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训练题.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训练题.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步训练题一、单选题1. 以下内容中可以有力证明清朝前期农业得以发展的是(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高产作物的种植得到推广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发展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A. B. C. D. 2. 农业生产的发展对手工业和城镇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中应填入的内容是( )A. 市民阶层B. 商品经济C. 市场规模D. 建筑数量3. 据史书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允许河南地区“将义社仓积谷借与垦荒之民, 免其息”;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 明确规定四川地区“凡流寓愿垦荒居住者,将地亩永给为业”。这些记载体现了清朝前期推行的哪项政策( )A
2、. 大力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B. 抑制商帮活动C. 鼓励垦荒D. 限制人口增长4. 下图是清代名画盛世滋生图(局部),从中可解读的信息有( )政治日益腐败繁华的市井风情陆路和水路的人员往来频繁阶级矛盾尖锐A. B. C. D. 5. 清朝前期,农业生产得以发展的原因有( )大力推行垦荒政策 重视兴修水利改进粮食种植技术 推广高产作物A. B. C. D. 6. 清朝前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A. 二分之一B. 三分之一C. 四分之一D. 五分之一7. 明清时期,唐寅曾描绘苏州等地“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工商业成为民众生计的
3、主要来源和国家赋税的重要来源。这说明( )A. 江南地区农业落后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江南地区工商业发达D. 南方经济落后于北方8. 清朝康熙中期以后,政府在工商业领域实行“商专卖”政策,这种形式,较之明代弊端丛生的“官专卖”制度有了明显改进,国家变直接干预经济为利用专商间接遥控。这说明这一时期( )A. 皇权得到不断加强B. 闭关锁国名不副实C. 商业推动制度变革D. 民族危机初现端倪9. 美国汉学家费正淸在谈到中国清朝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他评论的政策是()A. 对外开放政策B. 休养生息政策C. 闭关锁国政策D. 汉化政策10. 作为武汉
4、三镇之一的汉口镇,曾与北京、苏州、佛山并称“天下四聚”。该镇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里”的都会是在( )A. 北宋B. 元朝C. 明朝D. 清朝11. 明清时期,全国出现了十大商帮,类似于现在的企业集团。其中,乾隆时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而闻名的商帮是( )A. 徽商B. 晋商C. 陕商D. 鲁商12. 清朝初期,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地域性商人集团是( )A. 晋商和徽商B. 徽商和浙商C. 苏商和鲁商D. 鲁商和晋商13. 据载,乾隆时期已拥有“十万烟火”,“富甲天下”、“地值寸金”的城市是( )A. 北京B. 扬州C. 杭州D. 苏州14. 明清时期,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教版 历史 年级 下册 19 清朝 前期 社会经济 发展 同步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