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8487.1-2001.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GBT18487.1-200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18487.1-2001.PDF(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 I 3 2 9 . 0 6 0 . 1 0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e q v I E C 6 1 8 5 1 一 1 : 2 0 0 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E 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c o n d u c t i v e c 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P a r t 1 : G 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2 0 0 1 门 1 一 0 2发布2 0 0 2 一 0 5 一 0 1实
2、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GB/ T 1 8 4 8 7 . 1 - - 2 0 0 1 目次 r AIF c 前 言 范 围 2引用标 准 。 1 3 定 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3、2 4 总则 。 3 5 对供电电压和电 流的 要求 4 6 对充电模式功能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7 电 动车 辆 连 接 及 对 其 接口 的 要 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8 对专用的插孔、 连接器、 插头、 插座和充电电缆等的要求 。 一8 9电击 防护 H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充电电缆组件的要求 。 1 3 附录B ( 提示的附录) 控制导引电路 。 1 3 G B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前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O E M 标准 I E C 6 1 8 5 1 - 1 : 2 0
5、0 1 (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第一部 分: 一般要求 , 并根据我国近十年电动车辆充电技术的研究、 产品开发及充电机试验、 运行等方面的成 果和经验, 经多次讨论, 删改了I E C 6 1 8 5 1 标准中一些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内容。制定这些标准的过 程中参考了美国S A E J 1 7 7 2 及日本 J E VS G1 0 1 -GI 0 5 电动车辆用充电系统 等标准 电动车辆充电系统系列国家标准, 是由多个各自独立的标准组成, 目前已编写了三个标准。本标准 是电动车辆充电系统系列国家标准中的第一个标准, 在内容上等效采用I E C 6 1 8 5 1 - 1 : 2 0 0 1
6、 电动车辆 传导充电系统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第二个标准等同采用 I E C / C D V 6 1 8 5 1 - 2 - 1 ( 电动车辆与交流/ 直 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 第三个标准等效采用I E C / C D V 6 1 8 5 1 - 2 - 2 和I E C / C D V 6 1 8 5 1 - 2 - 3 电动车辆交流 / 直流充电机( 站)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机械工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负责本标准起草的单位: 清华大学。 参加本标准起草的单位; 北方交通大学、 北京兆维集团、 信息产业部
7、电子第十八研究所、 保定金风帆 电池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刘中仁、 齐国光、 孙晓民、 周希德、 王长青、 曲晓虹、 许长洪。 cs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I E C前言 1 )国际电工委员会( I E C) 是一个由所有国家的电工委员会(G E C国家委员会) 组成的国际性标准化 组织。 I E C的目 标是为了促进电气和电子领域中与标准化有关的所有问题的国际合作。 为此目的, 除了 开展一些其他的活动外, I E C出版了许多国际标准。委托有关技术委员会对这些标准进行编制, 对所涉 及主题感兴趣的任何I E C国家委员会都可以参加其准备工作。与I E C有
