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化学化学与社会热点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
《2023届高三化学化学与社会热点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高三化学化学与社会热点专题训练(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3届高三化学与社会热点专题训练一、单选题1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通过科技助力,体现环保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部餐具均由可降解聚乳酸生物新材料制作,因其美观大方B全部场馆首次采用绿色电力,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全部实现碳中和C冬奥火炬外壳首次使用有机高分子的碳纤维材料制作,坚持绿色办奥D国家速滑馆使用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系统,与传统制冷剂氟利昂相比,更不环保【答案】B【解析】【详解】A使用聚乳酸等可降解塑料,减少聚乙烯塑料制品使用,旨在减少白色污染,选项A错误;B绿色电力能将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全部实现碳中和,选项B正确;C碳纤维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不是有机高分子,选项C错误;D氟
2、利昂会造成臭氧空洞,使用二氧化碳替代,更加环保,选项D错误;答案选B。2第24届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在北京开幕,许多核心技术为比赛保驾护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场馆选用了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同时利用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对制冷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比传统氟利昂制冷技术更节能、环保B冬奥会完全采用光伏发电技术绿色供电,这有利于实现低碳管理目标C滑冰馆良好的冰面给运动员的发挥提供了支持,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范德华力D碲化镉(CdTe)薄膜太阳能电池与半导体玻璃结合形成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应用于国家速滑馆中,其中位于元素周期表中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处【答案】C【解析】【详解】A传统氟利昂制冷技术会造
3、成臭氧层空洞,二氧化碳安全无毒,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系统,比传统氟利昂制冷技术更节能、环保,A正确;B冬奥会完全采用光伏发电技术绿色供电,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低碳管理目标,B正确;C水分子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C错误;DTe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第VIA族,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交界处,D正确;答案选C。3化学与材料息息相关。下列对北京冬奥会期间使用的物质的化学解读错误的是选项物质化学解读A吉祥物“冰墩墩”的冰晶外壳由硅胶制成硅胶耐强酸强碱不易燃烧B滑雪用的滑板涂层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C冬奥会使用由聚乳酸(全生物基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餐具乳酸可以通过玉米、秸
4、秆等生物质原料发酵而成,再聚合可得具有绿色、环保特点的聚乳酸D冬奥会的火炬外壳是碳纤维与功能性树脂制成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和碳纳米材料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ABBCCDD【答案】A【解析】【详解】A硅胶能够与碱反应,不耐碱腐蚀,A错误;B聚四氟乙烯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属于合成高分子材料,B正确;C聚乳酸可以通过植物秸秆发酵得到,聚乳酸材料可以降解,不会污染环境,既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又有利于实现资源再利用,C正确;D碳纤维和碳纳米材料主要成分都是碳,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正确;故答案为:A。42022年是我国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一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北京冬奥会制作吉
5、祥物“冰墩墩”的原料有羊毛、聚酯纤维,均为天然高分子材料B中国空间站长期驻留宇航员,空间站的机械臂使用的是高性能合金材料C我国新冠疫情控制全球领先,常用75%酒精、漂白液、5%过氧化氢等溶液杀菌消毒D我国即将下水的第三艘航母,在海中航行可使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来防腐【答案】A【解析】【详解】A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而聚酯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A错误;B合金具有比成分金属更好的机械性能,中国空间站长期驻留宇航员,空间站的机械臂使用的是高性能合金材料,B正确;C我国新冠疫情控制全球领先,常用75%酒精即医用酒精、漂白液、5%过氧化氢等溶液均能是蛋白质发生变性,故能杀菌消
6、毒,C正确;D我国即将下水的第三艘航母,在海中航行常常在航母船体外接一块锌锭,以保护船体不被腐蚀,此法称之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正确;故答案为:A。5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火炬为银色与红色,象征“冰火相约,激情飞扬,照亮冰雪,温暖世界”。下列关于火炬叙述错误的是A火炬外壳使用的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材料,均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火炬桶身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小、硬度大,具有轻巧又牢固的优点C火炬内飘带采用纳米级陶瓷涂层,可耐受801000的高温D火炬使用氢气燃料,燃烧时碳排放为零,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答案】A【解析】【详解】A高性能树脂材料是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
7、,故A错误;B碳纤维复合材料是密度小、硬度大,具有轻巧又牢固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正确;C纳米级陶瓷涂层是可耐受801000的高温的新型无极非金属材料,故C正确;D火炬使用氢气燃料,燃烧时不生成二氧化碳,可实现碳排放为零,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故D正确;故选A。6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等方面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尔塔新冠病毒有可能在空气中以气溶胶的形式传播,气溶胶属于胶体B中科院首次实现了CO2合成淀粉,淀粉、蛋白质和油脂是人体必需的高分子营养物质C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的形成都与二氧化碳有关D乙醇常用于医疗消毒,浓度越高消毒效果越好【答案】A【解析】【详解】A气溶胶是由固体或液
8、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通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路过的人群吸入后导致感染,故A正确;B淀粉、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温室效应的形成与二氧化碳有关,但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的形成都与二氧化碳无关,故C错误;D 75%乙醇溶液的消毒效果最好,常用于医疗消毒,故D错误;故选A。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新冠疫苗需要冷冻保存的目的之一是防止疫苗中蛋白质变性C人们用乙醇、次氯酸钠溶液均可以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D制造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主要原材料是聚丙烯(P
9、P),它与乙烯互为同系物【答案】B【解析】【详解】A糖类中的单糖、二糖及油脂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A错误;B新冠疫苗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高温时会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活性,因此新冠疫苗需要冷冻保存的目的之一是防止疫苗中蛋白质变性,B正确;C乙醇消毒是由于能够使病毒因失水而失去生理活性,不是氧化消毒,C错误;D聚丙烯是高聚物,分子中无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乙烯分子结构简式是CH2=CH2,分子中含有不饱和的碳碳双键,二者结构不相似,故聚丙烯与乙烯不能互为同系物,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82021年我国取得让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化学功不可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嫦娥五号”运载火箭用液氧液氢推进剂
