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练习课讲座.doc
《如何上好练习课讲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练习课讲座.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口头评价的案例分析 口头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首先,口头评价是贯穿于教学中的一种即时的、情景性的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口头评价的直接性、快捷性、情景性和情感感染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次,口头评价是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是课堂上却出现了一些怪现象:案例 案例一:课堂中经常听到,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后,就说:“这个小朋友回答的真好,我们表扬他。”于是学生就举起双手,翘起大拇指,转身对受表扬的同学喊上一句:“表扬他,顶呱呱!”课堂上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调皮的学生也故意挤眉弄眼,自我表演一番。 案例二:
2、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么用“好”、“真好”、“不错”等一概笼统的肯定;要么用“你说错了,请坐下”二、问题分析 由以上案例可以发现,课堂口头评价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评价侧重于学业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如对好奇心、探究倾向、创新习惯、实践能力、表达和沟通、合作与分享等等,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2、评价语言和标准单一、僵化。在口头评价中,语言单调、重复、低效,不能对学生产生足够的影响。表现在评价标准上,一是以优秀生为中心的评价定势。二是以标准答案为中心的评价定势也很普遍。三是口头评价没有与其他评价很好结合。3、评价主体单一,自评、互评流于形式。口头评价忽视学生的参与与主体性
3、的发挥,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现象十分普遍。虽然有时也组织一些学生自评和互评,但这些评价模式还很不成熟,缺乏实效性、明确的评价目标与标准,忽视对学生的反思、比较、观察能力的培养等。受传统教育理念及评价习惯的影响,学生在评价中或是对错误姑息迁就,一味肯定,不敢说否定的话,或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上,不善于发现问题,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口头评价的形式主义。三、思考 要真正营造充满生命气息的有灵气的课堂,就必须让口头评价具有指导性、启迪性、互动性和独创性,这样才能为课堂画龙点睛。1、指导性。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
4、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2、启迪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都是极其正常的现象,这正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启发点拨的最佳契机。教师对学习结果的正确与否,要适当的点拨,留些时间,让学生重新感悟,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3、互动性。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交往,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多向互动的师生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抛绣球”,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让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学会运用口头评价语言,又学会欣赏别人,学会做人。当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说:你认为他的
5、回答如何?你有更好的看法吗?让学生来评价,避免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通过多向互动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一种能动的、活泼的动力状态,从而引起学习需求,不断向更高目标迈进。4、独创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口头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并创造性地实施口头评价。物化为如送一个智慧星,奖励一句名言等,口头的仅可能不断变换表达方式,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沐浴在教师富有个性的评价中。在教学中,谈到评价一词,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对教学效果或学生成绩的最终评价,或者是阶段评价。其实教学过程中的过程评价同样重要,它不
6、仅有结果评价的总结、反馈功能,对教与学还是一种强化的手段,是教师调整自己教学过程的依据。它也能及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认知动机。学生的作业、图画、考卷、日记等是结果评价的主要依据,这些外在行为表现固然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是作业背后学生的思维、探索等认知过程常不能在其中体现出来。过程评价则能比较好地通过说、讨论等形式,了解学生学习的认知过程。而且过程评价也不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单方评价,有时候师生共同参与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到小学数学课上,过程评价可以应用到以下环节中。一、学习的开始这种课前或课堂开始时的评价有助于了解学情,探索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下面的例子中的
