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研究.doc
《叙事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典诗词教学离学生多远?从雨霖铃的课堂教学谈起内容提要:本文从一堂看似完整的古典诗词课入手,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中引发对课堂内外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关注。从现实层面来说,现在中学生身上古典文学素养的缺失或弱化现象有日趋严重的倾向,因此,这样的探讨无疑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情境体会 柳词历来以其真挚哀婉的情感深入人心,对此刘梦得在避暑录话早有论及: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柳词能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其中的情感力量必定是锐不可当的,相信学生们同样也可以被折服,所以我选择柳永的雨霖铃作为公开课。之前,学生已经在古典诗歌单元学习了近一
2、个月,按说融入古典诗词的情境中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在准备这一课的时候,我似乎有很充足的理由去让自己相信,学生可以顺利地走入古典诗词的情境,通过情感体验,在穿越近千年时空的阻隔仍能抵达到词人柳永的内心世界,与词人产生情感共鸣。 基于这样一种带着学生回到古典、重塑古典情怀的理想,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作品,着力通过知人论世和细品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循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设计上,我首先碰到一个难题:如何找到一个突破口让学生顺利地走入作品呢?按照传统上、下阙分开,逐字逐句的分析,或许学生可以一点一滴地把握到词人散落在词中的情感,可是通过这种拼凑的方式理解作品,
3、词人的情感能真正对学生有触动吗?我自己在备课的时候不敢确定。因此,我唯有通过对李清照、柳永的婉约词进行对比阅读,寻找一些更有力的东西。比较阅读中我发现:婉约词多擅长于借景抒情来委婉曲折地表达情感,而曲折之外,词中也不乏直抒词人情怀的只言片语,所有这些都是打开词人情感世界的钥匙。因此,在教学设计,在学生在整体感知全词后,再让他们找出词中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以此作为切入点,通过品字、赏句,反复诵读让学生踏上一条“寻情”之路。而雨霖铃中词人的“情”仅仅是“多情自古伤离别”之“伤离别”之情吗?手中搜集到的材料多是把词人的情感定格在这里。而这恰恰是我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也是深入挖掘文本的一个关键。
4、分析有关柳永身世遭遇的材料可以知道,表面上他以“奉旨填词”为名一生在烟花柳巷中放浪形骸,而事实上,作为士人却难以做到决绝放弃仕途,满腹才华、饱读诗书却不为时不为世所用乃是最沉重的打击,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在柳永的词作中,凄切哀婉的离愁别绪背后肯定隐藏有词人由仕途渺渺而来的身世之伤,并且这样的身世之伤因离别而更深沉更悲凉。因此,结合柳永的生平,通过“入乎其内”的品字、赏句,让学生能“出乎其外”从雨霖铃中寻找到词人的“情”:离别之伤和身世之伤,这一个教学环节,不仅让学生可以深入挖掘文本,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知人论世”其实是古典文学鉴赏的一个重要方法。至此,整堂课的主干部分已经大体成形,在此基础
5、上再进行必要的拓展阅读,让学生进一步把握以柳永词为代表的婉约词派的词风,再通过课后比较柳永雨霖铃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对婉约词与豪放词有总体的认识。 总体来看,从以电影城南旧事中骊歌的自然导入,随着教学的深入板书设计的完整呈现,到最后所有教学环节的完成,好像这一堂课很完整没出现什么意外,但课后自己再去回顾时却发现,我的课堂根本没有让自己兴奋的亮点,作为教师,我都没有让自己在课堂上兴奋起来,我的学生到底能从这堂课中体会了多少又感悟到些什么呢?这堂课里有没有触动他们心灵的东西呢?我不能回答。在课堂上,通过从让学生听骊歌感受离别时淡淡的哀愁和别后浓浓的相思、从有选择地介绍柳永的身世遭遇营造沉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叙事 研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