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教案.doc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一课时教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2)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3)知道木炭和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及空间结构的分析,知道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木炭(或活性炭)吸附作用演示实验的探究,让学生知道对比实验是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三)情感态度:(1)通过对碳单质新的形态的发现及其简单介绍,学生能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二、 教学重点: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相
2、互关系。三、 教学难点:理解碳单质的微观结构与它们物理性质之间的关系。四、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法、比较法五、 教学准备:小刀、玻璃刀、干电池、铅笔芯、玻璃片、蜡烛、活性炭等。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教师出示问题:请学生看大屏幕回答下列问题:1、氧气是由_元素组成的。2、氢气是由_组成的。3、水是由_组成的。 学生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目的是:复习旧知,为过渡做准备)【过渡】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不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一种元素可不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呢?在老师眼中我们冬天烤火用的黑乎乎的木炭,我们每天写字用的铅笔芯和我们闪闪发光的钻石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你们相信
3、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让我们走一同走进进今天的课堂吧!学生聆听、显示疑惑观看教师展示的图片(目的是:设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斗志)(二)新授课,完成目标1、教师设计:请两位同学们上台演示实验,一位同学用小刀将玻璃片割开,另一位同学用玻璃刀将玻璃片割开,注意安全! 学生们在下面观察,并思考老师的问题。【提问】为什么用小刀割不开玻璃片?为什么玻璃刀能够切割玻璃片?玻璃刀上是一种什么物质?学生思考后回答:可用玻璃刀将玻璃片割开。玻璃刀上有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目的是: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动手锻炼实验操作能力和对比实验的分析处理能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的知识体系对金刚石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
4、性认识【引导】结合教材和实验请填写相关表格。【轻松一刻】教师播放钻石形成视频并引出另一碳的单质石墨 学生观看缓解学生紧张情绪 2、探究学习并交流(1) 学生探究铅笔芯粉末,了解石墨的物理性质。通过铅笔芯的导电实验,了解石墨的导电性; a.取一根铅笔,仔细观察铅笔芯的颜色,光泽和透明度。 b.用铅笔在白纸上划并用小刀切割铅笔芯,说明石墨的硬度如何?用手指指腹来回轻摸铅笔芯,有什么感觉? c.将铅笔芯连入电路中,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这说明石墨具有什么性质?(2) 同学们是否想知道更多有关石墨的知识呢?结合教材和实验请填写相关表格。(目的是:让学生亲自感受,考察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观察和讨论中发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6.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 初中化学 九年级 上册 金刚石 石墨 C60 第一 课时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