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x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世说新语二则(2课时 )教学目标:1.利用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文言语感。2.感受领会古人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3.了解并积累“谦辞”和“敬辞”。教学重点:利用注释疏通文意,反复诵读,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文言语感。教学难点:感受领会古人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刘禹锡的乌衣巷,最有名的是后面两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王、谢是当时东晋最有名、最显赫的两个大家族,有“王与谢共天下”的说法。这两个家族人才辈出。而谢安无疑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淝水之战,就是时任东晋宰相的谢安指挥的。 本课要学习的就是有关谢安与他
2、子侄辈讲论文义的一篇文章,也就是咏雪设计说明:用诗句导入,引起学生探知的兴趣。二、作家作品简介结合课文注释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预设:世说新语,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语言精炼,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模仿它的著作不断出现。书中不少故事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如“望梅止渴”“曹植七步成诗”等,有的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如“谢女咏雪”“子猷访戴”等。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丽”。全书按内容分类记事,共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
3、门。咏雪选自言语篇。直接由世说新语这部文集导入,可从先前学习到的吕氏春秋导入此书。设计说明:学生第一次接触世说新语,补充介绍并强调世说新语的相关文学常识。三、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停顿。(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指导读音。(2)听老师范读,要求听清停顿,注意节奏。(3)读出停顿,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2.再读课文,读懂文义:借助注释,教师指导,强调重点字词。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里人物:谢太傅、儿女们事件:与儿女讲论文义此设计目的时疏通文义,还是在文言文基础层面,停留在字词义的理解和把握。4.提问:家庭聚会的氛围怎样?从哪里看出来。这问题要在疏通文义的基础上进行
4、,涉及到文章内容的理解了。只有了解文章的大意才能解决。学生课堂回答情况比预期效果要好很多,能找到“欣然”“大笑乐”,但是“寒雪”的分析有些欠缺,需要老师的点拨引导。明确:融洽、愉快、轻松和谐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氛。从“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可以看出。设计说明:引导学生借助朗读和注释初步了解文意。四、问题探究1.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谢太傅更倾向哪个?编者呢?此处都涉及到文章主旨问题:作者选入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文中谢太傅的情感倾向是怎样的?让学生明确,文中编者想表达的是对谢道韫的才华的赞赏,与文中谢太傅的情感倾向是一致的。(结合文章内容交流)明确:谢太傅倾向于
5、谢道韫的比喻。在谢道韫回答之后,“公大笑乐”。编者也倾向于后者。从最后一句话“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看出,编者很正式地介绍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他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2.合作讨论:两个比喻你觉得哪一个更好呢?此题对学生而言是一道开放题。无论赞同哪个比喻,言之有理即可。明确:“撒盐空中”盐的颜色与下落之态都跟雪接近,比喻很恰当,但是,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柳絮因风起”不仅比喻贴切,表现出雪的轻盈之态,既有美的意象,又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更深刻。形、神、韵兼备。3.体会人物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设计说明:用这样的联想式练习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比喻修辞的训练,基于理解再次朗读,引导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世说新语二则 2022 2023 学年 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世说新语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