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2-1-2 word版含解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2-1-2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2-1-2 word版含解析.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后优化训练基 础 强 化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溶液都是无色的B. 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的分散系一定是溶液C. 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D. 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解析如CuSO4溶液呈蓝色,A错;分散系有溶液、胶体、浊液,B错;均一稳定的液体可能是胶体,也可能是溶液,还有可能是纯净物,C错。答案D2下列分散系最不稳定的是()A. 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分散系B. 向水中加入食盐得到的分散系C. 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得到的红褐色液体D. 向NaOH溶液中通入CO2得到的无色溶液解析A中形成的是Cu(OH)2悬浊夜,最不稳定;C中形成的是胶体较稳定;
2、B、D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最稳定。答案A3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A. 是否为大量分子和离子的集合体B. 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 能否通过滤纸或半透膜D. 是否均一、稳定、透明解析根据溶液、胶体和浊液的定义可知,三者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答案B4下列性质既可能是胶体所具有,也可能是溶液所具有的是()A. 光线照射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B. 加入稀硫酸立即产生沉淀C. 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D. 装入半透膜袋中并将其浸入盛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袋内外均含分散质粒子解析溶液用光线照射看不到光亮的通路,A错;加入稀硫酸后,胶体可以聚沉,溶液中若含有钡离子,也可产生
3、沉淀,B正确;溶液中分散质粒子小于1 nm,胶体的胶体粒子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C错;胶体可以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D错。答案B5从一杯蔗糖溶液的上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为ag/cm3,再从下部取一些溶液,测定它的密度数值应为()A. 大于a B. 小于aC. 等于a D. 无法确定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分散系,上部溶液与下部溶液的浓度相同,密度相等。答案C6下列实验过程中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且产生沉淀和沉淀消失的过程均是化学变化的是()A. 向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CO2气体B. 向Al(OH)3胶体中持续滴加H2SO4溶液C. 向Fe(OH)3胶体中持续滴加Na2SO4溶液D
4、. 向AgNO3溶液中持续滴加HCl溶液解析通少量CO2,澄清石灰水中先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产生沉淀,继续通入过量CO2,发生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沉淀消失;向Al(OH)3胶体中加入H2SO4溶液,先产生沉淀,是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沉淀Al(OH)3溶于H2SO4,沉淀消失,发生了化学变化;向Fe(OH)3胶体中持续加入Na2SO4溶液,只产生沉淀,沉淀不消失;AgNO3溶液中加入HCl溶液只产生沉淀,沉淀不消失。答案A7如图所示,家庭小实验制得的分散系按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指明属于哪种分散系:(填字母)溶液:_;浊液:_;胶体:_。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课后优化训练:2-1-2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 必修 一全册 课后 优化 训练 word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