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教案(2021新版)2.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教案(2021新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电路》教案(2021新版)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二单元 电路1.电和我们的生活【教材简析】本课是电单元的起始课,教材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了解学生们对电的原有认识。接着让学生们提出他们想知道的“关于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通过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来认识不同的电源和电都能为我们做什么,初步建立电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的概念。学生对静电有比较丰富的生活体验,让他们适当地了解一点有关电荷的知识,寻找静电的生活体验中开始思考物体为什么会带电,这虽然是浅层次的认知,但是建立了静电与生活用电的联系,对电的本质有了了解,这种“点到为止”的认识是后面探究活动的基础,可以使后续课中电流、电路的学习更有基础。教材由三部分组成
2、:第一部分聚焦学生对电的前期认识,第二部分探索家庭用电器中供电的种类及安全用电,第三部分研讨如果没有电,我们生活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情分析】学生对电的认识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包括基本的用电安全,但对于不同用电器用的电来自哪里,通电后的电器如何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在过去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学中,我们要继续坚持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引导他们逐渐养成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电是由电源提供的,电源分为交流电和直流电。 2.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它能驱动用电器做很多工作。 3.初步懂得一些基本的
3、安全用电知识。科学探究目标用调查的方法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2.增强对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电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重点电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能源。难点了解家中常见的用电器,了解它们的用途和电源类别。【教学准备】教师一张“关于电的知识”班级记录表和一张“家用电器记录”班级记录表,关于电源(电厂、电池)和安全用电的 PPT。学生提前布置“家用电器调查记录”。 【教学过程】一、聚焦: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
4、)1.在很久以前,人们就开始了对电的探索。1879 年爱迪生点亮了世界上第一 盏电灯。从此,各种不同用途的电器就陆续出现了。2.现在,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电。家里的电器通电后才能进行工作。你对电有哪些了解?(预设:家用电器需要用电才能工作,做饭的电饭煲要用电,空调用电,烧水用电。电有危险性,不能用手直接触摸电源)电和我们有着密切的联系,电可以让电器工作,为我们生活和学习工作带来方便。它是双刃剑,我们只有利用好它,才能更好的服务我们生活。揭示课题:电与我们的生活(板书)二、探索:电的认识(预设20分钟)活动一:记录我们对电的认识1.请同学们四人一个小组讨论,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电的知识,你还想知道哪
5、些知识?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知识的?记录在书本表格中。2.请小组长把你们的记录写在便利贴上,并展示在黑板上,向同学们做简单介绍。活动二:电源的种类同学们对电的了解很多,那么关于电,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吗?或者还有什么问题想问?2.出示图片,请同学们看PPT里面的用电器,你有什么想问的吗?(预设:有的用电器用电池提供电,有的是需要接在插头上供电。)3.请调查家中的用电器,想一想它们的供电是属于哪一种电源,小组讨论填写记录单。三、研讨:电和我们的生活(12分钟)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调查家中的用电器。这些用电器分别用哪些不同的电源来为它们供电的?这些用电器为我们做了哪些工作?请小组派代表来进行汇报。2.
