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必背82句.doc
《论语必背82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必背82句.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0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0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善的面貌,这种人,仁德是不会多的。”0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否信实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0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2、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0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译文】子贡说:贫穷时不谄媚,富有时也不骄纵,这种表现如何?孔子说:还可以,可是比起能做到贫穷而仍能长保其乐,富有而能崇尚礼仪的人,就还差一点了。06、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译文】子贡说:“诗经上说处理骨角玉石时,要不断地切磋琢磨,精益求精,是否正是老师现在的意思呢?”0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译文】孔
3、子说:“不要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怕的是自己不知道别人。”为政第二0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无邪(思想纯正)。”0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学成自立,四十岁能不再迷惑,五十岁能领悟天命,六十岁能听到忠言逆言都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都不会越出规矩。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而无所得。八佾第三1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於庭,是
4、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一】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译文二】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12、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为也?”【译文】子夏问道:“美的笑容,酒涡微动;美的眼睛,黑白传神;洁白纸上,灿烂颜色。这是什么意思?”13、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放荡,忧愁而不哀伤。里仁第四1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1
5、5、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译文】孔子说:“君子只知晓义,小人只知晓利。”1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有德行的想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就内心省察。17、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安排考虑。”1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译文】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公冶长第五19、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
6、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没法用来雕刻,被粪土染污的墙面没法粉刷;对于宰予这种人还责备什么呢?”孔子说:“原来我对于人,听了他说的话我就相信他能做到;现在我对于人,听到他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因为宰予的教训改变了我的态度。”2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21、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22、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
7、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言己志?”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裘和朋友一起使用,破旧了也略无所憾。”颜渊说:“我希望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我们也想听听先生您的志向。”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得到安乐,朋友得到信任,年轻人能对我怀念。”雍也第六2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贤德啊,颜回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
8、贫苦,颜回,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贤德啊,颜回!”24、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25、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译文】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述而第七2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译文】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
9、遗憾呢?”27、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译文一】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译文二】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28、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译文】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都吃不出肉的味道。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竟然达到了这样的地步!”29、子曰: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起胳膊当枕头,快乐也在其中了。非道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30、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译文】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31、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译文】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懂得知识,只不过是爱好古代文化,勤奋敏捷地去探求它罢
11、了。”3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33、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译文】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34、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译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要仁,那个仁就来了。”3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36、
12、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译文】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3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38、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译文】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39、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语 82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