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docx
《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石头与泥土》教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石头与泥土1.石头【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观察、比较、分类、交流等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石头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石头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物质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1.1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通过观察,描述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特征。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物
2、体进行简单分类。【教材分析】岩石和土壤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丰富对岩石、土壤的感性认识。本课以观察和描述为核心,联系生活,展开四个主要活动:(1)交流哪里有石头,意识到石头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2)观察石头,从多个方面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3)按一个特征标准给一堆石头分类,进一步认识石头的特征;(4)举例说出石头有哪些用途。着重在于指导学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引导学生借助气泡图开展结构性观察,通过分类活动发现石头的共同特征。【学情分析】石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石头的经历。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
3、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分类,对比等方法丰富对岩石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发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观察、比较、分类,教师要做到帮扶合理,结合图形卡,颜色卡,词汇卡等辅助学生进行交流、分享的机会,体会研究的方法,认识到石头是构成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的重点就在于对石头的特征做结构性的观察和描述。难点就是小孩子也需要用科学的词汇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交流,知道石头无处不在,是地球上的重要物质。通过观察石头,会用气泡图从多个方面描述石头的特征。通过分类活动,知道要按照一个标准给石头分类。科学探究能够从形状、大小、颜色、斑纹、质地等
4、方面观察与描述一块石头的特征。通过看视频,能够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3.在老师的指导下能用语言初步描述信息。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石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举例说出石头的用途。【教学重点】对石头的特征做结构性的观察和描述。【教学难点】用科学的词汇语言描述石头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每组石头一套、放大镜1个、记录单若干张。【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1.小朋友,这些你们认识吗?(出示石
5、头图片)有的石头很大,有的石头很小,还有的石头漂亮极了!(出示雨花石图片)2.你在哪里见过石头呢?你还记不记得你看到的石头是什么样子的?3.你用石头玩过游戏吗?都玩过什么游戏?4.小石头真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在哪里见到过石头,用石头玩过什么游戏,逐步聚焦到本课的研究话题上。二、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1.石头虽然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但他有很多的小秘密,只有善于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2.你会观察他么?为了更好地观察,今天,我特地请来了一个新朋友:(PPT出示气泡图,请小朋友看1分钟)看明白了么?3.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椭圆形其实说的是石头的形状(贴板书“形
6、状”),比鸡蛋大一点说的是他的(大小)(贴板书“大小”),土黄色说的是它的(颜色)(贴板书“颜色”),不太光滑说的是表面(贴板书“表面”),有黑色的斑点说的是它的斑纹(贴板书“斑纹”),当然,如果你还有什么发现,可以写在这个气泡里面(贴板书“”)。4.等一会,请材料小组长领一盒石头,每个人选一块,你就观察这一块石头。5.可是我们会遇到问题,世界上的石头有很多,所有的石头都是椭圆形?所有的石头都是土黄色?所有的石头都只和鸡蛋比大小么?6.如果你在观察后,写气泡图时遇到了困难,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屏幕。(与学生一起梳理常见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表面、斑纹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石头特征的观察。)7.如
7、果有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实在有困难可以先求助同组的人。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观察得最仔细,记录的最完整。8.(实物投影)哪个小朋友能用气泡图,说说自己观察的那块石头!设计意图学生对石头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就一块石头展开过仔细观察;他们也许能说出石头的某个特征,但不一定能针对一块石头从各个方面描述其特征。本活动设计旨在给学生创造一个结构性观察的机会,引导学生在气泡图的帮助下,有顺序地、从多个方面观察和描述石头的特征。三、给石头分类1.所有的小朋友都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好。小朋友观察那么久,我们来放松一下,先来做个小游戏吧!(请男生举手!请穿红衣服小朋友举手!请第一大组小朋友举手!)2.这
