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第12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第12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晨读晚背 第12周.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周次内 容12文化典故40个作文1、“变”与“不变” 2、“利己”与“利他”文言文高频词10个文化常识小测(三)一、文化典故1、斑竹:湘妃竹。舜死后,舜的妃子娥皇和女英在湘水上啼哭,眼泪洒在竹子上,竹竿上都生了斑纹。唐刘禹锡泰娘歌:“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2、比翼鸟:传说中鹣鹣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比喻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3、连理枝:连生在一起的两个树枝,比如恩爱夫妻。唐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4、碧血:常与“丹心”连用,歌颂为国捐躯者的忠贞。元郑元佑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是明丹心,三年犹
2、须化碧血。”5、长城:南宋将领檀道济自称为“万里长城”。后以此称能抵御敌人入侵的英雄人物。宋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6、采薇:殷朝末年,周武王伐殷,孤竹国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殷之后,两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终饿死。后以此喻隐居避世。唐王绩野望:“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7、长亭:古代驿站在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送别。后“长亭”成为送别之地的代称。宋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8、尺素:语出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为书信代称。宋秦观踏莎行:
3、“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9、登高:重阳有登高习俗。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10、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后指隐居。唐李白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末应晚。”11、杜康:传说杜康发明了酒。后以此作为酒的代称。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12、东篱:语出东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宋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13、寒食:节日名,清明节前一天或两天。传说晋国介子推隐居山中,晋文公用烧山之法逼他出来做官,介子推不出被烧死。晋文公为纪念介子推
4、,在其死亡之日禁止举火,只吃冷食。该节由此而来。唐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14、汗青:古时字写在竹简上,先用火烧竹简,使其干燥,叫“杀青”;因烘时竹简出水如汗,故又叫“汗青”。后指书稿、史书。宋文天样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红豆:南方的一种植物,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唐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16、画眉:西汉张敞夫妻恩爱,曾为其妻画眉。后以此形容夫妻相爱。唐朱庆馀近试上张水部:“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17、金乌: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后以“金乌”作为太阳的代称。唐韩愈李花赠张十
5、一署:“金乌海底初飞来,朱辉散射青霞开。”18、劳歌: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唐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19、楼兰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傅介子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故“楼兰”常代指边境之敌。唐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李白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0、梦蝶:也称“化蝶”。战国时庄子有一次做梦,自己变成了蝴蝶。后比喻做梦、梦幻。后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唐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6、”21、青鸟:传说汉武帝七月七日在永华殿祭祀,忽有一只青鸟从西方飞来,东方朔说这是因为西王母要来了。后以此为传信的使者。唐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2、三径:西汉末,王莽专权,刺史蒋诩辞官隐居,在园里竹阴下“开三径”,只和羊仲、求仲两人相交。后以此代指隐士居住的地方。东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23、桑榆:传说太阳落在崦嵫,日影照在桑榆树上。以此比日暮,后比喻人的晚年。唐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24、射天狼:天狼,星名。古人以为主侵掠。后以“射天狼”比喻打击入侵的异族。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5
7、、双鲤:古人寄信,将信结成双鲤形状。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后因此将其比作书信。唐李白赠汉阳辅录事:“汉口双鱼白锦鳞,令传尺素报情人。”26、黍离:语出诗经黍离,东周大夫路经西周故都,见其满地禾黍,遂有宫室宗庙毁坏之叹。后以此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唐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27、商女:语出唐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很,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兴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宋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28、投笔:东汉班超年轻时,以替宫府抄写公文为生。他曾投笔感叹,要效仿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取爵
8、封侯。后指弃文从武。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29、阳关:阳关,古关名,今甘肃敦煌西南。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谱成送别之曲,名阳关曲。30、折柳:汉代京城习俗,凡送远客,都要送到长安东面的霸桥,并折柳枝相赠。后指送别。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31、折腰:陶渊明因不愿为五斗米而向乡里小儿折腰,遂辞官归隐,后喻指屈身事人。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颜?”32、哀鸿:比喻悲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33、巴歌:亦称巴唱、
9、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辞。元谢应芳水调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34、白衣苍狗: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苍狗。35、献芹:也说“芹献”。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在乡里的豪绅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浅陋。36、报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
10、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比喻坚守信约。唐李白长干行:“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37、冰心(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荚蓉褛送辛渐)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38、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宋姜夔扬州慢:“过春风十里,尽荞麦青青。”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11、吴国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托荒凉。杜甫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空好音。”一代贤相及其业绩都已消失,如今只有映绿石阶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黄鹂白白发出这婉转美妙的叫声,诗人慨叹往事空茫,表惋惜。唐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39、婵娟:原指姿态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因人们常以美女喻月,故也称月亮为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0、柳营:指军营,史记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
