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走边啃腌萝卜》—妹尾河童.doc
《《边走边啃腌萝卜》—妹尾河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走边啃腌萝卜》—妹尾河童.doc(1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边走边啃腌萝卜日本.妹尾河童无法安眠的泽庵和尚2监狱里的25克7腌萝卜、信仰及观光11海上大厨的奋斗15连鱼都无法生存的清澈之水20豪雪地带的猎人故乡24不见地炉的熏萝卜28突破传统与守护传统32我家的腌萝卜是日本第一35时代在变,萝卜也在变41盐不只是咸而已44向厉害的肾脏致敬!47用心腌制的社长萝卜56在下雪的山阴打造“故乡”60腌萝卜海外篇79从山川渍回归原点91后记112关于河童先生和腌萝卜112内容简介:本书为妹尾河童上世纪80年代应朝日新闻社周刊朝日之约撰写的旅行随笔。河童此行是以日人饮食生活的原点腌萝卜为线索,从东京都出发,北至北海道,南抵鹿儿岛,西达鸟取,不仅一路品尝了从监狱
2、、寺院直至远洋渔船厨房里的腌萝卜,就连民间腌萝卜迷的自制产品也不放过,最后竟至亲自做起薰萝卜来。在寻访腌萝卜之余,河童还不时偏离主题,忽而关注公害、食品安全和医疗保健,忽而又对食盐和竹纸的制作刨根问底,对东北雪国早已消失了的山野猎人也充满好奇自然,那个记录着一代日本都市年轻人梦想的“樱桃乌托邦”旧址也不会逃不脱他的眼睛。每一次跟随河童旅行都收获不菲,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虽然没有亲口尝到各种独具风味的腌萝卜,但其细致入微的描述已令人垂涎;河童讲述的几个普通村庄的故事,见证了日本人的勤奋和上世纪80年代日本的乡村生活,而河童友人受其嘱托写来的海外腌萝卜报告,也令人依稀感受到日本移民的乡愁。作者简介
3、:妹尾河童,(Senoo Kappa,1930年6月23日),原名肇,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长田区鹰取町。日本当代具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1930年生于神户,1954年因舞台设计而崭露头角,此后活跃于戏剧、歌剧、芭蕾舞、音乐剧、电视等表演艺术领域,曾获“纪伊国屋演剧”、“山多利音乐”、“艺术祭优秀”、“兵库县文化”等众多奖项。现任妻子为随笔作家风间茂子。妹尾河童酷爱旅游、收藏、美食,是朋友眼中的“老顽童”,妻子眼里的“超级好奇宝宝”,对于事物有着孩童一般的好奇心,有一些在常人看来怪怪的有趣癖好。他旅行,每一间住过的旅店,他都会精细地画下那个房间的俯视图,房间的门、窗、窗帘、床、茶几、电视、电话、
4、桌椅、卫生间,甚至细微到一个水龙头所有的事物的位置与尺寸都按比例与方位画得非常清楚,下面标注旅店的名称、房间编号、电话号码,详细得如同一份旅店产品说明书。他爱吃,就连泡面也可以吃出花来。在外景地拍戏时,在吃夜宵的时候,他一口气试吃了23种泡面。他让剧务把同一品牌的所有口味全买回来,等面泡好后,他每一碗都尝了一点,还边吃边煞有介事地将汤料味道、面条弹性、口感和价钱等一一记在纸上。他恋物,喜欢在自己收藏的东西上签名,打算过世后把自己的东西按照签名顺序分赠朋友。这是他的朋友圈子里流行的“生前遗赠”。有时候,同一件东西会有不止一个受赠人,还会有第二、第三甚至第四受赠人,因为人生无常,也许排在后面的人反
