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礼记》二则 教案.doc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礼记》二则 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礼记》二则 教案.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2礼记二则1.反复诵读,重点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2.初步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2课时布置学生完成第22课预习卡。第1课时教学虽有嘉肴1.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句式特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2.理解“教学相长”的观念。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在历史长河中,出现过众多光耀千古的作品,儒家典籍“五经”就是其中璀璨的明珠。你们知道“五经”分别指哪几部作品吗?预设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师:“五经”中的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为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课文虽有嘉肴就出自礼记,让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这篇文章阐述了
2、怎样的思想吧!(板书文题)【设计意图】由儒家典籍的“五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积累文学、文化常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嘉肴(ji yo) 弗食(f) 教学相长(zhn)学学半(xio) 自强(qin) 兑命(yu)2.示范朗读,读准节奏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自己读不顺的地方,在课文中标注节奏。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同学们发现本文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3、生自由练读,交流明确)预设 多用对举句式,句式整齐,节奏分明,朗朗上口。3.译读课文,积累词汇(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圈画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2)提出疑难,全班答疑解惑。(3)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片示例:通假字:学学半(“学”同“敩”,教导)古今异义:不知其旨也(古义:味美。今义:意义。)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一词多义:学学学学半(动词,同“敩”,教导)学学半(动词,学习)倒装句: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为“其谓
4、此乎”)【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互帮互助,获得共赢。三、理读课文,体会情感1.理清层次师:请同学们借助标志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找到课文的结论句,并给课文分层。(生交流明确)预设 起承转合的标志性词语:“是故”“故”。结论句:教学相长也。课文层次:第一层:虽有嘉肴不知其善也。第二层: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学相长也。第三层: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2.体会情感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课文,在文中标注那些你认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或情感的语句。说说诵读它们时应注意的地方。(生交流明确)预设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
5、,不知其善也。重读“虽”“弗”“不知”,读出分句内部的层次感(转折、假设),两个结句要读出惋惜、遗憾之情。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重读“不足”“困”,语速渐缓,表现出一种沉重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重读“自反”“自强”,语调略微上扬,读出一种重获力量的振奋感。)故曰:教学相长也。(全文的中心,是层层推导得出的结论,重读“也”,拖长音读,读得语重心长。)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其此之谓乎”读出一种欣喜的感觉。)师小结:把每句背后蕴含的情感串联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情味。我们要从看似枯燥无味的文字中品味出古代学子求学的心路历程。(生自由练读,熟读成诵)【设
6、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句内部的层次,并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情感,加深理解。同时为理清论证思路,理解作者观点打下基础。四、品味技法,理解观点1.品味技法师:本文说理逻辑严密,条理分明。想一想:文章是怎样论证“教学相长”的?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方法提示,小组合作探究。方法提示: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分析其内在联系,明确文章的论点论据;最后用“首先接着最后”表述论述层次。(生合作探究,交流明确)预设 首先用“嘉肴”“至道”做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接着从教和学两方面的关系来加以论证,得出“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最后用兑命里“学学半”的话加以佐证,印证“教学相长”论点的正确性。2.理解观
7、点师: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经验,说说“教学相长”给自己的启示。(生思考交流,师引导表达)预设 学习很重要,因为学习之后才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他人也很重要,因为教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能自我勉励,不断提高自己。教和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认真听讲的同时,也要积极和老师交流,和老师共同进步。(生齐背全文)【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论述层次,理解作者观点,深入体悟课文的精神。第2课时 教学大道之行也1.反复诵读,体会课文的句式特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式。2.了解先贤圣哲关于人类社会的伟大构
8、想,把握“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情境导入师:大家还记得桃花源记中人人安居乐业、生活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吗?在秦汉以前,我国的先哲们就已经对这样的社会进行了论述,先哲们把这样的理想社会命名为大同。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礼记中的“大同”社会去看看吧。(板书文题)【设计意图】由桃花源记描述的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导入,让学生对文章有所了解。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天下为公(wi) 选贤与能(j) 讲信修睦(m)矜(un) 男有分(fn)2.示范朗读,读出节拍师: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自己读不顺的地方,在课文中标注节奏。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9、,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生齐读课文,师点评)3.疏通文意,积累词汇(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口头翻译,圈画出不能准确把握的词句。(2)提出疑难,全班答疑解惑。(3)师生合作,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并分类归纳整理,做成资料卡片。资料卡片示例:通假字:选贤与能(“与”同“举”,推举)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矜”同“鳏”,老而无妻)古今异义:男有分,女有归(古义:女子出
10、嫁。今义:返回。)货恶其弃于地也(古义:财物。今义:货物。)盗窃乱贼而不作(古义:作乱。今义:没有秩序,没有条理。)一词多义:独 故人不独亲其亲(副词,只)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形容词,老而无子)为 天下为公(动词,读“wi”,表示判断,相当于“是”)不必为己(介词,读“wi”,为了)倒装句:不必藏于己(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不必于己藏”)【设计意图】此环节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课文,使学生读得顺畅,再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互帮互助,获得共赢。三、分清层次,指导朗读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可分为哪几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礼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22 礼记二则 教案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