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真题汇编(诗歌鉴赏) .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陆龟蒙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卷高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
2、,皮日体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 分)答案:(二)14. A(明明与诗人互通音讯。如果与外界不通音讯,那诗人又怎么知道他患了眼疾居家呢?)15.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 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译文虽然我和您失去了相约一起去春城游玩饮酒赋诗的时间,但我也是一直在家教书讲授,没有写
3、什么诗。我趁此机会培育优秀学生,但也期待能和你一起采摘野菜而食。我如一只闲云野鹤般无拘无束,即使素野斋食也有别样的方式,别样的清香。希望你早一天能眼疾康复,再一起相约游玩痛饮,看江花满枝,人才济济。注释奉和:做诗词与友人相唱和。虽:虽然。失:失去。春城,春城一般指昆明。昆明,别称春城。本诗中未透露具体指代地点,或“春城”也可理解为“春日某城”,泛指春色。醉上:此处指“游玩饮酒赋诗”。期:约定。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裁遍:裁,裁剪,此处指书籍校正。“裁遍”即“遍裁”,喻指用心教书育人。因:趁机,此处为趁此机会。吟:沉吟,此处指教导学生。郢岸:郢,指旧时楚国都城。岸,指岸边
4、。此处用“郢岸”代指各地学生。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欲:想要,期待。采:采摘。商崖:与上句“郢岸”相对。商:指商国。崖,指山崖。这里泛指山崖。三秀芝:与上句“百亩蕙”相对,灵芝野菜,泛指山上的野菜。商被灭后,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以此显示高洁,也喻指坚贞。此两处借用典故:借楚辞喻指诗人自己高洁并尽力培育兰蕙一样的优秀学生。借伯夷和叔齐采薇而食来表达对友人共同相约采灵芝野菜而食的期待,也表明自己高雅的情操和品质。栖野:指栖息在野外,喻指自己虽有鹤之才华,却未在朝为官。鹤笼:指关着鹤的笼子。本处用“笼”喻指身不由己的某些束缚,或指官场上的某些束缚。宽使
5、织:即“使织宽”,意为能使笼子织的更宽阔。诗人未在官场,故自喻为“栖野之鹤”,因此能把束缚自己的笼子织得更广阔。实指自己未在朝为官,因此不受某些束缚,能自由自在。施山僧饭:布施山野僧人的饭菜。僧人吃斋饭,没有肉食。以此喻指自己生活清贫、朴素。与上文的“欲采商岸三秀芝”相承应。别教炊:别,指特别的,别样的;教炊,煮食的方法。此处指不一样的或特别的煮食方式,使斋饭也能吃得可口留香。但医:期待医治好。沈约,商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健:康健。不怕:不用担心、害怕。此处指不忧虑、不忧愁。江花:指江岸边美丽的花草。江花也喻指人才,与上文的“郢岸”相承应。满枝:开满枝头。也喻指
6、人才济济。王安石读史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卷高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读史 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黮闇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黮闇: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米指代典籍,也作“糟魄”,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非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
7、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15.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答案:五、诗歌阅读14.B(无中生有,以偏概全,绝对化)15.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译文自古以来一个人要历尽苦辛才名就功成,可如实记载下他们的事迹要靠哪一个人?往往是由于当时的情况不清而以讹传讹,加上后世的流俗更搅乱了事实以假乱真。低俗的东西即使怎样流传也不会是精华,要知道绘画最难的是画出人的气质精神。点点记录怎能写尽古代贤
8、哲的品格学问,俗儒们只会死抱着史书里的糟粕当宝贝。注释行藏:行止,指事迹。黮(dn)暗:昏暗,不清楚。犹承误:还以误传误,以讹传讹。末俗:后世的习俗。粹美:指精华。丹青: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这里指绘画艺术。区区:形容很少,指一点点历史记载。尘:尘土,这里指糟粕。陆游苦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全国III卷高考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
9、觉得他很妩媚。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 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C. 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D. 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15. 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答案】14. C 15. 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的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解析】
10、【14题详解】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词的意象,分析诗词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理解有误。“勿多取”指的是管束儿童要俭约正直,不贪不奢,不是指“不要过多取食”。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结合诗歌手法,概括诗歌形象特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
11、题目要求;然后翻译并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要求找出相关诗句;再联系手法、结合关键词语,概括形象特点;最后根据要求,分点整理答案。首先,审读题干可知,本诗采用联想手法,由物及人,要求分析概括苦笋与魏征二者的相似之处。然后,阅读诗歌结合内容进行分析。诗人先写见到一对洁白鲜嫩的苦笋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进而三、四两句直接描写苦笋,并将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种的本性,“苦节”是与生俱来的。“耿介”指正直不阿,廉洁自持;“苦节”指俭约过甚,后以坚守节操,矢志不渝为“苦节”。肯定赞美苦笋品性后,诗人自然由此联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我见魏征殊媚妩”一句是写唐太宗说,别人
12、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所以,从本身外部特征来看,苦笋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进谏,而其言行有时着实令人难以接受。从内在气质来看,诗人赞美苦笋气节便是唐太宗赞魏征“妩媚”,苦笋性情“耿介”,天生“苦节”,与魏征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赏识之处。最后,结合以上分析,分点概括二者相似之处即可。【译文】粗菜淡饭的餐盘中突然眼睛为之一亮,发现并列在餐盘中的还有如从襁褓中脱颖而出的婴儿一般洁白的玉笋。大家都知道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品性是由内在素质决定的,玉笋清淡苦涩的节操是与生俱来的。我看苦笋正如唐太宗看到魏征一样,不觉其苦,反倒觉得其妩媚可
13、亲,告诫孩子们千万别把这些苦笋拔出太多。自古以来,人才都是要靠培养锻炼才能成长的,要放手使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经受历练。【注释】藜藿:藜和藿,泛指粗劣的饭菜。耿介:正直不阿,廉洁自持。勿多取:不要取太多。干霄:高入云霄。李白寄东鲁二稚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北京卷高考题)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15题。(共12分)寄东鲁二稚子【1】李白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2】田。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语文 高中新教材 精品练习 语文设计 语文学案 名著阅读 语文课件 语文群阅读 作文指导 整本书阅读 高考语文 高三语文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