5、而会提前拥有呢。所以,河童调侃地说,将来在他的追悼仪式上,不知会有多少人会是因为要索取遗物而来的,大家一边怀念他,一边抢着写有自己名字的东西,那场面一定很有意思。早在上世纪90年代,河童就已在日本名声大噪。他出版的窥视日本、窥视印度、河童旅行素描本、河童杂记本、窥视工作间、边走边啃腌萝卜、窥视厕所、窥看欧洲、窥看舞台、窥看河童、少年H等都很受欢迎。前7本已由三联书店出版,窥看欧洲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窥看舞台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河童杂记本记录了河童的私人旅行感受、杂学笔记和他生活里的各种轶闻趣事,最有趣的是,他将在书里首次教你怎样画一幅精细的河童俯视图。三联出版社的责编樊燕华说:“现
6、在国内已经有很多河童的铁杆读者,他们的年龄一般在30岁左右,他们喜欢旅行、喜欢美食、喜欢漫画,这种轻松的风格正符合他们的口味。”无法安眠的泽庵和尚(东京都品川)接到周刊朝日编辑部N先生的电话,说想要和我碰面。“您可不可以写些周游日本的东西?构想是河童先生实际走访当地,用图文将所见所闻写成连载。这个旅行随笔的专栏叫做列岛草枕。1”突然这么讲,我听了吓一大跳。“虽然说只是连载,但每周要写一篇吧?”“嗯,我们是周刊,所以是每周一篇没错。”“这个不可能啦!加上我的正职又不是采访记者”N先生不厌其烦笑嘻嘻的,不断对我说着相同的事,就这样劝说了六个月。与其说是深思熟虑后答应,不如说是我服输了,情非得已只好
7、说:“边走边啃腌萝卜,这个题目如何?”“咦!腌萝卜?您是指酱菜的腌萝卜吗?”他突然满脸不安,好像在自言自语:“这腌萝卜啊,日本全国的腌萝卜都是同样形式”虽说主题任我决定,但N先生脸上之所以出现为难的神情,应该是认为每次插图都出现切成圆片的腌萝卜,太没变化了。看到他的反应,我更觉得有趣了,兴致愈发高涨:“啊,关于这点不用担心啦。我没打算画腌萝卜。首先,我不是腌萝卜专家,对它也没特殊喜好。那为什么想以腌萝卜为主题呢?说到最像理由的理由呢腌萝卜是日本人饮食生活的原点,而且至今对它还很熟悉。只不过近年来饮食生活也多样化了,腌萝卜的地位大概不像以前那么重要了吧。或者消失了也说不定。如果真是这样,那到底是
8、怎么消失的?如果保留下来了,又是如何留存的呢?“或许有人会说,那何不包括日本各地的酱菜?但这样一来,种类过于繁多,会难以归纳。因此我决定还是把范围限于腌萝卜,也就是说以寻访腌萝卜为名到处走,看看能遇到什么,看见什么。绝对不是腌萝卜考证学或美食探索之类的高尚主题,纯粹兴趣本位,没什么严肃的想法啦。甚至呢,人不去到当地,也不知道能写出什么”满脸担心的N先生,突然变成一条活龙:“好!来做吧来做吧!”同时也当场定下标题边走边啃腌萝卜。“嗯,放轻松点。不过要是连载没几回就结束,那可伤脑筋,至少请努力个八回哟。如果可以的话,尽可能以十回为目标。”不管对方鼓励我“放轻松”,还是鞭策我“要加油!”我实在都没啥
9、把握。到底能不能每回都顺利交稿,心里有些不安。采访计划也没个谱,完全不知从何开始。真赶得及每周的截稿日吗?N先生又说了不负责任的话:“连作者自己也不知道要去哪里,这还真有趣。以腌萝卜串起主轴,随兴到处走走看看,扯远了也无妨。就这么进行吧。“至于截稿呢,只要开始了,总有办法解决啦。连载一开始就不能中断,即使是河童先生,只要这样想,应该也能写出来的。不用担心!”这种好像就是所谓的“厉害编辑”。总之,我陷入非做不可的境地。首先从有名的“泽庵和尚”2之墓开始。虽说有名,我却不曾去参拜过。据说位于东京品川区的禅寺“东海寺”东海寺位于品川区北品川三丁目。见到大岳义方住持,我马上向他请教腌萝卜的事情。“一般
