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 (2).doc
《11~20各数的认识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0各数的认识 (2).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120各数的认识一、教材分析1120的认识在整个数的学习体系中具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既是10以内数认识的延续,又是100以内乃至更大的数认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打下算理基础。可以说这一节在整册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共安排了6个例题。分别从数数,读数,数序和写数四个方面对教学任务进行了细化。这节课主要教学前2个例题。二、学情分析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学生入学时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不过1120各数绝大部分学生只限于会数,会写, 计数单位“十”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而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如何理解和建立计数单位“十”这一概念呢?三、教学策略根据“数学知识必须由学
2、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感悟,而不是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一理念,我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注意引导学生手、脑、口并用,通过操作实践活动,结合课件演示,使学生感悟到“10个可以捆成1捆”进而理解10个一就是1个十,之后再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其余各数,完成20以内数的认识。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正确读出和数出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知道1120各数都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物、小棒、直尺等直观素材,充分经历数数的过程,认识数的组成、数序并感受数的大小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活动中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1、认识1120各数,能准确数数、读数2、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六、教学难点:理解1120各数的组成 七、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直尺 八、教学过程(一) 借助生活,引出新知1 学生数出本班的课桌椅的数量,光荣榜上小红花的数量2 指名汇报,教师利用板书简单记录学生汇报的数(10、11、12.)。3 揭示课题。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比10大的数,今天就来认识这样的数。【设计意图】从学生实际生活入手,利用已有的数数经验引出课题,让学生真切感到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二) 利用小棒,经历学习过程1 对比中初步感知数的组成。(用小棒摆出11)(1) 请学生数出11根小
4、棒摆在桌子上,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2) 出示各种摆法。(预设)连续并排摆出11根。10根小棒并排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在左边,1根小棒放在右边。(3) 学生交流与评价(大家欣赏哪种摆法)。2 利用学生资源,深入理解数的组成。(11的组成)(1) 学生和教师一起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读“十”。(2) 明确1根小棒是1个“一”,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读作“十一”。3 借助学习经验,自主探究1220数的组成。(1) 认识12。师:已经数出11根小棒了,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两人一组边摆边说,12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根?(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20各数的认识 2 11 20 认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