6、经过刚才的讨论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生活中用到很多电器,它们都需 要电给它们提供能量。生活中使用的电,像电灯、电视等由发电厂的发电机供电,而手机、石英钟表则是用电池来供电的。3.我们把像电灯、电视机等都是由发电厂供电,我们成为直流电。像手机、石英钟等则是由电池供电,我们成为交流电。举例子:直流电:手电筒的电池、汽车的电池、手机电池等。交流电:家庭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工业、农业使用的交流电一般220V至380V。电压高,人和动物触到交流电都非常危险,所以我们要注意用电的安全。4.下面哪些用电是安全的?出示书本安全用电注意事项、宣传和触电自救图片,并下发安全用电卡片。(1)不能带电清洁电风扇,不
7、能有高压线的地方放风筝,不能在电线上晒衣服,不能带电和用湿布擦电灯泡。(2)发现有人触电时,要马上拉下电闸。(3)发现有人触电,如果离电制较远,千万不要用手拉,要用绝缘体把电线挑开。四、拓展:如果没有电(预设5分钟)1.电不但能发光、发热,还能做很多事情,它是我们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的能源,应该节约用电。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2.电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我们也需要有节约用电的意识。本单元,我们开展用电安全、节约用电小能手的比赛,大家将生活中的优秀做法用宣传标语的形式罗列出来。单元结束的时候,我们比一比看谁是真正的小能手。【教学后记】2.点亮小灯泡【教材分析】本单元从电和我
8、们的生活这一课题开始,整理已有的电的知识,并引发出关于电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点亮我的小灯泡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灯泡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本课的教学目的不是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而是探索电在这个装置中是怎样流动的,也就是电流经的路线电路,并让学生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从而在后面的几课中不断去巩固这一概念。教材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手电筒是怎样亮起来的,第二部分探索小灯泡的结构以及如何让它亮起来,第三部分展示研讨亮起来的小灯泡电流的流动路线,即初步建立电路概念。【学情分析】点亮小灯泡对
9、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有的学生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有的学生根本不会点亮小灯泡,他们不知道电路是一个回路。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
10、法建立起来。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科学探究目标1.用电源、导线和小灯泡连接简单电路。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科学态度目标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小灯泡的各个组成部分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包括电池、导线在内的完整的闭合回路。【教学准备】学生1 只小灯泡,1 节 1.5
11、v 的干电池,1 根导线,科学活动手册。教师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教学过程】聚焦:激趣引入(预设5分钟)1.你能让这个手电筒亮起来吗?(出示一个没有电池的手电筒,请学生来点亮)2.手电筒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要想让手电筒亮起来,必须装上电池,然后打开开关。3.为什么打开开关就会亮起来?(预设:接通开关后,有电流流过小灯泡的灯丝,小灯泡才会亮起来。)探索:点亮小灯泡(预设18分钟)活动 1:了解小灯泡的结构1.电是如何经过小灯泡让它发光的呢?2.如果给你一节电池和一个小灯泡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电池和小灯泡的实物图),你能用画线的方法来代替导线,用简单的示意图画出
12、你的想法吗? 3.同学们都认为,电从电池出发,要经过小灯泡才能使它发光。那么小灯泡内部的结构到底又是怎样的呢?小灯泡的哪一部分会发光,小灯泡为什么会有两个连接点?这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请同学们结合黑板结构图、实物小灯泡和文本中的文字进行自学并思考这几个问题。4.学生自学3分钟后交流反馈。谁来说一说你的认识和发现。(1)灯丝:小灯泡中能够发光发亮的部分。它是一种耐高温的金属丝,在通电以后能够发光、发热。(2)金属架:将灯丝架起来的部分,金属架是由耐高温并且导电的金属丝制成,它在固定灯丝的同时能够将电流导入灯丝。(3)连接点:在金属架的外部安装了一个能够导电,带有螺纹的金属壳,用来保护、固定金
13、属架。金属壳侧面和下端有两个凸起的小圆点。两个小圆点和不同的导线连。(4)玻璃泡:玻璃罩子是玻璃泡,它能够很好的保护灯丝,同时又不影响它的发光。一般,在玻璃泡里充有氮气、氩气等气体,用于延长灯丝的寿命。活动2:让小灯泡发光(1)同学们已经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如果给你导线、电池和小灯泡,你怎样连接可以使小灯泡发光?请大家将你们的方案画在记录单上。(2)交流分享学生的连接方法。(3)请小组长领取材料,按照你的连接的方式试一试,哪些连接能够让小灯泡发光?在能发光的图下面打勾。实验前,老师有一个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大家:安全提醒: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
14、经过小灯泡时,就好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4)学生实验。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1.分析交流:同学们,你们的哪些连接方法能使小灯泡亮起来了呢?请大家把你的连接方法展示在黑板上。2.展示交流。3.我们发现,最终能够使小灯泡发光的是这几幅连接图。请大家仔细观察,能找找他们之间的相同点吗?学生讨论并发言。出示定义:电路:电从电池的一个极 流出来,通过导线流到小灯 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再从另一个金属架流 到另一个连接点,通过连接这个连接点流回到电池的另一极。电在这样
15、一个闭合 的,往复的路径里流动。电流过的路径就是电路。4.在实验过程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连接的困难,或者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要和同学们分享的吗?5.出示短路和断路的辨别。四、拓展:电路判断(预设5分钟)1.打开活动手册,观察里面的电路连接图,请判断,哪些会发光,哪些不会发光?请说一说理由。【教学后记】3.简易电路【教材简析】简易电路是四年级下册电路单元的第三课,本节课通过认识简易电路、了解简易电路的工作原理、亲手连接简易电路等环节帮助学生形成电学印象。首先,利用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发现连接电路的不方便,激发学生制作简单电路。其次,通过小组设计让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通过设计,让学生学会使用电池盒、灯座
