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docx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冷和热》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冷和热1 冷热与温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温度的概念,知道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是有规律的。过程与方法学会测量水温,自己能够收集数据并发现热水变凉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规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体会到科学探究的快乐。【教学重点】学会测量水温。【教学难点】连续测量一杯热水的降温过程,发现温度变化的规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一年四季的温度变化有什么特点?明确:春:暖 夏:热 秋:凉 冬:寒2、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明确: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越冷,温度越低;越热,温度越高。二、讲授新课一、观察水温1、你能判断出1号杯和3号杯,哪杯是热水,哪杯是冷水吗?明确:我们
2、可以运用感官观察法进行观察。2、先将两手的食指分别放入1号杯热水和3号杯冷水中,5秒后再同时放入2号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一样吗?明确:放入热水中的手指感觉冷,放入冷水中的手指感觉热。同一杯温水中,两只手的感觉并不一样。仅凭自己的感觉不能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3、怎样可以准确地知道水的温度?明确:温度计可以准确测出物体的温度。二、观察温度计1、曾经学过用来测量气温的寒暑表,它的结构是怎样的?明确:包括液泡、液柱、刻度等。2、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专门是用来测量液体温度的。它的结构和寒暑表一样,包括三部分:液泡、刻度和液柱。温度单位:摄氏度()【资料】摄氏温度的由来摄氏温度是18世纪瑞典天文学家摄
3、尔修斯提出来的。后人为了纪念摄尔修斯,用他的名字第一个字母“C”来表示。3、温度计的量程不同,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观察回答: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多少?测量温度超过最大值或最小值会怎样?温度计上每一个刻度表示多少度?明确: 4、温度计是易碎品,要轻拿轻放,注意使用方法。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温度计上端。将温度计下端的液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待温度计的液柱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资料】歌谣测量温度要注意,轻拿轻放不易碎;液泡全插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壁;等到液柱不动时,视线要与液柱平。5、读数 “甲”温度计是_,“乙”
4、温度计是_。6、练习使用温度计测一测前面三杯水的温度,然后记录下来。三、探究热水降温规律1、热水在变凉过程中,水温是匀速下降,还是先快后慢地下降,或是其他?请做出自己的假设。2、实验器材铁架台、烧杯、热水、温度计、秒表、石棉网、三脚架3、实验设计摆好铁架台、三脚架、石棉网、烧杯,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在烧杯内倒上半杯热水,并调整烧杯与温度计的位置,使温度计的液泡完全浸入到热水中,不要接触到杯壁和杯底。等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到最高点时,读出此时的温度,并将读数填写到表格的0分钟格内。从此时起每隔2分钟记录一次,连续记录6次。 把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并连成线。 4、实验数据统计与分析我们测得的数据
5、记录如下 热水降温折线统计图 实验结论:热水变凉的过程,温度的变化是先快后慢。5、实验讨论(1)实验结论与你的假设一致吗?(2)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明确:热水刚倒入杯中时,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量的散发速度就减慢了。(3)假如继续观测下去,水温会怎样变化?明确:我的预测是水温继续下降,直到与室内温度相同为止。四、课堂练习1.下列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正确的是( ) A.俯视 B.平视 C.仰视2、如图的温度计中,显示的温度是( ) A.27 B.33 C.253、温度计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4、一杯开水,由热变凉的过程中,温度变化特点是(
6、 ) A.均匀变化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五、拓展提高生活中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用途。探针式电子温度计:用来测量各种液体的温度,精度高。电子体温计:用来测量体温,读数更方便。温湿度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红外线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不需要接触被测物,更方便、快捷。六、作业布置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感官不能准确判定物体温度,必须借助实验用的温度计。我们在掌握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后,探索出热水变凉的温度变化规律:先快后慢。【教学后记】2 热胀冷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7、。(2)知道物体基本都具有热胀冷缩性质。过程与方法(1)能够通过实验进行观察,认识到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 。(2)能够通过做实验,认识到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科学变化的丰富多彩。(2)意识到科学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教学重点】认识加热和冷却对物体形态、体积的影响。【教学难点】设计物体的热胀冷缩实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回顾: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具有怎样的结构特点?明确:有液泡、液柱和刻度等。2、观察:把两支刻度一样的温度计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明确:热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上升;冷水中的温度计,液柱下降。3、液泡和玻璃管中装着红色液体。当
8、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液面会随着水的冷热变化而变化,从而显示水的准确温度。想一想,红水增加或减少了吗?为什么?明确:在密封的玻璃管里,红水不可能增加或减少,液柱的上升或下降是怎么回事呢?我的猜测:液泡里的红水受热时体积增大,遇冷时体积变小。回顾二、讲授新课一、实验1:研究液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水在受热和遇冷时,体积会有什么变化?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进行观察吗?1、实验材料红墨水、水、热水、冷水、带塞的玻璃瓶、细管等2、实验设计准备一个中间插有空心管的胶塞(可以自制)和配套的烧瓶。 往烧瓶里加满染了颜色的水,用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把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有什么
9、变化。再把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空心管里水面的位置又有什么变化。3、实验记录表1 4、像水这样受热体积就增大,受冷体积就缩小的现象,我们把它叫做热胀冷缩。温度计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不过温度计里装的不是水,而是酒精、煤油或水银。实验结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二、实验2:研究气体受热和遇冷时体积的变化 你能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出研究空气加热或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吗?1、实验设计用气球嘴套住烧瓶瓶口。将烧瓶放入热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观察气球的变化。 2、实验记录表2 3、实验结论:气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三、实验3:研究固体受热和冷却后体积的变化 1、观察演示实验
10、回答:观察常温下,铁球能否刚好通过铁圈。用酒精灯给铜球加热后,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将铜球放入水中冷却,观察铜球是否能通过铁圈。2、实验记录表3 3、实验结论:固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4、温馨提示铜球加热后不要触摸,以免烫伤。用酒精灯加热时,要按正确的方法操作。5、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打开灯帽,将灯帽竖放在灯旁。用点着的火柴从灯芯下端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物体。加热完成后,用灯帽自灯芯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然后取下灯帽再盖一次。6、酒精灯结构酒精灯由灯帽、灯芯和盛酒精的灯壶三部分组成。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外焰、內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7、讨论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
11、体积会收缩。物体为什么会热胀冷缩呢?播放视频。四、课堂练习1.生活中哪些例子用到了热胀冷缩的原理?( ) A.压瘪的乒乓球浸入热水能重新鼓起来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棍冒“白烟” C.摇晃汽水,气体冒出2.如图所示,关于酒精灯的使用,其中正确的是( ) 3.如图所示,将空烧瓶A 放入热水中,会观察到( ) A.B杯中有气泡冒出 B.B杯中玻璃细管中水柱上升C.没有现象发生4.要做热胀冷缩实验,下列装置效果最好的是( ) 5.如图所示,铁轨间留有一定空隙,是为了( ) A.防止因热胀冷缩引起对铁轨的破坏B.减轻铁轨重量C.降低火车经过铁轨时发出的噪声五、拓展提高:你能解释生活中的这些现象吗?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冷和热 小学 科学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