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晨读材料(三).docx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晨读材料(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晨读材料(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晨读材料(三)一、成语积累81、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82、无地自容:形容非常羞愧窘迫。【易误解为】:没有藏身之地。83、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易误解为】:风雨成灾。84、细大不捐:形容所有东西兼收并蓄。【易误解为】:大钱小钱都不愿捐献。85、下车伊始:旧指新官刚到任。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易误解为】:刚刚下车。86、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易误解为】:乡下人,地位低下的人。87、形影相吊: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易误解为】:形影不离。88、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易误解为】:性格单纯;没有心机;缺乏策
2、略;胸无点墨。89、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易误解为】:春天里的白雪。90、叶公好龙: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易误解为】:言行不一。91、一五一十:比喻叙述从头到尾,原原本本,没有遗漏。也形容查点数目。【易误解为】:五元十元地捐钱。92、一言九鼎: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93、义无反顾: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易误解为】:义不容辞;一般性的毫不犹豫。94、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易误解为】:和他人友好。95、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易误解为】:声音大。96、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
3、盛。【易误解为】:事物吃香、热门、畅销或棘手。97、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解为】:人性格孤傲,不合群。98、罪不容诛:比喻罪大恶极。【易误解为】:罪不至死。99、坐地分赃: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易误解为】:就地分赃。100、坐收渔利: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获利。【易误解为】:坐享其成。101、哀兵必胜:遭受压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必定胜利。【易误解为】:哀丧的军队必定胜利。102、哀而不伤:悲哀而不过分。多形容诗歌、音乐等具中和之美。【易误解为】:悲哀伤心。103、爱莫能助:虽然同情,但无力帮助。【易误解为】:喜爱,但帮助不了。104、安土重迁:
4、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105、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或反常的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易误解为】:心里安稳。106、白头如新:指彼此交情不深。【易误解为】:夫妻恩爱到老。107、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定,不易揣测。【易误解为】:时间飞逝。108、比翼双飞:指夫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109、筚路蓝缕:形容创业艰难。110、便宜行事:根据当时当地情况,自己决定适当的处理方法,不必请示。【易误解为】:做事很方便。111、表里山河:形容地势险要。【易误解为】:做表面文章。112、不甘寂寞:形容不甘心被冷落或急于想参与某件事情。、113、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5、114、不可收拾:指事物败坏到无法整顿或不可救药的地步。贬义。【易误解为】:一发而不可收(事情一经发生,就发展得十分顺利和迅速,继而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褒义)。115、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易误解为】:不约而同。116、不速之客:不请自来的客人。11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易误解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不重视。118、长袖善舞:形容有财势有手腕的人善于钻营取巧,贬义词。【易误解为】:有能力、善于运作。119、朝思暮想: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易误解为】:向往、希望、梦寐以求。120、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易误解为】:
6、主动签订合同、条约。二、古代文化常识【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宋欧阳修曾任枢密副使。指南录后序:“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文天祥当时掌管军事要务。【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屈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高太尉指高俅。【上大夫】先秦官名
7、,比卿低一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大夫。”当时蔺相如比上卿廉颇官位要低。【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如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屈原列传:“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上官大夫”,一般认为是指上官靳尚。“子非三阊大夫欤?”屈原担任的是掌管王族昭、屈、景三姓事务的长官。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指的便是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师说:“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者,则群聚而笑之。”石钟山记:“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训俭示康:“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五人墓碑记:“郡之贤士大夫
8、请于当道。”【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司马迁做过太史令。张衡传:“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问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文起为翰林院修撰,史官,故称太史。【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如李斯曾任长史,相当于丞相的秘书长。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出师表:“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长史”指张裔。赤壁之战:“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乱江东,为孙权长史。”【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
9、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详见“三省六部”条)。韩愈曾先后任过刑部、兵部、吏部的侍郎。出师表“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其中董允是侍郎。谭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袁世凯为兵部侍郎。【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出师表提到的郭攸之、费祎即是侍中。【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
