20贞观年间,唐太宗改革科举制度,通过增加科举考试的科目和考试次数来网罗各种人才;推行官员向皇帝推荐人才的制举制度和自学成才者向官府乃至皇帝自荐
11、的自举制度;对于年老、丧失活力的官员,唐太宗还制定了致仕制度,以便吐故纳新。这些举措A使士族丧失了政治影响力B提高了官员的参政积极性C扩大了封建统治社会基础D标志着察举和科举的结合21商代,商王把“神明”作为信仰,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牢牢地将“权、势、术”演绎着。西周时期,周王为大宗,通过大量的封藩建卫来巩固其统治,同时把以血缘文化为体系的“礼”文化传播于王朝之内,这些现象反映出商周时期()A以德治国理念不断成熟B宗法制加强了中央集权C王权政治色彩较为浓厚D社会思潮的多元化走向22“众建官而分其权”的举措不仅在明代广西盛行,到清代后同样在土司地区盛行,清政府甚至将“众建寡力”的举措写进
12、了大清会典里。此举的根本目的是A稳定地方民心B维护中央王朝统治C杜绝边患威胁D促进边疆地区开发23在宋代科举制中,增加了皇帝主持的殿试,实行糊名、誊录,不许朝廷官员推荐考生,贵族子弟必须复试,主考官的子弟或亲属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反映了宋朝科举制A仍为官僚贵戚所控制B已经杜绝了政治腐败C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D选拔程序越来越严密24自秦朝以来,历代监察官多是职位低的官员监察职位高的官员,如汉代刺史是以六百石的职位监察二千石的郡国守相,唐代巡视各道的监察御史也仅为正八品。这种做法A旨在削弱官员的行政权力B有利于监察效果的提升C体现皇权下移的开明统治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
13、题)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王者之制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礼记王制篇材料二周王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历史必修材料三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高考 历史 一轮 专题 练习 古代 中国 政治制度 Word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