10、都称为泽庵渍,但本寺不这么称呼,因为直呼禅师名讳是很不敬的,我们叫它百本。是的,从前就这么称呼的呢。我也是到这里才晓得,据说百本的由来是白萝卜晒干、放进木桶腌制时,都以一百根为单位。”“泽庵渍这名字怎么来的?”“一开始好像只是没有名字的酱菜。“泽庵禅师曾是大德寺的住持,据说他因为抗议幕府的施政,被流放到出羽国(山形县)的上山地区。那是宽永六年的事情,也就是公元1629年。在流放地时,农家的人民教他用米糠和盐腌制可长期储藏的腌萝卜。四年后,泽庵禅师被赦免,随后为德川三代将军家光公重用,宽永十六年(1639)受命到东海寺开山,于是来到此地兴筑寺院。泽庵禅师好像在这里也腌萝卜。当时除了盐和米糠之外,
11、据称也掺了砂粒。因为直到现今,寺里有的酱菜仍混了砂“话说有一天,家光公来到东海寺,当时泽庵禅师将腌萝卜呈给将军,将军吃了非常感动:真是美味!这叫什么?什么?没名字?那就叫“泽庵渍”吧!”“那么,命名者是三代将军家光了?”“据说如此。”“有没有留下文献记录?”“没有呢。只是寺里口耳相传的一段典故。”由家光公亲自赐名,这种说法实在很像常见的命名由来,真有趣。但另方面,还有别种说法。“事实上并非如此。原本是贮渍(takuwaezuke),后来转为泽庵渍(takuanzuke),和泽庵和尚一点关系都没有。”还有一种说法:“泽庵禅师的墓石很像酱菜桶上头压的石头,所以才那么称呼。”无论哪种说法都没有足以证
12、实的文献资料,无从判别真伪。但是,从时代上看,腌萝卜的确从泽庵禅师时期才开始有的,不像捏造。时代上很吻合。在那之前的酱菜几乎都用盐腌,并不用米糠。腌萝卜一定要用米糠。米槺是碾米过程的副产品,与米的食用方法有很大关系。据说在江户时期以前,人们大多吃糙米。一方面战火频仍,无法安稳耕作,而且稻米生长期长,产量也不多。进入战火歇息的江户时代,稻作开始兴盛。加上以水车碾米的技术发达,比糙米更易煮熟、更美味的白米饭也在百姓之间普及了。据说那正是三代将军家光时期。因而米槺进入得以量产的阶段,泽庵渍和那个时代的关联也形成了。我调查了一下,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腌萝卜有什么功效?糙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碾米后只剩
13、四分之一。据说这就是脚气病患者增加的原因,江户时代以前是没有这种病的,之后只能从腌萝卜多少补充一些。当时还没有营养分析学,应该称为“生活智慧”吧。白萝卜原本不含维生素B1,米糠中释放出来的维生素B1渗进萝卜里,第三个月维生素B1含量会达最高峰,成为营养均衡的食品。萝卜原本含有的淀粉酶在变成腌制品后消失不见,维生素C也跟着减少,却多出了维生素B1及B2。此外,盐有脱水作用,萝卜变轻,就成了方便携带的食物。海盐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变得湿湿黏黏的,不利携带;但拿盐腌萝卜,不但能让萝卜得以长期储存,还可当做随身携带的配菜,补充盐分,这两大长处让腌萝卜迅速普及日本,成为深受庶民喜爱的食品。现在的腌萝卜加
14、了甜味,有的还上了黄色。以前的味道较为简朴。为了“泽庵渍”而来到东海寺,就是期待能尝到昔日的味道。“泽庵禅师传授的腌萝卜”才一开口,便急忙改称“百本”。但据说已经不再自制了。“现在我们都是买市售的产品。”真是可惜。“那请让我参拜泽庵和尚之墓吧。”结果住持说:“我画地图给你。”“咦?”“墓不在这里。出了门,一直往山手通走,穿过东海道本线的高架桥”“家光公下令开山兴建本寺,从前寺境有五万坪,占地非常辽阔。“而现在,土地都分割出去了。铁道路线以东海道本线为首,京滨东北线、山手线、新干线,以及马路如第一京滨(国道15号)及山手通等等,穿过的区域都是以前东海寺境内呢。”听到这里真是让我愣住了,但还是拿着
