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教学设计_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高》——教学设计_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新课导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等习俗。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可是有这样一位老人,衣衫褴褛,老眼混浊,满身疾病,年过半百,只能漂泊异乡。他步履蹒跚的登上长江之滨的夔州,面对处于战乱的国家,面对万里之外的故乡,面对漫天的落叶,面对滚滚长江水,百感千愁涌上心头诗圣:杜甫本节课学习杜甫的代表诗作登高二、明确学习目标1、了解杜甫生平及本诗的写作背景,背诵全诗。2、从意象入手,赏析本诗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重点)3、理解杜甫在本诗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忧思。 (难点)4、体
2、会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三、温故知新1.知人论世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成为“李杜”,他也被后人成为“诗圣”。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他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作品被称为“诗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 2.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杜甫流寓夔州。这是五十六岁的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乘时而起,互相争夺底盘。杜甫本人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成都草
3、堂,前往夔州。在夔州期间写下了这首登高。3.文体知识登高是一首律诗,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形成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律诗,多为五言、七言。古体诗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不讲对仗,字数较多。律诗格律要求严格,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如下: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照平仄交互的原则处理。讲对仗。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又分为工对、宽对
4、等。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梦游天姥吟留别,是李白写的为数不多的杂言诗。诗中有四言句、五言句、六言句、七言句、九言句。当归入七言古诗一类。四、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诗歌,注意字音字形2.听读名家朗诵,把握诗歌节奏节奏:七律一般二四六分明(平仄),节拍为“二二二一”, 也可根据意义有一些变化,为“二二一二”3.再读诗歌,情感基调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字概括明确:悲(“悲”如何体现,走进文本逐步分析)五、研读文本1.理解诗意秋风急切天空高远猿鸣悲凉,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无边的落叶萧萧飘下,不尽长江流水滚滚奔来。常年到处漂泊,作客他乡,于秋天更添悲凉,晚年多灾
5、多病,今天又独自登临高台。真恨命运多艰难,两鬓白发又增添;穷途潦倒心意冷,因病戒酒不举杯。2.赏析分析(1)首联、颔联共选取了几种意象? 风、 天、 猿、 渚、 沙、鸟 、落木 、长江(2)小组探究: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给人的感受是怎样的?风急:秋气逼人,天气寒冷,内心凄凉天高:天地高远广阔,更显人渺小孤单。 哀猿: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清渚白沙:冷色调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飞鸟:在空中盘旋,急风猛烈,无处停息,诗人处境与在急风中低徊盘旋的鸟相似。以鸟自况,孤独无依(3)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怎样的氛围?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
6、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这些都是夔州三峡秋季的景物,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雄浑高远,肃杀凄凉。(4)颔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意象。这对于飘零流落在外,又是一个现实主义有阔大胸襟的诗人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无边落木萧萧下”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四处漂泊,而黄叶飘落,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在他乡,年老了却没有回乡,这更添了一层悲凉之情!“不尽长江滚滚来”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在无穷、永恒的时间前,更显人之渺小!(5)前四句重在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传达出诗人怎样的
7、情感?天高风急,猿啸声声似乎蕴含着无限的悲哀,孤洲沙白,只有沙鸥不时地回旋。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坠,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而来。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远,营造出雄浑苍凉、深邃悠远的意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无尽悲凉之情。手法:情景交融、寓情于景(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罗大经认为此诗有八悲,曲尽人生之悲怀一悲:万里,地之远也二悲:秋,时之惨也三悲:作客,羁旅也四悲:常作客,久旅也五悲:百年,迟暮也六悲:多病,衰集也七悲:台,高迥处也八悲:独登台,无亲朋也小结:诗人为何而悲?离家万里,漂泊他乡晚年多病,孤苦无依(7)小组讨论:“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艰难:国事艰难,人生潦倒。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 苦恨:恨国家动荡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为国家效力,恨自己壮志难酬!小结:颈联二句写出“国事艰难,壮志未酬。人生潦倒,销愁无途”(8)尾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杜甫受儒家思想影响很深,忠君爱国、关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诗圣”杜甫无论穷达,都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