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台阶 教案(表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 台阶 教案(表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 台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文体特征,从情节入手,深入细节,欣赏人物形象。2.引导学生在欣赏人物形象的同时,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3.引导学生自读,并抓住细节适当做些批注。过程与方法1.学生免不了要对“父亲”的行为与观念做些评价。应该提醒学生:这种评价要建立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不能随意“贴标签”,不应脱离人物无法摆脱的时代、文化背景。2.“台阶”只是一个外在形式,“父亲”却用它来判断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之努力。这是小说最重要的主题,从中可以生发出多元的解读。3.自读课文更需要老师的“引导”。所谓“引导”,意思是由老师提示一些阅读文章的策略、角度和注意事项,或
2、提供阅读资源(如可供对比阅读的文章),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时关注的重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亲性格中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培养对待人生的积极健康的心态。2.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学习重点把握故事内容,分析父亲形象;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学习难点体会“台阶”的含义,把握小说的主题。学法指导合作探究法、批注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学 内 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台阶写的是一位父亲,这位父亲是怎样生活和劳动的?他有什么追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叙述父亲的故事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二自主学习环节二自主学习一、助学资讯1.作者作品李森
3、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小说以农村、军营生活为主要题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动的普通人,尤其是农民的质朴形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传世之鼓,短篇小说集台阶,中篇小说村野子弟屋脊丘陵等。2.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小说集台阶(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有删节。李森祥远离故乡、从戎军营,时空的距离,使他对故乡产生了一种极其亲切、真实的回忆。这种回忆成为李森祥小说创作的契机与灵感。他带着美学的思考,从容而艺术地审视故乡的人和事。李森祥以台阶为代表的前期小说,基本上侧重于“家族圈”的表现。3.文体知识小说 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1)人物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
4、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2)故事情节通常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几个部分,有时前面还有序幕,后面还有尾声。这几个部分组织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用以展现人物性格,表达中心思想。(3)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重点是社会环境。教师随笔:小说与写人记事散文的主要区别写人记事的散文,以写实为主,重在抒情;而小说中的形象、情节、环境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基础上虚构的,小说作者通过虚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对社会生活、人生世相的洞察和思考。因此,散文作者可以直接表情达意,主动彰显主题;而小说作者一般将主题隐藏在人物的性格命运之中或人物关系背后,小说主题需要读者去揣摩感悟。正是由于小说表
5、达主题的方式含蓄曲折,所以造成读者在解读作者创作意图时,经常出现见仁见智的现象。二、字词积累1.字音啃(kn) 蹦(bn) 撬(qio) 磕(k)揩(ki) 嘎() 黏(nin) 尴尬(n ) 门槛(kn) 糟糕(zo) 醒悟(w) 晌午(shn)烦躁(zo) 头颅(l) 涎水(xin) 筹划(chu) 2.词义尴尬:神色、态度不自然。筹划:想办法;定计划。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话;独自低声说话。低眉顺眼:低着眉头,两眼流露出顺从的神情。形容驯良、顺从的样子。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大庭广众: 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若有所失:感觉好像丢掉了什
6、么,形容心情怅惘。 三、 整体感知1.故事的叙事线索是什么?叙事线索是台阶。2.你能简要讲述故事情节吗?(要点提示: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是怎么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新屋造好了,父亲怎么样?)父亲觉得自家的台阶低,望着人家高高的台阶,羡慕不已,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父亲体壮如牛,吃苦耐劳,他相信自己的力量,他下定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他终年辛苦,准备了大半辈子,积铢累寸,终于建起了有九级台阶的新屋,一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心头的喜悦真是无法形容。父亲为此付出的代价是沉重的: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7、给小说划分层次。开端(19):写老实厚道的父亲为了自己和家人不低人一等,得到他人的尊重,想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发展(1016):写父亲下决心开始漫长的准备。经过多年的辛苦劳作,终于开始造屋了。高潮(1725):写建造新屋和造九级台阶的全过程,以及全家人的喜悦心情。结局(2632):写新屋落成,父亲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衰老了,身体也垮了,精神支柱也没了。 环节三合作探究环节三合作探究一、 深层探究1.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么,本文中关于“台阶”独特的风俗是什么?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2.为了造一栋高台阶的房子,父亲做了哪些事情?捡砖、捡瓦、捡石头、存角票、种田、砍柴、编草