8、个游戏的名字叫做分一分,把我们全班的小朋友,按照性别、衣服的颜色、是哪一个组的区分了。大家发现了吗?在分类的时候,老师每一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的。3.游戏做完,我们再来看看,刚刚我观察的是一块石头,当我们有一堆石头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给他们分一分类!4.如果你给石头分类,你会按什么来分?5.请把你手中的石头放回到材料盒中。记住,每次按照一个特征来分!设计意图“石头”这个词既可以指石头的个体,也可以指总体。按照某一个特征将一堆石头分类,给学生创造了在比较中进一步观察和描述石头特征的机会,从而促进了他们对石头的认识。四、了解石头的用途1.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用处呢?(通
9、过PPT了解一下)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利用石头?你还知道石头的哪些用途?设计意图这里给学生提供一组石头用途的图片,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石头还有哪些用途,让学生意识到石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五、小结1.看来小小的石头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继续观察和研究关于石头更多更好玩的秘密。【教学后记】2.玩泥巴【课标对应】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活动,落实课程标准低年段的课程目标:科学知识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或者简单的工具,观察泥巴的外部形态特征及现象。科学态度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泥巴的外在特征、生活
10、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2.本课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中“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低年段要求。14.3陆地表面大部分覆盖着土壤,生存着生物。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和生活着的动物。【教材分析】本课按照任务驱动的思路,带着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悟,凸显了一个“玩”字。展开三个主要活动:(1)回忆玩泥土的经历,知道泥土是我们周围常见的一种物质;(2)通过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3)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着重在于指导学生通过做泥塑
11、活动,引导学生感受泥土的特点。同时,通过资料介绍,使学生知道泥塑经过烧制可以变成陶器。【学情分析】 泥巴是学生生活中的常见物质,大部分学生都有玩过泥巴的经历。所以应该基于一年级学生已有的日常概念,创建有趣的情景,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动手等方法丰富对泥巴的感性认识。一年级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发展有限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有效地观察、体会,教师要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做一个泥塑,而不只是看一看泥塑作品,或者只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而已。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与泥土的亲密接触,这可能是他们迄今为止的第一次,这种真实的感受对学生成长很重要。【教学目标】科学知识通过交流,知道泥土是我们周围常见的一种物质。通过
12、筛泥土的活动,知道天然的泥土中混杂着各种物体,泥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组成的。通过亲自动手,用筛取的细泥土加水,和泥,制作各种形状物体,知道泥塑经过烧制可以变成陶器。科学探究讨论玩泥巴的经历,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通过筛泥土,发现泥土可以分成大小不同的颗粒。通过做泥塑的活动,感受泥的特点。科学态度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的动植物和物质的外在特征、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自然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2.感受到玩泥巴带来的乐趣。愿意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玩泥巴,并乐于分享自己制作的泥巴作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泥土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物质。【教学重点】在玩中感受到泥土的特点。【教学难点】学
13、习用泥土捏一个泥塑物品。【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泥土、筛子、盆、水。【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快速聚焦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佩奇吗?你们知道佩奇他们一家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 生:喜欢,佩奇最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播放小猪佩奇的视频)师:佩奇他们一家都喜欢玩泥巴,你们想不想玩泥巴?是像佩奇一样在泥坑里跳来跳去?生:想玩泥巴,我们不能向佩奇一样在泥坑里跳来跳去。师:那我们应该怎样玩泥巴?生:土堆,浇水活泥巴,捏小乌龟(出示泥塑图片)师:孩子们,你知道它是用什么做的吗?(泥土)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漂亮的泥塑?要做泥塑,首先需要什么原材料?(泥土)今天,我们一起给泥土造型,走
14、进玩泥巴的课堂。(板书课题:玩泥巴)捏一个你最喜欢的造型。设计意图通过动画片能快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并聚焦到泥巴上,调动玩泥巴的经验,把学生带入学习情境,为后续活动做好铺垫。二、筛泥土:挑拣杂质1.师:既然我们要用泥土作为原材料,孩子们,你在哪里见过泥土?生:花园、田野、深林师:小结:可以说泥土几乎覆盖地球表面所有地方。师:这是老师今天在校园里采集来的泥土。它们适不适合直接做泥塑?(一些含有石块、树枝的土)学生每组都有一份泥土。生:不适合,这些泥土里有太多的杂物,应该先把这些杂物清理干净。3.老师为每个组提供了托盘,挑出你觉得不适合的杂物放在托盘里。教师各组巡视指导。 师:在刚才拣的过程中,你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头与泥土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一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石头 泥土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