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知识点整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知识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知识点整理.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知识点整理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2、盖天说:古代中国人认为天像一口锅,倒扣在地上;地像一个方形的棋盘,是平的。3、浑天说:我国汉代的张衡在他的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4、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发现,当帆船回港时,总是先看见船帆,后看见船身。由此,人们认识到面不是平的。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弧形阴影,推测地球是球形的。6、标注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发现:当取下连接小旗的棉线时,棉线呈环状。这是因为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后始终朝着一个方向
2、西边航行,最终又回到了起点。麦哲伦的航行用实践验证了我们脚下的大地是球体。7、1961 年,人类发射了第一艘载人宇宙飞船,航天员从太空看到了地球一颗蓝色的星球。像地球这样,自身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且质量足够大的天体,被称为行星。8、地球表面有液态的水,温度适宜,是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有生物,特别是有高级智慧生物的行星。9、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照片上白色部分可能是云层或冰川;蓝色部分可能是海洋;咖啡色部分可能是荒漠;绿色部分可能是森林或草原。其中,蓝色部分面积最大,因为海洋占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10、400 多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球,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
3、和“月海”。11、许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环形山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20 世纪70 年代,科学家结合观测证据提出了新的观点:这些环形山大部分是由来自宇宙的流星体撞击形成的。12、模拟环形山的形成。1. 在一个盘子里铺上约 3 厘米厚的细沙。2. 从不同高度、不同位置往沙盘里丢相同大小的石子。3、再从同一高度、不同位置丢大小不同的石子用手电筒光直射、斜射沙盘里的石子坑,观察石子坑阴影的变化。实验原理:细沙模拟的是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石子模拟的是大小不同的陨星。陨星落在月球上会形成凹坑,这就是环形山。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表示陨星撞击月面的速度不同。较大的陨星撞击形成较大的环形山,较小的陨星撞击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月球与太阳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地球 月球 太阳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