7、教学内容是分数的概念。教师先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或理解的内容通过写的方式表达出来。在接下来的师生共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能了解学生对分数的理解,学生则澄清了自己关于分数的认识,学会了分数的概念。案例1学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师:如果将4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有几种办法?生:一个小朋友3个,另一个1个;每个小朋友2个;一个小朋友4个,另一个小朋友0个。师:怎么分才能使两个小朋友都觉得老师比较公平?生:平均分,每人两个。师:如果只有一个苹果,要两个小朋友分享,那怎么办?生:一人一半。师:请你想一种办法,把我们分这个苹果的结果表示出来。有的学生画两半苹果,有的写上“一半”,有的用数字表示“”“”
8、。师:(一起评价学生思考的结果)我们一起看一看同学们都用哪些办法表示分配结果的(用大屏幕展示)。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用数字表示比较简单方便,画画形象但是麻烦。师:“”“”这两种方法都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数学上约定用“”来表示。请这位用“”来表示分配结果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生: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就是。师:我这样切也可以用表示吗?(故意切一大一小。)生:不行,这样就不公平了。师:那怎么办?生:将一个苹果平均切成两半,其中一半才是整个苹果的。分析这个环节是课堂引入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未学过的分数的概念。但是不是所有学生对分数都是一无所知呢?那么这部分学生对于分数到底知道多少,
9、教师应如何了解,又如何进行面向全班的教学呢?这位教师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办法,通过学生作业的比较与评价,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内容展现出来的同时,引入了分数。但是从“把一个苹果切成两半,其中一半就是”的回答中能看出,学生虽然知道分数,但这种了解是模糊的、感性的。对于其中“平均分”的要求并没有明晰的意识。通过评价,学生对分数的概念进行了修正。这里的评价是采用作业评比的形式进行的。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前已将课备好,但时常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展开状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调整的依据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掌握情况,这就需要通过灵活有效的评价进行。案例2面积单位“平方厘米”的学习。师: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道题对不对:1平方
10、厘米2厘米。生:不对。师:能说说理由吗?生:1平方厘米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围起的大小,应该是4厘米。4厘米2厘米,所以这道题错了。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生:这道题是错的,但他说的理由不正确。平方厘米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它是面积单位,而2厘米是长度单位,不能比较大小。分析这是一节课的中间环节。在学习完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后,教师想检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它,并且想知道学生能否将周长单位与面积单位明确分清。但是,这种测查不能流于形式,评价的内容也不能只是做题的结果,还应包括其思维过程。从表面上看,所有学生都能把这个判断题做对。但这只是对学生掌握程度的外在行为层面的评价,有的学生没有在
11、认知层面上真正掌握所学内容。如果在这一题中,教师没有追问错误的原因,不对学生掌握程度做一客观的过程评价,就不会知道还有一部分学生仍没有真正理解“平方厘米”的概念。教师只有对学生的思维过程作一客观的分析,才能对下面的教学做合适的安排,知道对这部分知识学生还需要再学习。三、一节课即将结束时这里的评价虽然是一节课的总结与考查,但仍然不同于阶段性的结果评价。因为这种过程评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它与结果评价比起来,更及时,操作更简易。教师往往在这时候让学生解决一个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情况的测查,了解想要了解的情况。案例3“统计与可能性”中的解决问题。师:在今天的课上,你有什么收
12、获?生1:我学会了怎样算平均数,我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很有用。师:那么我这里有一个问题:一匹身高160厘米的小马想过河,它不会游泳,它面前的这条河平均深度为140厘米。那么这匹小马能够安全过河吗?生2:能。师:说说你是怎么作出判断的?生2:小马身高大于河水平均深度,所以能过河。生3:不对,平均深度不代表这条河所有地方都是140厘米深,有可能河中央是2米深而河边只有50厘米深,所以小马不一定能过得了这条河。分析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即使完全掌握了所学知识,也不一定能就所学内容举一反三,进行很好的迁移。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能了解学生对平均数掌握的情况,决定下一步该设置哪些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
13、也清晰了平均数的特点。以上评价都是在课堂中师生一起进行的。学生的回答会引起教师思考和其他学生的认知冲突。在共同评价和讨论过程中,教师获得下一步教学的依据,拓展学生思路,凸显概念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倾听并思考别人的话,养成了动脑筋的习惯,最终建构起正确明晰的知识体系。过程评价同结果评价一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比如课上通过分苹果介绍了以后,让学生表示出,可以让学生折纸或在课堂作业本上书写,还可以让他们列举生活中的事例,解释的意义等,以多种形式的评价来判断学生能否将已学过的的含义迁移到上来。与结果评价比起来,过程评价更及时有效,更灵活,但对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上好 练习 讲座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