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答案和解析(湖南).pdf
《历史答案和解析(湖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答案和解析(湖南).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湖南省湖南省 20212021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 历史历史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据如图可知,西周 A. 通过同姓封国来直接控制地方 B. 由异姓封国负责抵御夷狄 C. 异姓封国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 D. 利用同姓封国来监督宋国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以看出,异姓封国,除了齐国等少数诸侯国属于功臣分封外,如邢、沈、随等封 国大多是周朝征服的方国,这些都与周没有血缘关系,且也不属于其功臣分封的对象,故 C 正确;“直接控 制”的说法错误,当时没有能够做到直接控制地方,排除 A;夷狄主要是指荒诞与北方的部落,从材料可以 看出齐鲁就
2、在东方,是同姓的封国,故排除 B;宋国的西、南方向都是异姓封国,排除 D。 2. 依据如表能够推断出 后汉书中有关东汉盐铁政策的部分记述 记述 出处 章帝建初六年(81 年) ,“肃宗(章帝)议复盐铁官,众谏以为不可。帝不从”。 后汉书郑 众传 章帝元和年间(8487 年) ,“尚书张林奏请官家煮盐,朱晖反对,后陈事者复重述林前 议,以为于国诚便,帝然之,有诏施行”。 后汉书朱 晖传 章帝章和元年(87 年) ,广陵太守马棱“奏罢盐官,以利百姓”。 后汉书马 棱传 和帝继位(88 年)后,下诏:“吏多不良,动失其便,以连上意。先帝(章帝)恨之, 故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入税县官如故事。
3、” 后汉书和 帝纪 A. 章帝曾短期恢复盐铁官营 B. 章帝在晚年废止盐铁之禁 C. 和帝继位后恢复盐铁之禁 D. 东汉始终在推行盐铁官营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章帝元和年间(8487 年) ,“尚书张林奏请官家煮盐帝然之,有诏施行”,和帝继位(88 年)后,下诏废止官营,说明章帝曾在元和年间推行过盐铁官营的政策,元和年间最长不过 4 年,A 正确; 根据“先帝(章帝)遗戒郡国罢盐铁之禁,纵民煮铸”可得出在章帝去世后才废止盐铁之禁,B 项错误; 材料并没有体现和帝有恢复盐铁,排除 C 项;D 项太绝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D。 3. 据南史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
4、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 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 A. 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 B. 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 C. 门阀观念依然在流行 D. 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便可知自己几年之后的仕途会高升,说明 当时门阀观念依然在流行,C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才能与人品及人才的举荐,而是出身门第,排除 AB; 从材料中看不出官爵的直接继承关系,排除 D。 4. 如图反映唐代 A. 货币体系多元 B. 中外经济贸易繁荣 C. 朝贡贸易发达 D. 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唐代
5、墓葬出土的波斯、阿拉伯、东罗马金银币图可以看出,唐朝与外部的经贸往来频繁,因此 才会出现这么多种类的外币,故 B 项正确;出土的不是唐朝本土的货币,不能体现多元,排除 A;材料不 能体现朝贡贸易,也与重农抑商政策松弛无关,排除 CD。 5. 范仲淹在家信中告诫在外地任官的侄子:“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为官,莫营私利。” 这则材料反映北宋 A. 义利之辨得到强化 B. 商业经济发达 C. 心性修养观念盛行 D. 监察制度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为官,莫营私利。”可以看出范仲淹对于义利观有明确 的认识, 引导为官的侄子要明辨正确的义利
6、观, A 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商业发达,排除 B;盛行的说法错误, 排除 C;材料没有体现监察,排除 D。 6. 清代乾嘉学者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如戴震提出“理者,存乎欲者也”,焦循也强调“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以上材料反映程朱理学 A. 被乾嘉学者修正 B. 清代已经衰落 C. 遭清代学者反对 D. 不承认人欲望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程朱理学遭到清代各大学派中乾嘉学派这一学派的反对,C 项正确;乾嘉学派不属于 程朱理学的继承者,谈不上修正,排除 A;理学在清代并未衰落,也受到乾嘉学派之外部分学派的尊重, 排除 B;程朱理学是承认人的欲望,排除 D。 7. 1875
7、1894 年,清廷共计派出 76 位常设驻外使领。此前清廷只有前往藩属册封的“天使”,和偶尔派出 的负有特殊使命或观光考察性质的临时性使节。这种变化反映 A. 中国传统的朝贡外交体制终结 B. 清廷摒弃了“天朝上国”观念 C. 中外关系性质发生根本性改变 D. 清朝对外交往发生制度性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 根据“清廷共计派出 76 位常设驻外使领”可以看出清政府已经走向了近代外交, 较之前“清廷只有前 往藩属册封的“天使”的传统外交来看,已经发生了制度性的变化,故 D 项正确;终结的说法太绝对,排除 A;摒弃太绝对,排除 B;C 项也表述太绝对,不能反映根本性变化,排除 C。 8
