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一、重难点分析契丹族与党项族契丹族与党项族这一子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材主要对两个民族的起源、发展和政权的建立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在中国古代史上,先后出现过很多少数民族政权,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两个方面进行区分:一是兴起时间;二是地理位置。契丹族原是活动在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916年,耶律阿保机于唐亡后的乱世中建立契丹政权,其子耶律德光曾一度改国号为辽,故契丹政权也称为辽。契丹政权的疆域大致以今天的内蒙古赤峰地区为中心,雄跨长城内外。党项族是古代羌族的一支,原生活在四川、甘肃、青海一带。唐太宗时期,党项族归附唐朝,统治者受赐李姓,后受吐蕃兴起的挤压,逐步迁
2、居甘肃、陕北和宁夏一带,称为平夏部。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夏立国时,疆域范围在今宁夏、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以及陕西北部地区,因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史称西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出示北宋形势图(1111年),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在地图上标注政权名称、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在学生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从旁指导,让学生了解各民族在边疆开拓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认识。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启发学生完成表格,对政权名称、民族、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等知识点进行整理归纳。上述活动前,教师可提问:契丹族和党项族的生活方式如何?隋唐时期,他们与汉族的关
3、系怎样?与汉族的交往,给他们带来了哪些变化?由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认识到,契丹族、党项族与汉族毗邻而居,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紧密,隋唐以来逐步接触、接受、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并推动了本民族的发展壮大。辽与北宋的和战辽与北宋的和战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教材从辽与北宋关系的角度阐述和与战,体现了中华民族内部各民族间有矛盾冲突与战争,也有和平相处与友好交往。首先,教师可让学生提炼信息,梳理知识点,将辽与北宋的关系演变用示意图表示出来,帮助学生对辽与北宋的关系形成整体认识。其次,引导学生识读北宋形势图(1111年),尤其是辽与北宋的边界,在地图上找到燕云十六州,了解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西夏 北宋 并立 2021 2022 学年 部编版七 年级 下册 历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