10、,产物对环境无污染B我国成功研制出多款新冠疫苗,采用冷链运输疫苗,以防止蛋白质变性C“天和核心舱”电推进系统中的腔体采用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全合成技术,可减少向空气中排放CO2形成酸雨【答案】D【解析】【详解】A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A正确;B新冠疫苗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受热易变性,采用冷链运输,可防止蛋白质变性,B正确;C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卤素化合物、硼化物以及硅酸盐、铝酸盐、磷酸盐、硼酸盐等物质组成的材料,所以氮化硼陶瓷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正确;D用二氧化碳人工全合成淀粉,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粮食”,从
11、而减少向空气中排放CO2,但对酸雨的形成不产生影响,D错误;故选D。92019年12月以来,我国部分地区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研究发现洛匹那韦对新冠病毒有较好抑制作用,洛匹那韦能溶于水,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洛匹那韦的分子式为C37H48N4O5B洛匹那韦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氧化、还原反应C洛匹那韦的水解产物之一遇Fe3+可显紫色D洛匹那韦能溶于水与氢键作用有关【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洛匹那韦的分子式为C37H48N4O5,故A正确;B洛匹那韦能发生取代反应如羟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如苯环、能发生消去反应如羟基的邻碳上有氢、能发生氧化反应如
12、羟基、能发生还原反应如羰基,故B正确;C洛匹那韦的水解产物中没有酚羟基,遇Fe3+不能发生显色反应而显紫色,故C错误;D洛匹那韦能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分子间作用力,故D正确;故选C。10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对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的新冠肺炎有确切的疗效。其有效成分绿原酸及其水解产物M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物质都能发生加成、取代、加聚、缩聚反应B两种物质中所含的手性碳原子个数相同C两种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D绿原酸和M最多都能与3mol发生反应【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两种物质都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都含有酚羟基和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都含有碳碳双键
13、,能发生加聚反应;绿原酸含有羧基和羟基,能发生缩聚反应生成聚酯,M含有酚羟基,能发生类似生成酚醛树脂的缩聚反应,故A正确;B手性碳是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绿原酸中含有4个手性碳,M中没有手性碳,故B错误;C绿原酸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以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共面,故C错误;D苯环上和酚羟基处于邻对位上的氢原子可以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绿原酸和M均能和4mol溴发生反应,故D错误;故选A。1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石墨烯液冷散热技术是华为公司首创,石墨烯是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B“天和”核心舱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北京冬奥会采用
14、光伏发电有利于实现“碳中和”D疫苗一般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答案】A【解析】【详解】A石墨烯是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B氮化硼陶瓷耐高温,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正确;C光伏发电减少了传统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C正确;D蛋白质高温变性,所以疫苗一般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D正确;答案选A。122022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整改工作办法,凸显了国家治理环境的决心和力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B纳米铁粉主要通过物理吸附除去污水中的等重金属离子C中国空间站宇航员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从尿液中分离出纯净水,实现了水的再
15、生循环D中国科学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到淀粉的全合成,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答案】B【解析】【详解】A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能与氨水反应,所以工业上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防止形成酸雨,故A正确;B纳米铁粉能与污水中的等重金属离子发生置换反应达到除去重金属离子的目的,与物理吸附无关,故B错误;C中国空间站宇航员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从尿液中分离出纯净水的过程实现了水的再生循环利用,故C正确;D中国科学院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该过程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促进“碳中和”的实现,故D正确;故选B。13“嫦娥五号”采回的月壤中含有的He是一种清洁、安全的核聚变发电燃料
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核聚变属于化学变化BHe的中子数为3CHe发电代替火电有利于实现碳达峰DHe之间通过共价键形成单质分子【答案】C【解析】【详解】A核聚变时原子核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不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的中子数=3-2=1,B错误;CHe发电代替火电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实现碳达峰,C正确;D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没有化学键,D错误故选C。14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搭载着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上一个新台阶。化学与能源、材料、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17、我国科学家制备高性能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我国科学家构筑催化剂利用光合作用制备生物燃油(戊酸酯类),生物燃油是可再生能源C我国科学家制备新型氢的物质(H2O6H2),该物质由H2O和H2组成的混合物D我国科学家研制选择性催化剂电催化还原CO2制备附加值高的乙烯(C2H4)等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答案】C【解析】【详解】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所以电池放电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B生物燃油的主要成分戊酸酯类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催化剂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通过光合作用能合成戊酸酯类,所以生物燃油是可再生能源,故B正确;C新型氢的物质H2O6H2
18、是纯净物,不是由H2O和H2组成的混合物,故C错误;D利用选择性催化剂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制备附加值高的乙烯等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D正确;故选C。15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首度在实验室实现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重大科技突破,这是世界级的生物技术科研成就,相关论文已于2021年9月24号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科学上,其路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CO2CH3OHHCHO的转化过程中碳元素均被还原B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对于碳中和以及生物制造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影响C“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文中指的酒可由淀粉酿造D淀粉的分子式可以表示为C6H7O2(OH)3n。每个葡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届高三 化学 社会 热点 专题 训练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