8、. 1898 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刑名、缉捕、交涉六类, 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 A. 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 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 C. 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 D. 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对于课吏馆的设立经历了曲折 ,但最终还是设立了,说明课吏馆中对于培养新式 官僚的内容,符合当时社会发展与转型的需要,故 A 正确;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管区别于学校教育,B 排 除;课吏馆服务于新式官僚的人才储备,为将来可能会到来官制变革做好准备,不代表当
9、时地方官制已有 所改变,排除 CD。 9. 1923 年 12 月,北京大学进行民意测验,其中一题为“俄国与美国谁是中国之友”。测验结果显示,59% 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13%的人认为美国是中国之友。这表明当时 A. 俄国革命道路为大部分中国人所认同 B. 美国因“大萧条”加紧对华经济掠夺 C. 苏俄新经济政策显示了巨大的吸引力 D. 反帝的民族主义成为中国思想新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测验结果显示,59%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13%的人认为美国是中国之友”可以看出,此 时俄国已经不再是帝国主义国家了,而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而美国是帝国主义。因此反 映出中国
10、人民的反帝情绪,故 D 项正确;59%的人认为俄国是中国之友,只是说明俄国和中国都面临帝国 主义的威胁,不代表认同其革命道路,排除 A;B 项是从 1929 年开始,排除 B;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才刚开 始不久,排除 C。 10. 据如表分析,影响当时农民货币收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9491952 年中国农民净货币收入变化情况 项目 1949 年 1950 年 1951 年 1952 年 指数 指数 指数 指数 农民净货币收入(亿元) 68.5 100.0 87.4 127.6 111.4 162.6 127.9 186.7 人均净货币收入(元) 14.9 100.0 18.7 125.5 23.
11、6 158.4 26.8 179.8 A.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B.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社会主义苏联的援助 D. 农业经营方式的革命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19491952 年中国农民净货币收入在不断增加,这主要得益于农村进行的土 地改革,农民获得了土地,有了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由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变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 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A 正确;B 项是 1956 年,排除 B;苏联援助的是中国的工业化建设,与农村没 有太大关系,排除 C;D 项是三大改造,时间不对,排除 D。 11.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原来局限于商业领域的“市场”“推
12、销”“包装”“成交”“投资”“老板”等 词汇意义泛化,使用范围不断扩大。这反映 A.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发生根本变革 B. 流行语言随社会变迁而逐渐改变 C. 外来文化丰富了汉语词汇的内涵 D. 丰富的物质文化改变了精神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原来局限于商业领域的“市场”“推销”“包装”“成交”“投资”“老板”等词汇意义泛化, 且使用扩大,主要利益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影响到了语言的流行,故 B 项正确;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没有发生根本变革,排除 A;材料与外来文化没有关系,排除 C;材料没 有体现精神生活,排除 D。 12. 希腊城邦建立
13、后便开始向海外殖民:某一城邦(母邦)将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建立殖民 城邦(子邦) 。母邦和子邦地位平等,展开频繁的经济往来。这种海外殖民活动 A. 确立了工商业者的统治地位 B. 促使城邦体制走向解体 C. 有助于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D. 导致贵族势力不断扩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将部分公民迁移到海外某地另立家园,建立殖民城邦(子邦)”“母邦和子邦地位平等,展开 频繁的经济往来”可以看出公民可以利用新建立的城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与贵族展开斗争,因为新建立的 城邦贵族势力较弱,故 C 项正确;工商业者并不是统治阶级,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城邦的解体,排除 B; 贵族的