12、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方可入营。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唐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二 、作文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应当“以变应变”,也有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不妨“以不变应万变”。2020年是充满变数的一年,一场疫情,改变了太多,而且还将对世界未来产生深远影响。有人说,新冠疫情过后,“旧世界“不复存在”,“新世界”喜忧参半。更有学者认为,“我们正见证人类历史大转折,世界快速向中国倾斜”。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科
13、技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深刻的变化,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我们应当如何应对?是“以变应变”,还是“以不变应万变”?是锐意“变”,还是坚守“不变”?为此,学校校刊开辟名为“指点江山”的时评专栏,让同学们各抒己见,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明确使命。请结合上述内容,选取一个或几个方面,联系实际,积极撰文投稿,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题提示:本题具有时评写作的特点,侧重于写作的思辨性,考生应读懂“材料”,融入“情境”,明确“任务”。该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和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中的某些词句指引了考生思考以及立意的方向,
14、依据这些词句,考生很容易得出该材料的命题意旨。立意角度:“以不变应万变”: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坚守“不变”民族自信,保持定力;热爱国家,守望家园,爱国爱民,奋发有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做好自己,坚信未来“以变应变”:以有利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目的,锐意求“变”洞悉国际风云,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巨变,提高应变能力综合+辩证立意,有“变”,有“不变”。关注写作情境。注意向“指点江山”时评专栏投稿的写作任务以及“在思想碰撞中提升认识、明确使命”的要求。据此,考生最好写成议论文。范文 与时俱进,以变应变 沉舟侧畔,千帆竞过;枯树前
15、方,万木成林。“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纵观人类古今,动与静相谐相生,变与不变如影随形,面对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更是如此。那我们该怎样看待?很明显,我们应与时俱进,以变应变。变是疫情汹汹时的与时俱进,以变应变。2020年春节新冠已肆虐,百姓惶恐。坐以待毙不行,焦虑成灾也非解决之道,唯有以变制变。春节期间移风易俗,静处一隅,全民蜗居在家,是为图境遇之变;医生敬职在岗,是为化窘境为妙境;百姓生活受损,“烟火”地摊经济重现活力;企业发展受阻,政府多项措施来激励这些全是在境遇已变的情势之下采取的机动灵活的措施。若无得力举措,势必坐以待毙,可见,以变应变才是化危为机的正途。“时代的一粒灰,落到
16、个人头上,就成了一座山”,对于小我,变是因时制宜,因情而变。无疑,新冠疫情来势汹汹,生活也并不总是友善,不会因为我们始终抱有热爱而变得不那么艰难,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心中笃定因时制宜、因情而变之念,我们便不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抱怨中空自嗟叹。几年前,罗振宇被人戏谑为“知识胶囊贩卖者”,心中稍有不解,而今却欣然接受,因为心中有了边界感,更因为有了诸多产品-得到App,除了胶囊,还在开发更多的剂型,丸、散、膏、丹、针剂、喷雾;不仅有线上课程,还有线上训练营,还有线下知识服务,有了ToB业务。正是:在变局面前,未必行动可歌可泣,但努力改变,已让我们更有尊严,更有幸福的模样。变是经济相竞时的锐意进取,以
17、变应变。放眼全球,和平与发展已然是世界的主题,可中美两国贸易战却似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几年中国中兴、华为、抖音等多家企业均遭到美国的抵制与扼杀,狼烟散去,华为依靠独立研发的麒麟等核心技术卓然挺立;而有些企业却因无应变的资本、无应变的举措来加持,一劫之后就碾落成尘,终至销声匿迹了。可有更多的企业格力、天猫等立于世界潮头,站于信息前沿,锐意进取,以变应变,巍然挺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世间一切事物都在变,变才通,通才久。回顾历史,四十年的风雨兼程,因变,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四十年的砥砺前行,因变,中国大地以惊人的速度重新焕发青春活力。面对今天“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变应变,秉
18、持一种定力,一种百变环境中亘古不变的执着精神,方能在跌宕困顿中彰显惊世骇俗的力量。相信,以变应变,一定会让我们赢得世界,获得长久!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要求:自拟标题,自选
19、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原材料今年的郑州市一模作文属于“话题型”材料作文,作文的核心话题是“利己和利他”。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审情境限制本次命题的情境限制是“班会发言稿”与同学们交流,班会是学校的德育教育主阵地,班会场合发言目的,不能止于思想观点的争鸣,关键是促学生健康成长。因此,发言主题要积极向上,有正能量。演讲稿发
20、言稿的语言要求做到准确、精练、生动形象、通俗易懂,不能讲假话、大话、空话,也不能讲过于抽象的话。要多用比喻,多用口语化的语言,深入浅出,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让听众听得入耳、听得入心。好的演讲稿发言稿,应该既有热情的鼓动,又有冷静的分析,要把抒情和说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审驱动任务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个问题是: 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联系实际”就是要求所写作文不能只说空话、套话,要求文章有真我、真生活。 对标“双核心”“双核心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考场作文不是能够自圆其说即可,符
21、合主流价值观的立意,尤其是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立意和指向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立意,往往是最佳立意。这次作文,过度张扬利己的立意,比如原材料中“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尤其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都有违”双核心“。比如,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核心素养中的“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健全人格”等。切题立意善利万物,处下不争自利利他,胸怀天下利他就是最好的利己只有利他,才能利己利他而生利己,无我而成大我范文1: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利己利他利国家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利己思潮甚嚣尘上,消极言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被反复引用,甚至成为有些人的人生信条,真是谬矣、危矣!就像
22、大仲马在三剑客中提出的一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谁人能否认:要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自我发展,需要利己利他利国家的情怀。站在历史的关口,同学们,只要我们“睁开双眼去看”,就会发现:利他人、怀天下,方可塑大我,自成一代风流。古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近代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林则徐,现代有“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更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今有立志并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理念的,他们利国利民利天下,不以私利谋身,不以小家为念,不屑于无所作为,更不屑于如蝼蚁一般存活于世,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为这块土地的今天与明天奋斗不懈的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语文 高中新教材 精品练习 语文设计 语文学案 名著阅读 语文课件 语文群阅读 作文指导 整本书阅读 高考语文 高三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