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2《登高》教案.docx
《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2《登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8.2《登高》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登高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登高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八课。本课选取李白、杜甫、白居易三位唐诗大家的3 篇作品,按时间顺序展现了唐诗的艺术盛况与独特魅力。登高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该诗是诗人坎坷身世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结果。诗人通过登高所见的秋江图景,抒发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情感以及感时伤世中深沉的爱国之情。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杜甫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如望岳春望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对于诗人已有初步了解,且通过对杜甫诗三首中前两首诗的学习已掌握了七言律诗的文体常识和基本的鉴赏方法,大体感知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诗风和晚年虽漂泊西南寄居夔州却心系长安的深沉爱国
2、之情,但对“沉郁顿挫”的内涵并不深刻。因此我力求从律诗的形式入手,通过涵泳、诵读,感知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更好地体会登高这首诗的独特魅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虽已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但多数情况下仍停留在意象表层,对诗歌意境的把握和诗人内在情思的深入体悟依然有待提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在朗读诗歌的基础上,找出杜诗“ 顿挫”风格在诗歌中的体现,体会杜诗沉郁悲凉的情感。2.通过对“急风”“哀猿”“落木”“长江”等意象的鉴赏,体会诗歌意境,感受杜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教学重难点:理解杜甫“沉郁顿挫”诗风在本诗中的体现。安排课时:一课时【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诗圣”的日子可谓十分艰苦。国破
3、家亡, 战乱频仍,为了躲避战乱,杜甫几乎跑遍了唐朝所有的“不毛”之地。(PPT 中南民族大学王兆鹏教授唐宋文学编年地图)顺着杜甫一生的足迹梳理学生初中所学的杜甫诗歌。望岳是 24 岁的诗人途经齐鲁一带写下的一气魄雄放的五言古诗,春望是 45 岁 的诗人身处沦陷区,目睹长安城的萧条零落写下的一首感时伤怀的五言律诗。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首诗是 56 岁的老杜流落夔州时写的一首七言律诗,那么这首诗是何种风格呢?二、走入文本,共同感知1.初读 :要求学生自由诵读本诗。2.悟读 :学生带着情感体悟个读。3.尝试为本诗划分节奏,再读。诵读指导:要切实抓好朗读和背诵。读律诗和读古体诗有所不同,律诗音律更优美,
4、节奏更鲜明,表意更细腻,在整齐的形式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诵读时,要根据诗意读出感情色彩。以登高为例,首句要读得高亢激昂,次句要读得回环婉转;第二联的“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要一气读出,然后作延长音。第三联的“悲” 常” 病” 独”等字要重读以示沉重,尾联宜慢读,并读出自怜自嘲的况味。4.律诗的常见结构为“起承转合”,“转” 往往是在颔联的基础上进行语意宕转,为尾联蓄势。那么,在本诗的“转”上,诗歌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 :前两联写诗人登高所见之景,后两联写诗人登高所感。5.学生诵读“登高所见”,谈谈最喜欢的景物描写以及喜欢的理由。明确 :从诗歌结构(格律)来看,一般来讲,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登高 2021 2022 学年 部编版 高中语文 必修 上册 第三 单元 8.2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