16、和小开关,用导线完整的连接电路,在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获得更多建立电路的经验。教材共分3个部分。第一部分:组装电路;第二部分:在电路中安装开关;第三部分:画电路连接图。【学情分析】前一节课的设计,已经掌握了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通过本节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制作简单、方便的电路,探索不同的方法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在这一课中,学生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并能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利用装置建立电路的经验。【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2.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
17、控制电路的通与断。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2.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科学态度目标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2.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技在不断的需求中去创新、发展。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难点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教学准备】教师小灯座、电池盒 、电池、导线 3 根、小灯泡 1 个。学生小灯座、电池盒、电池、
18、导线 3 根、开关一个、小灯泡 1 个。【教学过程】一、聚焦导入(预设3分钟)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顺利点亮了小灯泡。我们来一次点亮小灯泡的比赛。(每组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比一比谁最快把小灯泡点亮。)2.恭喜大家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我们将这种由电池,导线以及小灯泡所构成的电路称为简易电路。(板书课题:简易电路)3.在这个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经过小灯泡,再回到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4.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如何更方便地固定小灯泡和电池呢?回忆我们家里的照明装置的安装,你有什么启发?二、探索实验(预设20分钟)活动1:利用电池盒点亮小灯泡1.老师今
19、天带来了新的工具:电池盒与小灯座,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不用手按住就能点亮小灯泡的实验吗?2.请先观察新器材,思考它们的用处,并尝试利用新的工具,完成一个简单电路的组装,点亮小灯泡。(提示:电池盒内的两端分别装有铜片,并连接外面的两个接头,观察接头的弹簧夹、小灯座的螺口,以及旁边的两个接线头,思考构造的用途。)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活动2:在电路中安装开关1.小灯泡点亮了,我们又会遇到什么新问题?2.怎样更方便地控制小灯泡的亮暗呢?(预设:加一个开关)3.观察小开关的
20、结构,想一想怎样把它连接在电路中?尝试着把它连接到电路中,使电路中的小灯泡亮起来,并尝试用开关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并将电路图画一画。4.展示学生的电路图,说一说你们遇到的问题?(画图比较困难)5.很多同学都发现我们如果原模原样画下来会很浪费时间,所以引入一种简单的方法,即简易电路图。我们可以用一些简易的符号来代替电器的原件。6.尝试画简易电路图。温馨提醒:导线用尺子画,拐弯要直角。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尺规作图)用线段连接的方法,并用小圆点标出连接点,用箭头画出电流方向。(科学规定: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回到
21、负极。)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12分钟)1.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小灯泡在持续发光。在你画的电路图中电是怎样流动的?请你画一画,说一说。2.我们已经发现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哪些电路元件是必备的?(预设:用电器、电池、开关、导线)3.如果我们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电机,会有什么现象?请每个小组领取小电动机连接到电路上试一试。(预设:小风扇会转动起来。)四、拓展延伸(预设5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利用工具连接简易电路,在连接过程中,你遇到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如果让你同时点亮2个小灯泡,怎么实现?请你们试一试。【教学后记】4.电路出故障了【教材简析】电路出故障了是
22、教科版四下第二单元的第四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经历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从“小灯泡不亮”这一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分析整理可能造成小灯泡不亮的各种原因,并学习新的方法来检测电路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教材主要开展两个活动。一是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有哪些,二是学做电路检测器,并经历一个检测和完善电路的过程,强调的是问题解决的技能【学情分析】前三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电路的概念。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可以制定并实施简单的实验设计。因此,让他们来讨论小灯泡不亮的情况,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实践活动,
23、有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需要一个闭合的电路。2.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科学探究目标1.能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应用电路检测器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的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电路检测器作为科学的检测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2.体验生活中的电现象,了解基本的安全用电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电路出故障的原因,并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查故障。难点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教学准备】教师记录表、教学课件等。学生每组2-3个小灯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路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教案 2021 新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