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梦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书写本词,能读出词的节奏韵律,能通过朗读吟诵初步读出词人的心境。2. 揣摩词的大意,描绘画面,品读词的意境美。3. 准确把握词的情绪,感受词人不同的心境。教学重难点:品读词的意象,领悟词的意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一、猜谜一枝女儿花臧克家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二、 书写如梦令教师朗诵如梦令,学生听写,讨论,纠错。三、 品读节奏韵律1. 读出节奏2. 重读韵脚3. 平长仄短补充平仄的相关知识,学生反复吟诵。教会学生一般读诗词的方法。四、 品味画面韵味1. 师生对话,解读“沉醉”“兴尽”。2. “争
2、渡,争渡”揣摩心境,读出意味。3. 想象画面,描绘景象,读出词人的快乐。以“我时常记得”练笔,叩击学生心灵,穿越千年时空还原荷塘情景。五、 品悟知人论世1.【补充资料:李清照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文学熏陶。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生活环境优雅。】15、6岁,正是豆蔻年华,青春岁月,对生活充满无限热情,读出这种感受。读得声情并茂,充满热情。2.【补充资料:宋徽宗大观二年(1109年),李清照26岁,丈夫赵明诚受排挤离开京城,她与丈夫退居家乡,两人情投志合,创作诗词,收集古董,享受乡里平静安宁的无限乐趣。】虽然词人当时生活也很快乐,但这是不一样的感觉,那是对青春岁月的回忆。朗读比较舒缓。3.【补充资料: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李清照46岁,国破家亡,北宋灭亡后逃往南方,这一年秋天丈夫去世。】此时的李清照会不会又记起当年的事?这是她人生最不幸的时候,一定会想到年少时的幸福、快乐!读得苍凉动人。六、 聆听如梦令。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那些经典诗词凝聚精华,脍炙人口、世代流传、有着不可磨灭的生命力和不可抗拒的魅力,是文化精神及为深刻、极有特征、极其精美的聚光点。七、追寻李清照推荐阅读:康震评说李清照武陵春 菩萨蛮 清平乐 一剪梅 声声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 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 单元 课外 古诗词 诵读 如梦令 常记溪亭 日暮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