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4节 第1课时.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4章 第4节 第1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章 第4节 第1课时.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第四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2015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高二月考)起固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ANO2溶于水生成HNO3B硝酸工厂用NH3氧化制NOC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解析】氮的固定是指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答案】C2(2015河北省邯郸市高一期末)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ANH3BH2CCl2DSO2【解析】A氨气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所以氨气不能用浓硫酸干燥,错误;B.氢气与氢氧化钠、浓硫酸都不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浓硫酸和氢氧化钠固体干燥,正确;C.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氯气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
2、干燥,错误;D.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二氧化硫不能用氢氧化钠固体干燥,错误。答案选B。【答案】B3(2015山东省东营市一中高一三模)实验室可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干燥、储存气体R,多余的气体可用水吸收,则R是()ANO2BNOCSO2DNH3【解析】该装置的收集装置是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则收集的气体密度应小于空气密度,且和氧气不反应,尾气处理装置中用水吸收气体,说明该气体易溶于水。A.N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A不合题意;B.NO和氧气能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合题意;C.SO2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
3、不合题意;D.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常温下和氧气不反应,且极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水吸收尾气,故D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气体的收集和尾气处理,难度不大。解题时应注意根据题目所给的装置,结合各种气体的物理性质综合分析。4(2015江西省奉新县一中高一期末)在如图所示的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b。下列a与b的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ANO2和H2OBSO2和NaOH溶液CNH3和H2ODCH4、Cl2混合气和饱和食盐水【解析】形成喷泉实验的主要原理是形成内外压强差,A.NO2和H2O反应导致气体减少,能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B.SO2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硫
4、酸钠和水,气体减少,能产生压强差形成喷泉;C.NH3极易溶于水,导致烧瓶内气压降低,能形成喷泉;D.CH4、Cl2混合气体均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产生内外压强差,无法形成喷泉,选D。【答案】D5(2015大连市二十中高一期末)已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XYZWAN2BNO2CNH3DNO【解析】根据题意可知X、Y、Z、W(含同一元素)有如下所示转化关系,且均为N元素及其化合物,且X能与W发生反应生成一种易溶于水的盐,则X可能是NH3,发生反应:4NH35O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
5、NO3NO;且HNO3NH3=NH4NO3。【答案】C6(2015山西省曲沃中学高一期末)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B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C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DCO2(NaOH溶液)无色喷泉【解析】氨气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呈蓝色;氯化氢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呈红色;氯气不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形成喷泉;二氧化碳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形成无色喷泉。【答案】C7检验铵盐溶液的方法是:将待测物质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A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
6、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B加强碱溶液后加热,再滴入无色酚酞试液C加热,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置于试管口检验D加烧碱溶液后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检验【解析】检验铵盐与碱共热放出碱性气体,使指示剂变色的方法。A、C错,并非所有铵盐加热分解都产生NH3。B错,加碱共热后,NH3已跑出。【答案】D8(2015经典习题选萃)(双选)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面对这些实验的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氨气极易溶解于水的性质可以解释氨气的喷泉实验B氨气的还原性可以解释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实验C铵盐的水溶性是实验中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原因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
7、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解析】A项正确,正是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形成负压,大气压将水迅速压入才形成喷泉;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C项错误,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制取氨气是利用强碱制取弱碱,与氨的水溶性无关;D项正确,同时,也可以用浓氨水中加入生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的方法来制取少量氨气。【答案】AD9下面的反应中,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的是()ANH3H3PO4=NH4H2PO4B2NH32Na=2NaNH2H2C8NH33Cl2=6NH4ClN2D4NH35O24NO6H2O【解析】氨作为氧化剂参加反应时为NH3分子中氢的化合价降低。此题涉及的反应较为
8、特殊。【答案】B10(2015湖北省咸宁市高一期末)标准状况下,在三个烧瓶内分别装有纯净干燥的NH3、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NO2和O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然后分别做喷泉实验,实验结束后假设三个烧瓶中所得溶液不扩散,则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2B554C111D无法确定【解析】设容器的体积为V L,NH3溶于水后溶液会充满烧瓶,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V/22.4)V1/22.4 mol/L;含一半空气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只能到烧瓶的一半,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V/22.4)(0.5V)1/22.4 mol/L;NO2和O2体积比为41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发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4章 第4节 第1课时 课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