8、鞋、踏黄泥。3.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详写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4.“新台阶砌好了”,为什么父亲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了?台阶低,意味着经济地位低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5.为什么父亲“回来时,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么理解?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里,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了这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6.说说你对父亲这个形象的看法。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
9、,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踏踏实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到台阶的高处。二、 语言赏析给下列细节做适当的批注。1.“父亲坐在绿荫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写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细节,突出了他对别人家高高的台阶的羡慕、向往之情,为后文造九级台阶做铺垫。2.“把已经磨穿了底
10、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里巧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高度这个细节,说明了父亲为准备建造新屋所付出的辛劳。3.“许多纸筒落在父亲的头上肩膀上,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贴在胯骨上也不是。”这个细节描写出神入化地刻画了父亲在无比喜悦时手足无措的样子。4.“他仿佛觉得有许多目光在望他,就尽力把胸挺得高些,无奈,他的背是驼惯了的,胸无法挺得高。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尴尬的笑”突出了父亲的谦卑。5.“而父亲自己却熬不住,当天就坐在台阶上抽烟。他坐在最高的一级上。”看似不经意的一坐,恰是父亲半生的渴望,此刻,他坐在了幸福的云端。教师随笔:文章
11、中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微细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地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和场面的描写之中。中考阅读题中,针对细节描写,经常做以下考查:(1)文中用了什么描写方法;(2)文中细节描写起了什么作用;(3)文中运用了何种方法刻画人物或描写景物,分析其表达效果。分析细节描写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揭示文章主题;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创造典型环境等。三、 探究写法1.角度新颖,立意深刻。“台阶”是本文的线索,小说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回忆旧台阶父亲觉得“我们”家台阶低父亲要砌高台阶的新屋父亲砌好新屋台阶建成父亲老了。全文紧扣“台
12、阶”这一主线,条理清晰,“台阶”贯穿始终,“台阶”映照了父亲的历史,也赋予了文章深刻的社会学意义,使小说的主旨表达得极为凝练和浓重。2.语言朴实,感染力强。小说通篇采用白描手法,没有过多的渲染,语言质朴,富有感情。如“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砌出的缝铁老鼠也钻不开”“沙啦沙啦”“磨刀”等,这些质朴的语句和拟声词、方言口语的运用,使小说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增强了感染力。3.细节刻画,出神入化。细节描写的内容虽细小,却小中见大,以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出深刻的主题。环节四点拨归纳环节四点拨归纳文章主旨“台阶”承载着父亲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理想,也象征着人生的使命。“九级台阶”证明父亲圆
13、满地实现了改善居住环境的生活愿望,但父亲却感到既困惑又难过。父亲的失落感不仅来自于身体的衰老,更来自于人生失去了方向,他发现自己没有精力和勇气再次出发了。作者通过父亲的物质理想得以实现、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结局,引发人们对物质理想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思考。教学板书 别人家:台阶高,地位高 受人尊重自己家:台阶低,地位低 渴望受到人尊重台 要强 、捡瓦、捡石头、捡石头 有志气、 阶 父亲砌房 存角票、种田、砍柴 不甘人后、编草鞋、踏黄泥 坚忍不拔、 厚道老实新房砌完 不对劲、若有所失环节五拓展延伸“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谈谈你眼中的父亲。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自读篇目,我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完成,并适时点拨,提出问题。台阶一课中,作者家庭极端落后的经济条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如何引导学生比较到位地理解文章主题,是本课的重难点。在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抓住文章“台阶”这一线索,扣住文眼“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来把握“台阶”的含义,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在如何理解父亲的形象上我采用圈点批注和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集体的智慧,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活跃了课堂气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