8、联系的国际性组织、 政府和非 政府组织也可以参加编制工作。I E C与国际标准化组织( I S O) 按照两个组织之间协议所确定的条件, 密 切地进行合作。 2 ) I E C有关技术问题的正式决议或协议, 是由代表对这些问题十分关切的所有国家委员会的技术 委员会作出的。这些决议或协议尽可能地表达 了 对所涉及问题在国际上的一致意见 3 )这些决议或协议以标准、 技术规范、 技术报告或指南的形式出版, 以推荐的形式供国际上使用, 并在此意义上为各国家委员会所接受。 4 )为了促进国际上的统 一I E C国家委员会应尽最大可能地采用I E C国际标准作为他们的国家标 准或地区标准。I E C标准
9、和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地区标准之间的任何差异都应该在国家或地区标准中明 确地指 出。 5 ) I E C并未制定表明其认可的标记程序, 任何设备宣称其符合 工 E C某项标准. I E C将不承担责任。 6 )要 注意本国际标准 的某些成分 可能是专 利保护 的对象 , 但 工 E C没有责任去识别任何或所有这样 的专利权 由 I E C技术委 员会 6 9 ( 电动道路 车辆和电动工业 卡车 ) 提出国际标准 I E C 6 1 8 5 1 - 1 。本标 准的正文 是基于下列文件 : 国际标准最终稿关 于投票的报告 6 9 / XX/ F DI S 6 9 / XX/ RVD 有关 同意这个标
10、准 的投票的全部信息可以在上表指出的关于投票的报告中找到 根据 工 S O月 E C规章第三部分起草了本版本。 附录A是这个标准整体的一个正式部分。 附录 H 、 附录C、 附录D和附录E只是提供信息的。 委员会决定这 一 版本的内容直到 2 0 0 5 年将保持不变在这一期间, 该版本将: .再确认 ; 撤销 ; .由修订版代替, 或者变更 。 已发布这个标准是在总标题为 电动 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之下的几个独 立的部分并包括 : 一部分 1 : 一般性要求。 部分2 - 1 : 电动车辆与交流/ 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 一 部分2 - 2 : 电动车辆交流充电姑口 一 一部分 2 - 3
11、: 电动车辆直流 充电站 一一部分3 : 电动车辆充电站和电动车辆之间的通信协议 本标 准这一版 的两种 文字对 照版 本将在 更后 段时间 出版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 / T 1 8 4 8 7 . 1 -2 0 0 1 e q v I E C 6 1 8 5 1 - 1 : 2 0 0 1 El e c t r i c v e h i c l e c o n d u c t i v e c h a r g i n g s y s t e m P a r t 1 : Ge n e r a l r e q u i r e me n
12、 t s 范 围 本标准适用于交流标称电压最大值为 6 6 0 V, 直流标称电压最大值为 1 0 0 0 V( 根据 G B 1 5 6 - 1 9 9 3 ) 的电动车辆充电设备 本标准适用于电动道路车辆充电的设备 本标准不适用于发动机启动、 照明和点火装置或类似用途的, 家用或其他类似的蓄电池充电系统的 充电设备。本标准也不适用轮椅、 室内电动汽车、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 铁路交通工具以及工业用载重车 ( 如叉式起重车) 等非道路用蓄电池充电系统的充电设备。本标准不涉及 兀 类车辆 本标准规定了对充电设备的基本结构要求, 即对供电装置和车辆连接的特性及操作环境的要求; 对 充电设备的技
13、术要求及针对此要求电动车应有的特性; 对供电电压和电流的要求。 对充电模式功能的要 求; 电动车辆连接及对其接口的要求; 对专用的插孔、 连接器、 插头、 插座和充电电缆等的要求。 本标准还 规定了防电击保护等安全要求, 但不包括与维护有关的其他安全要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 5 6 -1 9 9 3 标准电压 G B 4 2 0 8 -1 9 9 3 外壳防护等级( I P代码) ( e q v I E C 6 0 5
14、2 9 : 1 9 8 9 ) G B 4 9 4 3 -1 9 9 5 信息技术设备( 包括电气事务设备) 的安全C i d t EC 6 0 9 5 0 : 1 9 9 1 ) G B 5 0 1 3 . 1 - -1 9 9 7 额定电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1 部分: 一般要求 ( id t I EC 6 0 2 4 5 - 1: 1 9 9 4 ) G B 5 0 1 3 . 2 -1 9 9 7 额定电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2 部分: 试验方法 ( id tI EC 6 0 2 4 5 - 2: 1 9 9 4 )
15、G B 5 0 1 3 . 3 -1 9 9 7 额定电压 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3 部分: 耐热硅橡皮绝缘电 缆( i d t I E C 6 0 2 4 5 - 3 : 1 9 9 4 ) G B 5 0 1 3 . 4 -1 9 9 7 额定电压4 5 0 / 7 5 0 V及以下的橡皮绝缘电缆第 4 部分: 软线和软电缆 ( id t I EC 6 0 2 4 5 - 4, 1 9 9 4 ) G B / T 1 1 9 1 8 - - 1 9 8 9 1业用插头、 插座和藕合器一般要求( e q v I E C 6 0 3 0 9 - 1 : 1 9
