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8单元应该记住的知识.doc
《九年级化学1—8单元应该记住的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1—8单元应该记住的知识.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18单元应该记忆的内容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2、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提出原子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向盛有石灰石的试管加入稀盐酸会看到石灰石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会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向蓝色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无色氢氧化钠溶液时会看到产生蓝色沉淀。2、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伴随有
2、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有时会伴随有能量能量变化,如吸热、放热、放光等。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5、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蜡烛质软、硬度小,放入水中浮于水面说明蜡烛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2、点燃蜡烛时火焰分三层,分别为外焰、内焰、焰心;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一秒钟可发现与外焰接触处最先碳化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高。3、用干冷烧杯罩住蜡烛火焰上杯壁有水雾,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取下烧杯,立即倒入
3、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说明蜡烛组成中含碳元素和氢元素。熄灭时有白烟,白烟能被点燃,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石蜡燃烧实际上十石蜡蒸气燃烧,只有气体物质燃烧才产生火焰。4、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越多,二氧化碳越多;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才能用排水法收集,当瓶中水被排尽,气泡从水中瓶口外冒出时证明气体已集满。5、燃着的小木条在空气中持续燃烧,在呼出气体中逐渐熄灭,说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空气中少;在空气中滴加石灰水无明显变化,在呼出气体中滴加澄清石
4、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空气中多;在空气中玻璃片无明显变化,哈气后玻璃片上有水雾,说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多。本实验的探究方法是比较法。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取用药品时不用手接触药品,不把鼻子直接凑到容器口闻气味,不能品尝药品的味道;取用药品时没有说明用量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实验剩余药品要放在指定的容器中。2、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的仪器是烧杯、烧瓶等,垫石棉网的作用是增大受热面积,使烧杯受热均匀。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读数偏小,俯视读数偏大。托盘天平的准确度是0
5、.1克,称量时左物右码,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砝码用镊子夹取。3、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熄灭酒精失火要用湿抹布扑灭。酒精灯火焰分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火柴梗平放在酒精火焰中可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最先炭化变黑,说明外焰温度最大,加热时用外焰加热。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 4、取用粉末状药品用药匙,取用块状药品用镊子。倾倒液态时瓶塞倒放在桌上,防止瓶塞和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液流下腐蚀标签;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6、药品时用胶头滴管,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不能平放或倒放,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胶帽;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5、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导管口部有水柱上升,说明装置不漏气。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以免加热时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使试管骤冷而炸裂;加热时先预热,让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防止仪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加热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人,防止沸腾的液体溅出伤人;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玻璃仪器外壁有水要擦干再加热,防止
7、仪器受热不均匀炸裂;很热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很热的试管骤冷会炸裂。6、洗涤仪器时将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是附着的水均匀,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时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有难溶性物质时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的结论。2、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对可燃物用量的要求是红磷必须足量或过量,以便耗尽瓶中空气中的氧气。对可燃物性质的要求是可燃物要能在空气中燃烧但只能和氧气反应
8、;对装置的要求是装置气密性要好,要不漏气;对操作的要求是要冷却到室温才能打开止水夹;对生成物的要求是生成物应是固体,应易被吸收。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小于瓶外气压,造成内外压强差。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发出黄光,打开止水夹时烧杯中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广口瓶中水面上升到原空气体积的1/5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空气是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氮气不易溶于水,不能支持燃烧。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降温、吸收溶解生成物、防止瓶底炸裂,烧杯中水的作用是产生倒吸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3、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不用铁丝,因为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不用碳或硫,因为碳和硫燃烧会生成其它气
9、体,不易造成内外压强差。水面上升不到1/5的原因是装置漏气、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打开止水夹时不发生倒吸的原因是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等。4、空气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5、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组成混合物的各种成分保持着各自的性质。6、氧气有支持燃烧、供给呼吸两个方面的用途.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如焊接金属用氮气防止金属氧化,灯泡中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防腐。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以用作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作电光源。 7、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
10、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环境污染问题是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CO2、CH4等)、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课题2 氧气1.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为1.429g/L,不易溶于水。2、氧气的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燃烧更旺,说明氧气支持燃烧。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木炭在空气中发红光,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只发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1、磷、碳、硫、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和实验的共同点是都发光、都放热、都是物质与氧气反应、都是固体和气体反应、反应条件都是点燃、反应物都是两种、生成物都是一种、都是化合反应;都是氧化反应等。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都要从瓶口向下缓慢伸入,目的是让氧气充分反应。3、做硫燃烧实验时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装少量水作用是防止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4、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发生的很缓慢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如呼吸作用、钢铁生锈等都是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放热。课题3 制取氧气1、在实验室里,常采