14、势力并不会因为子邦的建立而扩大,因为母邦与了邦是平等的,排除 D。 13. 19 世纪末,美国工程师泰罗考察企业管理,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 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这一主张 A. 认为工人应该主动提高生产效率 B. 强调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C. 反映了当时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D. 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认为工人不是简单的机器,只要对他们进行科学管理,资本家就有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可得出 其主张科学管理工人,以适应工业化生产的需要,降低成本,说明这一主张体现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 C 正确;“主动”的说法错误,是要
15、求资本家进行调整,排除 A;材料没有体现资本家要直接参与企业管理, 而是强调进行科学管理,排除 B 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在二战后,排除 D。 14. 1949 年 12 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通过决策文件,明确提出要“防止亚洲出现足以威胁美国安全或亚 洲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对比”。据此可知,美国 A. 认为亚洲的力量对比已经失衡 B. 不将苏联视为唯一的敌人 C. 致力于维护亚洲的稳定与安全 D. 将冷战政策重心转向亚洲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防止亚洲出现足以威胁美国安全或亚洲国家稳定和安全的力量对比”以及材料中的时间可得 出,其强调的是新中国的成立已经使亚洲的力量对比失
16、衡了,因此要及早做出防范,故 A 正确;美国的敌 人本身就不仅仅只有苏联,排除 B;C 项不是美国的目的,排除 C;美国的重心在欧洲,排除 D。 15. 1964 年,夏季奥运会在东京举办。日本为此大举投资约 1 万亿日元,其中新干线建设约 3800 亿日元, 东京地铁建设为 1895 亿日元。这说明 A. 国际社会已经原谅日本的罪行 B. 日本由此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 C. 日本坚持交通优先的发展理念 D. 日本对社会经济实施国家干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日本为此大举投资约 1 万亿日元,其中新干线建设约 3800 亿日元,东京地铁建设为 1895 亿 日元”可得出日本的新交通
17、投入占比已经超过一半, 反映了日本社会坚持交通优先的发展理念, 故 C 项正确; 材料与罪行无关,排除 A;仅从奥运的投入不能得出日本快速发展,排除 B;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国家的干 预,排除 D。 16. 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 年)曾说:“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眼睛应该盯着现实,他应该用眼睛来 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下列与库尔贝观点相近的是 A. 画家应注重表现而不是再现 B. 文学应表达幻想和渴望 C. 作家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工作 D. 音乐的真谛是抒发感情 【答案】C 【解析】 【详解】“作家要像历史学家那样工作”强调了作家要注重写作内容的真实性,根据“为了画出真实,画家的 眼睛
18、应该盯着现时,他应该用眼睛来看事物,而不是用项背。”可得出其强调画家要注重真实,故 C 项正确; “画家应注重表现而不是再现”强调画家的个人感受,库尔贝的画作“注重再现”,排除 A;法国画家库尔贝是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BD 项强调幻想与情感,排除。 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 世纪,江南市镇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个个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市镇涌现。 其中,专业市镇占绝大多数,如松江府的朱泾、枫泾。据清人记载,“前明数百家布号,皆在松江枫泾、 朱泾乐业,而染坊、路坊、商贯悉从之”。市镇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工业中心,手工作坊主及其 雇佣的
19、工匠是其人口的重要部分。 摘编自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 材料二 在强行进入的外国资本主义冲击下,上海等口岸城市的近代经济畸形发展,其与西部地区的 比较优势日渐突出。有的口岸城市甚至超越集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于一体的传统城市。近代商办企业绝大 多数集中于东部沿海,至 1949年,东部沿海工业产值约占全国的 70.2%。 摘编自吴松弟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地理等 材料三 1978年,中共中央决定实行对外开放,1980 年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此后,对外开放 逐步深化。90年代初,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央依然决定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做出了以上海开发为 标志的一系列深化对外开放的决策。上海日益成为国际经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统编版历史 高中新教材 高一历史 高考历史 历史专题 历史设计 历史学案 历史课件 历史精练 精品历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