10、相的军事参谋,如出师表所说的参军蒋琬。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如陶渊明曾任镇军参军,后汉书著者范晔曾任刘裕第四子刘义康的参军。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如杜甫曾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华州司功曹参军,白居易曾任京兆府户曹参军。【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如屈原列传:“令尹子兰闻之大怒。”明清时指县长,如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尹】参见“令尹”条。战国时楚国令尹的助手有左尹、右尹,如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又为古代官的通称,如京兆尹、河南尹、州尹、县尹等。【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
11、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WWW【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
12、,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太守】参见“刺史”条。又称“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长官。范晔曾任宣城太守。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孔雀东南飞:“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都督】参见“经略使”条。军事长官或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州郡刺史。如梅花岭记:“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刘肇基是驻地方卫所的军事
13、长官。【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级地方长官,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如五人墓碑记:“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抚吴,即担任吴地的巡抚。【抚军】参见“巡抚”条。促织:“乃赏成,献诸抚军。”抚军大悦,以金笼进上。”又称作“抚臣”,如“诏赐抚臣名马衣缎”。【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如赤壁之战:“以鲁肃为赞军校尉。”鲁肃当时担任协助主帅周瑜规划军事的副将。唐以后地位渐低。【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从事】中央或地方长
14、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孔雀东南飞:“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如促织:“令以责之里正。”【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促织:“里胥狡黠,假此科敛丁口。”【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
15、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三、最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知识点归纳总结【形象】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
16、意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掌握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 鉴赏方法:因形悟神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寻诗两绝句中的陈居士),也指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诗人自己)。每首诗必有抒情主人公形象,但不一定有诗中人物形象。诗中的人物形象只是抒情主人公表达情意的途径之一。 古诗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抓住诗中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肖像及所处的环境等片段文字,因形悟神(人物形象特点)。另外,要关注诗人所处的背景及诗人对其的情感态度等。 古诗中常见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心忧天
17、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审题答题规范:两审两答 “两审”指审题时要审清两点:分清是诗中人物形象还是诗人自己的形象,是要求分析还是概括。 “两答”指答题两步骤:什么形象(中心词应是“形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和形象的意义(联系情感、主旨分析)。 【 掌握鉴赏景物形象(含意境)的方法和审答规范】鉴赏方法:融情造境 (1)景物形象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可以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有由多个景物形象(意象)组合成的意境。 诗歌传统意象比较固定,如杨柳代表惜别,月亮代表思乡怀人等。但
18、在具体诗歌中有变数。 鉴赏景物形象,一要注意景物描写的方式,如动静、色彩,来把握景物特点和诗人的感情;二要抓住意象来分析意境,探知诗人的感情。(2)意境 意境:意,作者的情感;境,诗中所描绘的图景。意境指诗歌通过意象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和意象的关系,简单地说,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基本单位,而意境则是指全篇作品所营造的整体艺术境界;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而意境则是意象叠加、组合之后的升华。 由于意境一词较为复杂,故在高考中常用“氛围”(偏重外部环境)、“心境”(侧重内心世界)、“境界”(外部与内部的融合)等词语称呼。 审题答题规范:细辨析、巧回答 “细辨析”指在审题时要仔
19、细辨析意象类试题与意境类试题。意象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请找出(意象)。(意象)蕴含什么样的情感?意象在诗中有何作用?意境类试题常见提问方式有:请概括诗中描绘的景象(画面)。(句、联、片、全篇)渲染了什么样的氛围?该诗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巧回答”指针对这两类题巧妙地回答。意象类题应是怎么问怎么答。(详见后面的“微点突破”)意境类题回答则要注意: 画面描述题的答题模式一般为:描绘了一幅(某时某地,视题而定)+描述画面+意境特点(或孤寂冷清或恬静优美等的)+画面。(还可接着分析蕴含的思想感情) 答意境营造题,要注意其两种方式:触景生情和融情于景。 答意境(画面)特点,要注意参照以下专业术语: 豪
20、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物象的方法和审答规范】1.鉴赏方法:因物寻志。 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的形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鉴赏物象往往由物及人,从物人一体的角度来把握事物的特点。即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字词来把握
21、事物的特征,再联系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层分析。.审题、答题规范:关注提问方式,答题紧扣“物”“志”。 鉴赏物象题的提问方式有两种:一是把物象的外在特点和内在情意分成两问提问;二是把这两问合成一问,作整体提问,如“该诗(联、阕)描绘了泉的什么形象?” 答题一般要扣住“物”与“志”两方面其一般步骤为:描述物象的基本特征,结合实际表现手法具体分析,揭示物象的社会意义(作者的情感、志向、节操等)。 什么是意象?意象就是物象与情意的组合。象即诗中的形象,它不仅包含人物形象,也包含诗中所写的景和物。意即作者的情思。诗歌意象因物象不同,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事,有的是人;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语文 高中新教材 精品练习 语文设计 语文学案 名著阅读 语文课件 语文群阅读 作文指导 整本书阅读 高考语文 高三语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