15、住持画给的地图,一边实地检证,一边往墓地去。我上了天桥跨越交通繁忙的山手通,再穿过东海道本线高架桥底下,随即看到右侧立着一块板子,有墨迹写着“史迹泽庵禅”这几个字还清晰可辨,但接下来的可能是遭受风吹雨淋,宛如已经渗进木板似的,一片褪白,模糊难辨了。沿着马路的窄窄坡道,往上朝品川方向走去,走了百来米,出现一道石阶。就在旁边有一方石碑刻着“史迹泽庵墓”。侧面清楚刻着“昭和三年四月建之东京府”。石阶正好20阶,形成一座小丘。“泽庵和尚之墓”就在林立的墓石一隅,马上就看到了。矮墙环绕,一扇木门掩着。“对不起,请让我量个尺寸。”虽然四周无人,还是出声打个招呼,同时拉开门闩进去。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大石头镇
16、坐着。没错,确是泽庵和尚的坟墓。打开素描本正要描绘墓石,新干线正好疾驶而过,简直要把墓石震落了。行经此地时如果能稍微减速,或许比较好吧一会儿是国铁,一会儿是东海道线,列车接连不断行经此地。自从明治五年“汽笛鸣了一声,通过新桥”3列车开始行驶,禅师的墓一直随着晃动,想必是难以安眠吧。生前擅长书画、俳句,茶道造诣也深厚的泽庵禅师,于73岁辞世。“不要为我造墓。”据说泽庵留下这样的遗言,所以没有立墓碑,不得已只好放上天然的石头。但是他绝对想不到墓地会变得如此嘈杂。我也常搭新干线或国铁经过此地,但从不知道泽庵禅师之墓就在这里。要告诉大家墓园所在位置,用俯瞰图来表现是最合适不过了,于是我坐上了直升机。总
17、觉得泽庵禅师会语带讽刺地说:“明白了吧?所谓的都市发展,就是这么回事哟。”注:1草枕:旅宿。2“泽庵”、“腌萝卜”在日文中发音相同。3此段为日本著名铁道歌曲的歌词。监狱里的25克北海道网走“牢饭还真是出乎意料地好吃哩。”随随便便说出这种话,好像容易让人误会府中监狱的山田航一典狱长说:“很好吃吧!因为用的是大锅子。比起一般小家庭的饭菜好吃多了。”每日伙食费平均200圆,当然做不出什么丰盛大餐,但是味道比想象中的好多了。除了制式不变的早餐外,中餐晚餐的菜色可是颇下工夫。全日本共有74间监狱,特色各异,规定也不尽相同。虽说是监狱,却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所有监狱的共同点,同时也是最注重的,就是伙食。三重
18、监狱的山田甲子雄典狱长也说:“从前就有这样的说法,因食物而生的怨恨之心是很可怕的。这是真的。尤其监狱里,一定要用心重点首推伙食。口味、温度等等都得相当留意。例如到了冬天要多煮些热食此外,分量也要斟酌。连一块腌萝卜也马虎不得。那家伙的那一块比我的大,就算这种小事也可能引发无法收拾的后果。”事实上,我就亲眼看见,员工在供餐前以严格的眼光一一检查餐盘上的食物,用筷子拨来拨去,最后夹起一块竹轮放到别的盘子上。一问之下,连每个人能吃到的腌萝卜分量都是固定的。虽然各监狱有些差异,基本上一人份约25克左右。也就是说我突然有些不安。先前去网走监狱采访时,虽说事先不知情,我一口气吃了三人份的腌萝卜。现在觉得有点
19、内疚。“如果合您胃口,就请再多吃一些。”一被盛情劝说,我当然就那里的腌萝卜真是美味。或许正逢流冰冰封鄂霍次克海的严寒时期,那腌萝卜嚼起来特别清脆。仔细一看,小片冰晶闪闪发亮,很像雪国吃的混着冰屑的野泽菜。当时是听到“明治四十五年兴建的木造监狱即将拆除”,为了留下记录,我飞快跑去,采访重点是明治时期的建筑。在三天的采访期间里,我和受刑人吃同样的食物。就是那次吃到“混着冰屑的腌萝卜”。这个边走边啃腌萝卜的企划开始时,几乎全无头绪,但第一个浮现脑海的便是那次吃到的腌萝卜。“什么?这次只采访腌萝卜?”话筒那一头传来惊讶的声音不过井原正一典狱长还是爽快答应,我便再次前往暌违一年的网走监狱。主狱的半月形门
