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标要求】1.了解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和作用,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2.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核心素养】理解实践的含义,区分实践的各个特征,把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科学精神)积极投身实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公共参与)【学习重难点】重点:实践的概念及特点; 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自主学习】仔细阅读教材,解决下列问题,并在小组中讨论达成共识。1.认识的含义2.认识的两个阶段含义及其关系3.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4.实践是认识的基础5.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情境探究】探究一:杂交水稻研发过程非常辛苦,但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
2、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思考:(1)袁隆平杂交水稻试验研究这一实践活动的主体、手段、对象分别是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2)袁隆平为什么要进行杂交水稻试验研究?(3)杂交水稻试验研究是袁隆平个人能够完成的吗?为什么?(4)现在的水稻种植与以前的有什么区别?探究二:孙家栋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到“北斗导航”,背后都有他忙碌的身影,60 多年来他带领科技人员深入实际航天工作第一线,反复试验,攻
3、克了多项技术关键,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孙家栋等中国航天人以“探”为主攻方向,分“绕、落、回”三步实施,突破无人探测基本技术。2020 年 12 月 17 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携带 1731 克月球样品带回地球,首次实现了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其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也是人类时隔 44 年再次将月球样品带回地球,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从月球取回样品的国家。 我国探月技术的发展历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体系构建】阅读教材,构建本框题的知识体系,并提炼出本框题主要观点、列出提纲。【课堂检测】1.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黑猩猩用树枝在树洞里掏白蚁吃
4、中国成功发射“珠海一号”03组卫星群众游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今年第18号台风“米娜”强势登陆A.B.C.D.2.“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3.下列有关“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认识是客体对主体的能动反映B.科学理论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C.感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4.关于认识两个阶段关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案-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4.1 认识 2022 2023 学年 高中政治 统编 必修 哲学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