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受热以后》教案(2021新版).docx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受热以后》教案(2021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水受热以后》教案(2021新版).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水受热以后【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探究、阅读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中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和材料的性能。测量、描述物体的特征,认识融化和沸腾的概念。 科学探究在教师引导下,能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在教师引导下,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统计图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在教师引导下,能依据证据运用分析、比较、推理、概括等方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教师引导下,能正确讲述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并与之交流。 科学态度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乐
2、于为探究活动,分享彼此的想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可能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具有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愿意采取行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中年段要求。2.1水在自然状态下有三种存在状态。(1)知道冰、水、水蒸气在形状和体积等方面的区别。(2)观察并描述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到100或降低到0时,水会沸腾或结冰。(3)知道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6.3.1用温度来表示物体冷热的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计量单位。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计量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
3、热程度。6.3.2加热或冷却时物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加热或冷却也可以改变物质的状态。(1)知道一般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知道水结冰时体积会膨胀。(3)描述加热或冷却时常见物质发生的状态变化,如水结冰、冰融化、水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教材分析】水受热以后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单元冷和热的第三课时。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因此水、冰、水蒸气对学生来讲是已有一定认知的物质。以及三年级下册第4单元观察天气一单元,学生已经掌握了测温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在学习了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冷热与温度、热胀冷缩两课的学习基础上,本课带领学生通过实验观察
4、冰水水蒸气的变化过程,认识融化和沸腾概念;在统计、分析记录数据的基础上,知道产生这些物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以及融化和沸腾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并且能抽象概括出温度会引起物体体积和物态两个方面的变化。本课教学内容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这是一个导入活动,让学生对比观察交流水、冰和水蒸气之间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点。 第二部分,做冰融化的实验,学生通过动手探究、整理分析数据,认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第三部分,在第二个实验的基础上,继续给水加热,研究水沸腾前后温度的变化和水位的变化的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观察发现,水加热沸腾后,水位会下降。 第四个部分,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情分析
5、】学生通过一年级下册第2单元水的学习,已经了解水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对于冰和水蒸气已有初步的认知。通过冷热与温度与热胀冷缩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测温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四年级学生经过之前的科学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在明确关键点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并着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整理分析数据等实验习惯,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已经能有意识地主动去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多年的科学课学习,对科学课的认识已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进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具备了
6、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小组的合作交流也有了一定基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知道水、冰、水蒸气属于同一种物质,以及知道它们之间的异同点。2.通过实验,理解融化和沸腾的概念。3.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现象。科学探究1.能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得出冰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2.会制作、分析温度变化的曲线图,能发现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的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3.能通过实验归纳出温度变化是引发物质形态变化的原因。4.注重实验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分析数据、得出并交流结论、及时反思等。科学态度1.在科学探究中,善于观察,乐于尝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1.能够利用所学
7、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应用的现象。2.结合所学知识,懂得保护环境,爱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教学重点】做冰融化实验,认识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教学难点】分析温度曲线图,能发现水受热发生形态变化时温度变化和水位变化的特点。【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和视频、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热水、冰块、水、烧杯、湿抹布。学生三角架、温度计、石棉网、酒精灯、火柴、冰块、烧杯、湿抹布、记录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新课1.同学们,见过这样的现象吗?(播放冰川融化河面上雾气腾腾的视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2.学生汇报:冰川融化成了水,河面上飘着水蒸气。3.冰、水和水蒸气它们属于同一种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受热以后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受热 以后 教案 2021 新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