12、用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2、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3、高锰酸钾受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入药品前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固定装置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至试管底部炸裂试管;加热时先让试管预热,使其受热均匀,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要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因为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13、;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骤冷而炸裂。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部。用向上排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4、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原理是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在低温下加压把空气变为液态空气,然后低温蒸发,由于液态氮比液态氧的沸点低,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5、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AB+C。特点是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多种。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不需要加热、操作简单、安全等优
14、点。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受热时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隔大,易被压塑,固体和液体分子间隔小,不易被压塑;受压时分子间隔减小。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物体具有热胀冷缩现象是由于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缘故。分子不断运动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变红的原因是氨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试液中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对比。.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
15、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种物质的分子会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有些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这种分子是单质的分子,有些分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子构成,这种分子是化合物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课题2 原子的构成1、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
16、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由于质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种类决定于核内质子数;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但所有的原子一定都有质子,即所有的原子一定都有原子核。2、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表示原子核,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电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第一层最多排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排8个电子,最外层最多排8个电子(第一层为电子层的2个电子)。3、稀有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化学性质较稳定,它们的最外层有8个电子
17、(氦为2个),是一种相对稳定结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一般少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非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4,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而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最外层有8个电子(只有一个电子层的为2个电子)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4、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是阳离子,带负电荷的是阴离子,金属原子易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原子易形成阴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电子数目决定,离子电荷数的正负由电子的得失决定,失正得负。原子和离子的区别是原子不带电荷,离子带电荷;原子不显电性,离子显电性;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在离子中质
18、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 原子一般不是稳定结构,而离子一定是稳定结构。5、单原子单质由原子构成,多原子单质和非金属化合物由分子构成,金属化合物由离子构成。6、用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是Ar,单位是1。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与质子和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课题3 元素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元素种类也不变。元素种类决定于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一种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即核
19、电荷数)不同。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生物体前五位元素依次是氧碳氢氮钙。元素分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化学性质相似。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分子等是微观概念,可讲种类也可讲个数,着重讲个数。2、元素符号可表示一种元素、该元素的一个原子,有的还可表示一种物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只有微观意义。书写元素符号时只有一个符号的一定要大写,有两个字母的第一个一定要大写,第二个一定要小写。3、熟练书写下列元素符号:H、He、C、N、O 、F
20、、Ne、Na、Mg、Al、Si、P、S、Cl、Ar、K、Ca、 Mn、Fe、Cu、Zn、Br、Ag、Sn、Ba、Pt、Au、Hg、Pb。4、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依据是电子层数相同的排在同一横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排在同一纵行,共七周期16族。每周期元素开头是金属元素,靠近尾部非金属元素,结尾是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序数质子数,电子层数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同主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均包含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四项内容。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爱护水资源1、水资源的主要现状是水储量丰富,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量少,南多北少
21、。爱护水资源要从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两方面考虑。节约用水就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益,如循环用水、使用节水龙头等。2、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三废”的随意排放、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防止措施是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节水徽记的含义是像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课题2 水的净化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含化学变化的过程是消毒,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利用活性炭吸附不仅可以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还可以吸附一些可溶性杂质,除去色
22、素和臭味;用明矾净水是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达到净水的目的。2、过滤是不溶于水的固体同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沉淀、过滤只能出去不溶性杂质。过滤的基本要点是 “一贴二低三靠”,“一贴”即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即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即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过滤后滤液浑浊需再过滤。3、硬水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向硬水和软
23、水中加入肥皂水检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有浮渣的是硬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软化硬水(得到蒸馏水,降低水的硬度)。蒸馏的原理是把沸点不同的物质从液态混合物中分离出来,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暴沸,长导管的作用是使水更好的冷凝。课题3 水的组成1、电解水时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现象是两个电极上都产生气泡,正、负产生气体体积比1:2,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气体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此实验得到的结论有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 2、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水;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3、物质分混合物(多种物质)和纯净物(一种物质)两类;纯净物分单质和化合物两类,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4、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也可能是纯净物,如果是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一定不是化合物;化合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5、稀有气体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由原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单元 应该 记住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