16、8 3 ) G B 1 4 8 2 1 . 1 -1 9 9 3 建筑物的电气装置电击防护( e q v I E C 6 0 3 6 4 - 4 - 4 1 : 1 9 9 2 ) GB 1 7 6 2 7 . 1 -1 9 9 8低压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 , 定义和试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t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 0 0 1 门1 一 0 2 批准2 0 0 2一 0 5一 0 1实施 l G B / T 1 8 4 8 7 . 1 一2 0 0 1 定义 本标 准采用下列定义 。 3 . 1 电动车辆e l e c t r i c v e h ic l e , E V 主要为
17、用于在街道和高速路上使用而生产的、 由电动机推进的车辆, 电动机的驱动电流来源于可充 电电池或其他易携带能量存储的设备 3 . 1 门I 类电动车辆c l a s s I E V 这种车辆和交流电网连接时提供的防电击措施除基本的绝缘措施外, 还提供了一些附加的安全措 施 并将所有的外露导电部分都连到了接地点上 11 . 2 1 类电动车辆c l a s s II E V 这种车辆不仅有基本的绝缘措施 同时还有双重绝缘保护等附加的措施, 但没有提供保护性接地或 者说这种措施的有无取决于电站设施的具体安装情况 12 接地点e a r t h t e r m i n a l 用于将所有的外露导电部分
18、与地接触的连接点 3 . 3 电动车辆供电设备 E V s u p p l y e q u i p m e n t , E V S E 包括所有未接地、 接地的和用于设备接地的导体, 以及电动车辆连接器、 连接插座和所有把电力从 电源设施传送到电动车辆这一过程中用到的所有设施、 设备、 电源插座或装置等的总称。若电力传递过 程中还用了通信设备, 那么这些装备也被包括在内 3 . 11 交流充电站 a . c E V c h a r g i n g s t a t i o n 安装在机柜里, 具有特殊控制功能的, 将交流电能量传送到电动车辆上的设备总称。 3 . 3 . 2 直流充电站 d .
19、c E V c h a r g in g s t a t i o n 安装在车外的机柜里, 具有特定控制功能和通信功能的, 将直流电能量传送到电动车辆上的设备 总称 。 3 . 4 电池组件 b a t t e r y a s s e m b l y 由作为能源的多个二次电池或电池单元, 一个或几个电池架以及其他辅助设备, 如保险丝、 自动充 液装置、 电池单元之间的连接器、 电池监测器等以电气模式连接起来的装置 3 . 5 电缆组件 c a b l e a s s e m b l y 它是E V和E V S E之间连接设备的一部分。 它包括活动电缆和/ 或连接所需的插头。 它可以固定在 EV
20、上或 固定在 EVS E上 , 也可以和 E V 或 EVS E都不相连( 见图 I -图 3 ) 3 . 6 带电部分 l i v e p a r t 在正常使用中, 任何加电的导体和导电部分 3 , 6 . 1 危险带电 部分 h a z a r d o u s l i v e p a r t 在某些情况下, 会带来有害电击的带电部分 3 . 7 外露导电 部分 。 x p o s e d c o n d u c t i v e p a r t 电气设备中能被人接触到的导电部分, 正常情况下不带电, 但若遇故障时也可能带电。 3 . 7 . 1 直接接触d ir e c t c o n t
21、 a c t 人或牲畜与带电部分的接触 3 . 7 . 2 间接接触i n d i r e c t c o n t a c t 人或牲畜与因绝缘失效而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3 . 8 充电 c h a r g in g 调整具有标准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源的电流, 使 E V牵引电池达到充电所需求的电压/ 电流数值的 全部功能或车载电力设备以可控的方式把电源能量传输到 E V牵引电池的母线上的全部功能称为 充电 Gs/ T 1 8 4 8 7. 1 一 2 0 0 1 19 充电机 c h a r g e r 对 电池充 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3 . 9 . 1 I 级充电机
22、 c l a s s I c h a r g e r 具备基本绝缘特性的充 电机 , 它的所有 外露并 可被 接触 到的导 电部分都要接 到底 盘并 与地相 连。 3 9 . 2 II 级充电机 c l a s s II c h a r g e r 具有双重或/ 和加强绝缘特性 的充电机, 为 了把车辆底盘接地 , 它可 以提供一个保护性导体 3 . 9 . 3 非车载充电机 o f f - b o a r d c h a r g e r 与交流电网前级电线相连接的非车载的充电机, 使用这种充电机时, 电动车辆得到的是直流电 输人 。 3 . 9 . 11 专用非车载充电机 d e d i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BT18487 200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