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测评练习题(含详解).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测评练习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测评练习题(含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综合测评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碳元素是世界上最大的元素家族.有关碳单质及其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CO、CO2都具有还原性B石墨和金刚石的物理
2、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它们的原子构成不同C碳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常温下其化学性质比较活泼DCO2无毒,但是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应做灯火实验2、夏季,在车窗紧闭的汽车内打开空调休息,有气体中毒的风险,该气体可能是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3、某碱式碳酸铜(aCuO2CO2bH2O)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为测定该碱式碳酸铜的组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m1g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测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为m2g;称量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测量沉淀的质量改为测量石灰水的增重,也可达到实验目的B通过上述数据可确定a=C加热时,固体中氧
3、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小D若生成的水蒸气液化残留在剩余固体中,会导致b的测量值偏大4、为测定石灰石与稀盐酸产生的CO2的体积,某学生拟用如图实验装置,对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B若量气管中液体为水,会使测定结果偏小C所加稀盐酸的体积对测定结果无影响D实验测得CO2的体积偏小可能是因为左侧Y型管中有二氧化碳残留5、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要考虑其性质外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等等因素。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液氧用于火箭发射可燃性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升华吸热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能帮助呼吸D石墨做电池的电极硬度软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质量和性质都
4、不变B过滤可以把硬水转化为软水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的原因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7、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向两份等质量的大理石中分别加入过量等浓度稀盐酸B通电电解水C用等质量、等浓度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AABBCCDD8、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A做燃料B做制冷剂C做气体肥料D用于人工降雨9、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10、向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将所得的溶液加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先变红色后变无色B变
5、红色C先变红色后变紫色D先变无色后变红色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25分)1、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以下问题:(1)A图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2)B图中a管产生的气体是_(写名称)。(3)用C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4)用D装置收集氢气,气体应从_(填“a”或“b”)通入。(5)E图所示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2、实验室里小伟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向其中滴入 10 滴澄清石灰水,振荡集 气瓶(如图),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小伟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含量高,小海认为该实验方案还不完善,需要改进,需要增补一个实验
6、,他增补的实验是_ 。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请根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木炭与氧化铜已经反应的依据是_。(2)与传统型装置相比,该装置的优点是_。4、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氢气 干冰 活性炭 镁(1)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2)可用于制作照明弹的是_;(3)可用作冰箱除味剂的是_;(4)可作为清洁能源的是_。5、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两者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其原因是_ 。(2)活性炭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是因为活
7、性炭具有_的结构。(3)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原因是_ 。三、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计21分)1、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定一种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他们称取25.0g大理右样品,放入盛有100g一定浓度的稀盐酸(足量)的烧杯中,并且隔一定时间使用精确的电子天平称出烧杯中物质的质量,记录如下表:时间T1T2T3T4T5烧杯中物质的质量/g122.8120.6118.4116.2116.2请计算:(1)测定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2)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2、利用木炭和氧化铜的反应可以冶炼铜。若80g氧化铜完全反应,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生
8、成铜的质量_。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50g该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也不溶于水),加入盛有3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全部逸出,反应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为332.4g。计算:(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2分,共计24分)1、同学们进行如图实验时有几组实验失败了,兴趣小组对此实验展开改进研究。(归因分析)如图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写一个):_。(实验探究)(1)实验准备:先用排空气法收集三瓶CO2气体,检验气体收集满的方法是_。(2)实验改进一:如图所示,观察到了预期的实验现象,则可得出的实验结论
9、是_。(3)实验改进二:如图所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_(4)实验改进三:如图所示,将透明的实验盒中间用隔板插入细沙分成两部分,将CO2倾倒入倾倒室后,将中间隔板向上提出细沙,观察到燃烧室中_现象,可证明实验改进成功。(实验拓展)如图在倾倒室放入氧气传感器并连接电脑。将上图中的CO2换成O2进行气体倾倒,然后一段时间后提起中间隔板,得到倾倒室内氧气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5)实验中“提起中间隔板”操作对应的时间点约在第_s。(6)1025s时曲线快速上升,说明氧气的性质是_。(7)2550s时燃烧室的实验现象是_。2、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几个同学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
10、了探究,并测定其成分。(实验前)收集竹子中的气体。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1)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_有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2)测定氧气含量。(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反思与评价)实验中磷的用
11、量应为足量,原因是_。两个方案的实验测定结果不同,测定结果比较准确的是方案_, 原因是_。经过A、B两组同学的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详解】A、C、CO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符合题意;B、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不符合题意;C、碳具有可燃性,但是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无毒,但是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窑应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符合题意。故选D。2、C【详解】燃油不完全燃烧生成有毒气体一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度 强化 训练 人教版 化学 九年级 上册 第六 单元 氧化物 综合 测评 练习题 详解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4115325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