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同步课时作业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斋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B.农耕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结果2.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发展水平极
2、端低下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3.在距今4000年前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的1300多座墓葬中,约 1的大型墓中,每座均有一、二百件随葬品,包括有鼍鼓、石磬等礼乐重器和玉器。几十座中型墓也有较丰富的随葬器。上千座小墓随葬品则十分贫乏,有的甚至一无所有。据此可以断定( )A.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 B.该遗址就是历史上的夏朝C.陶寺遗址处于奴隶制时代 D.已经形成了君主专制制度 4.汉谟拉比法典前言内容:“要让正义之光照耀大地,消灭一切罪与恶,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C.彰显
3、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5.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出现过“泥板上的文字”“莎草纸上的文字”“龟甲上的文字”等,以上文字的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都是字母文字B.都产生在亚洲C.诞生于大河流域D.保存于史诗中6.埃及是一本厚重却有趣的“历史书”,这本书包含了璀璨文明、神话故事、历史典故、神秘宝藏、自然探索走进古埃及的世界,你了解的“璀璨文明”应是( )A.充满神秘的楔形文字B.巍然屹立的金字塔C.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D.提倡改革的法家思想7.古代印度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二等级的是( )A.婆罗门B.刹帝利C.吠舍D.首陀罗8.有学
4、者认为,雅典公民大会在理论上享有最高权威,但在实践上陪审法庭可以通过违法法案诉讼程序推翻公民大会的决定,还可以通过检举案件的审理、公职资格审查等公共程序行使部分行政管理权,对政治军事领导人及各级官吏直接控制。该学者意在指出雅典民主( )A.具有多元分权特色B.法治色彩比较浓厚C.运行成本比较昂贵D.存在权力交叉制约9.在两河流域,楔形文字初创之时仅是一种记账的工具,朴素而简陋。其后,两河流域的居民用楔形文字来辅助记忆。接着,楔形文字成为记录口头语言的体系。最后,楔形文字则成为表达和沟通思想的工具。这表明( )A.文字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B.文字的功能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C.文字产生之后就
5、具备完善功能D.文字的书写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10.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这表明(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B.法老崇尚理性C.法老拥有至上权威D.法老以法治国11.印度电影流浪者里有句经典台词:“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盗贼的儿子永远是盗贼。”这句话有明显的阶级歧视。这种阶级歧视最有可能源自以下哪一制度( )A.种姓制度B.禅让制度C.分封制D.分化制度12.在古代雅典,“尽管共同体的概念根深蒂固,但它却从未包含平等主义或是对此的追求。至多,一些城邦曾采取措施以保障其公民出任公职并行使政治权利的同等机会,或在非常时期采取措施保护弱势群
6、体但财产、生活方式的不平均却被普遍地看作是自然的”。这表明古代雅典追求( )A.经济平等B.政治平等C.主权平等D.生存平等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两河流域四面多对侵略者敞开,易遭到攻击。苏美尔人、阿卡德人、阿墨利人、亚述人和喜乐迪人,各民族之间代代你争我夺,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和变幻无常的。虽然巴比伦人也敬奉神灵,但从根本上说,巴比伦是一个法制社会。汉谟拉比法典开始假借神的口吻说法,一旦转入世俗条文后,就把神抛到一边。这部法典不仅阐明了法律制度,也照亮了当时的社会,使巴比伦人从心理上摆脱了生活变幻无常的阴影。摘编自刘文鹏古代西亚北非文明材料二 法老要向玛阿特(古埃及一位女神)敬献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历史 统编 中外 纲要 下册 同步 课时 作业 文明 产生 早期 发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1145100.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