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指南(第一版)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0年1月目 录1. 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22. 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6特定人群个人防护指南(第一版)本指南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隔离病区及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及参与 病例和感染者转运、尸体处理、环境清洁消毒、标本釆集和实 验室工作等专业人员。一、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接触或可能接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和感染者、 污染物(血液、体液、分泌物、呕吐物和排泄物等)及其污染 的物品或环境表面的所有人员均应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具体包括:(一)手套。进入污染区域或进
2、行诊疗操作时,根据工作内容,佩戴一次性使用橡胶或丁睛手套,在接触不同患者或手套破损时及时消毒,更换手套并进行手卫生。(二)医用防护口罩。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N95及以上)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每次佩戴前应做佩戴 气密性检查,穿戴多个防护用品时,务必确保医用防护口罩最后摘除。(三)防护面屏或护目镜。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眼睛、眼结膜及面部有被 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气溶胶等污染的风险时,应佩 戴防护面屏或护目镜,重复使用的护目镜每次使用后,及时进 行消毒干燥,备用。(4) 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进入污染区域或进行诊疗操作时,应更换个人衣物并穿工 作服(
3、外科刷手服或一次性衣物等),外加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二、手卫生无明显污染物时,应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有肉眼可见污染 物时,应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釆取手卫生措施,尤其是戴手套和穿 个人防护装备前,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前,有可能接触患者血 液、体液及其污染物品或污染环境表面之后,脱去个人防护装 备过程中,需特别注意执行手卫生措施。三、特定人群个人防护(一)流行病学调查人员。对密切接触者调查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外科口罩、 工作服、一次性手套,与被调查对象保持1米以上距离。对疑似、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调查时,建 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
4、性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 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对疑似、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和无症状 感染者也可考虑采取电话或视频方式流调。(二)隔离病区工作人员及医学观察场所工作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 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 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等。(三)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 无症状感染者)转运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医用一次 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 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
5、或胶靴、防水靴套等。(四)尸体处理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 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 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等。(五)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和长袖加厚 橡胶手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 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 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使用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时,根据 消毒剂种类选配尘毒组合的滤毒盒或滤毒罐,做好消毒剂等化学品的防护。(六)标本采集人员。建议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
6、双层手套、医用一次性 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吸器、 防护面屏、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可加穿防水围 裙或防水隔离衣。(七)实验室工作人员。建议至少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双层手套、医用一 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N95及以上)或动力送风过滤式呼 吸器、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必要时, 可加穿防水围裙或防水隔离衣。四、防护装备脱卸的注意事项1. 脱卸时尽量少接触污染面。2. 脱下的防护眼罩、长筒胶鞋等非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直 接放入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浸泡;其余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放 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中作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3. 脱卸防
7、护装备的每一步均应进行手消毒,所有防护装备 全部脱完后再次洗手、手消毒。特定场所消毒技术方案(第一版)一、消毒原则(一)范围和对象确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消毒的范围、对象和时限。 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 染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转运工具 等应进行随时消毒,在病例出院或死亡后,轻症病例或无症状 感染者核酸检测阴转后均应进行终末消毒。(二)方法选择。医疗机构应尽量选择一次性诊疗用品,非一次性诊疗用品 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不耐热物品可选择化学消毒剂或低温灭 菌设备进行消毒或灭菌。环境物体表面可选择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 喷洒
8、或浸泡消毒。手、皮肤建议选择有效的消毒剂如碘伏、含氯消毒剂和过 氧化氢消毒剂等手皮肤消毒剂或速干手消毒剂擦拭消毒。室内空气消毒可选择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消 毒剂喷雾消毒。所用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健康部门管理要求。2、 消毒措施(一)随时消毒。随时消毒是指对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 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物品和场所及时进行的消毒处 理。患者居住过的场所如家庭、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医学观察 场所以及转运工具等,患者排出的污染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应 做好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参见终末消毒。有人条件下,不建议 喷洒消毒。患者隔离的场所可釆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 排风)措施,
9、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0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患者安置到负压隔离病房,疑似病 例应进行单间隔离,确诊病例可多人安置于同一房间。非负压 隔离病房应通风良好,可釆取排风(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排风), 也可釆用循环风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无人条件下还可用 紫外线对空气进行消毒,用紫外线消毒时,可适当延长照射时 间到1小时以上。医护人员和陪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应洗手并消毒。(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离开有关场所后进行的彻底的消毒处 理,应确保终末消毒后的场所及其中的各种物品不再有病原体 的存在。终末消毒对象包括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特定 人群 个人 防护 指南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