20、因高仓健的电影网走番外地1而广为人知,供六百五十多位受刑人食用的9000公斤萝卜腌在水泥槽里。以一根1公斤来估算,约有九千根。网走监狱不只主狱,还有看守人员及受刑人共住、作业的农场,名为“二见冈”、“凿开”。每个地方各自腌制酱菜,味道也不一样。我觉得“好吃”的腌萝卜是二见冈的。“二见冈和主狱不同,仍用从前的木桶腌制,也许因此特别好吃吧。而且高桥股长很用心,搞不好比酱菜店还讲究呢。”一听到这里,我这个急性子马上就想去参观。先前见过高桥先生,但不知道他是腌萝卜名人,没能请教他的独门功夫二见冈农场离主狱约7公里,陪同前往的是地代康一看守长,上回也承他帮忙。车行途中在左手边可以看见网走湖。北海道的秋天
21、像是进入冬季前的短短前奏曲,和上次来的时候完全不同。无雪的景色看起来和其他地方没有两样。从车里望去的山林、原野、耕地,全属于网走监狱的范围。“好大一片!”据说有1739.6万平方米,和我住的东京都新宿区面积相仿。一年前造访二见冈农场时,正好遇到暴风雪,眼前一片白茫茫,完全搞不清楚地形如何、距离多远。“上次车子动不了,就在这附近喔。”看起来只是平凡无奇的林间道路。“咦?是这里吗!实在难以置信!”一边回想当时情景,一边眺望周遭的景色。当时的雪势十分恐怖。那次才知道北海道的暴风雪可不是普通的风吹雪。从主狱出发时明明只飘着小雪,不久突然刮起强风。出发前听天气预报说午后雪势将会转剧,却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22、吉普车的顶篷宛如遭人痛殴,东倒西歪,突然间一阵巨响,车子前后瞬间积成山一般的雪堆。四轮传动的吉普车遇到这种情形也只能投降,车轮只是空转着。推开门出到车外,想要铲雪,白色的风却使劲吹来,雪山愈积愈高。“噗、噗、噗”,马达轻喘几声,最后陷入一片死寂。打开引擎盖一看,引擎周围结冰了。连同气候的急剧变化,眼前出乎意料的状况全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整部车子困在大雪中,放眼望去能见度是零,白茫茫一片,连开关车门都很困难。车内温度剧降到零下6度,且持续下降中。看守长判断已经无法自力脱困,交代司机:“绝对不要让河童先生出去外面。在车里头等我。”说完便往农场求助,身影消失在雪中。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我们才获救。
23、那次幸好有熟悉地形和雪势的看守长同行。后来得知,当天札幌市内有两人冻毙,其中一人是在车里连市区都如此,可见我们当时的处境有多危险。听见雪中传来的引擎声、接着看到卡车时,心想“得救了!”远远跟在卡车后面的是看守长和一位在农场值勤的看守员,两人身陷深及腰际的雪堆,游泳似的踉跄走来。卡车驾驶不是农场员工,而是受刑人,且无其他人跟随监管,这情形真令我吃惊。“如果想逃,在这种情形下应该逃得掉吧。”我自言自语似的小声说。看守长听到也说:“是啊。他们在辽阔农地上工作时,有时会走到远处,远到一眼望去人只剩豆点大小我们徒步,他开卡车。真想逃应该逃得掉吧。如果发生可就麻烦了,但我们期待受刑人发挥自律心,信赖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高考语文 语文专题 新高考语文 统编版语文 作文指导 语文学案 语文设计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