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美术欣赏是引导儿童进入艺术殿堂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审美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小学美术欣赏课业在美术教学中占用的课时虽然最少,但教与学的矛盾却常常比较突出,因此也是美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如何提高欣赏课的教学质量,值得我们美术教师去研究和探讨。以下我结合第八册美术欣赏课美的服装谈几点体会。 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是上好美术欣赏课的首要环节。 一般说来,学生对本地区的艺术作品较为熟悉,耳濡目染,故易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因此,教师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
2、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如果把教学活动比作一艘船,那么教学目标就是船上的舵,它不仅对教学活动设计的方向起指导作用,而且在设计的步骤和方式方法上也具有制约的功能。因此,明确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控制,有利于提高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例美的服装一课中,欣赏的内容是美的服装,而服装是一门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综合的艺术文化。它受不同的历史时期、区域、民族等因素影响,所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我根据欣赏课的要求和服装文化的特点,结合海南本地区的服装文化特色,制定了以下具体教学内容:欣赏以黎族为代表的南方民族服装和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民族服装,以及部分儿童服装。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对服装有一个初步认识,激发学生
3、对祖国传统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教会学生欣赏服装的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上好美术课的关键。 欣赏课的重点、难点在于:教会学生欣赏的方法,并运用方法进行独立欣赏活动。教学中抓住了重点,克服了难点,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美一课中,我尝试以黎族服装为契机,寻找突破口。我打开身穿黎族服装的图片向同学们展示,在较直观的表现效果中,鼓励同学们发表自己的观感,从中归纳出从服装的款式、色彩、图案、面料四个方面去欣赏服装的方法,为以下欣赏其他服装找到了依据。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欣赏课最易落入“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这种满堂灌的讲课方式,剥夺了学生思
4、考、发言的机会,只能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精心设计每一个总是多问几个为什么;用心组织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学性,激发其思维活动,主动探讨训练知识,增强其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美一课中,学生在欣赏蒙古放牧服装的时候,我在前面讲解时有意埋下了伏笔:“蒙古族誉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生活在辽阔的大草原上”。然后再提出问题:“你觉得他们的服装美吗?哪些方面美?为什么?”有的学生说:“它的长袍很宽大、潇洒,就像一名整装待发的骑士。”有的说:“它的色彩很美,像绿色的大草原。”有的说:“我国的地图像一匹马,而内蒙古正好在马背上,
5、所以说是马背上的民族。”还有的说:“它的长袍侧边开了一道衩,是为了上下马方便。”问答生动而富有想象力,其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又如,在欣赏儿童服装时,我就地取材,邀请五位同学组成一个临时服装表演队,举办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儿童服装表演。当看到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伙伴因羞怯而涨红了脸、因窘迫而不知所措的滑稽动作、因兴奋而绽开的稚拙笑容时,同学们禁不住伏案击掌,捧腹大笑,气氛异常热烈。这时教者不失时机地请大家谈谈对表演者的表演技巧和服装的看法,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急切的心情溢于言表。由此看来,教师合理、艺术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自由发挥中,更好地
6、发现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四、介绍有关知识,为欣赏内容服务。 历史与艺术是一种辩证关系,社会发展的每一时期其政治、经济、科学、人文是艺术发展的前提,而艺术又从某一侧面反映其相应时期的社会背景。因此教师应结合艺术作品的文化背景来指导学生欣赏,学生才能理准确地把握欣赏作品的角度与准绳,才能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作品之“美”之“理”。在美一课中,我引导学生欣赏少数民族服装时,都会有选择地把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以及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情况作简单的介绍,以助学生理解掌握服装的特点。例如:黎族生活在海南岛上,这里四面临海、气候炎热,所以形成其短衣短筒裙的独特款式,说明服装的形成是适应其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又
7、如:苗族生活在山区,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产劳动方式,所以腿上打着绑腿,既可以避免疲劳,又可以防止蚂蝗叮咬,说明服装的形成又与生产劳动息息相关。 五、灵活教学方法,优化课堂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课堂中,小学生聚精会神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在15-25分钟左右,也就是说,在小学课堂教学的40分钟里,小学生的大脑会出现不止一次的疲劳。因此教师可针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采用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帮助学生克服抑制疲劳,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六、把握课堂节奏,循序渐进,先紧后松,逐步达到教学目标。 这和婴儿学走路,先被大人搀着走,然后扶着墙走,最后徒走的道理是一样的。
8、在美中,我首先以欣赏黎族服装为例,用提问、分析、归纳的方式,深入浅出地、重点详细地讲解了服装欣赏的方法。其次,引导学生欣赏苗族、彝族服装,这时主要用提问、启发相结合的方式。最后在欣赏其他少数民族服装和儿童服装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完整地阐述观点,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欣赏的能力。 七、通过多种途径,拉近学生与欣赏作品的距离,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孙美兰同志在谈美术欣赏一文中指出:“美术欣赏者被视艺术攫取目光,首先唤起视象的感觉印象,开始欣赏过程。”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真实、直观的视觉效果,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的敏锐、准确程度。因此,美术教师可以采用展示原作品或仿制品及借助幻灯、
9、投影、录像等多种电教手段,加强艺术作品的直观效果。美一课中,我身穿的黎族服装,同学们身着的儿童服装及电视播放的时装表演录像等,都产生了最直观的表现效果。同时,使用的七幅挂图全都是用布贴的形式制成,能较贴切地反映出各少数民族服装款式、色彩、图案面料的特点。在讲解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理位置时,我还借助了中国地图这个教具,拿图象的空间要领变为直观的视象效果,更好地为欣赏内容服务。 八、调动多种感官,营造美的情境。 人类以眼睛、耳朵、皮肤、鼻子等多种感官去感受美,这在以美育人的美术教学课堂中尤为重要,因此应利用多种途径加以调动。例如:精美的挂图、优美流畅的语言、生动形象的表情、优雅的举止、得体的服饰、悦
10、耳动听的音乐等等,形成了美的教具、美的语言、美的表情、美的服饰、美的音乐、使美无处不在,美贯穿始终,让学生感到上一节美术欣赏课就是一种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九、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 别林斯基说:“美和道德是两姐妹”。从本质上看,不道德的事物是不美的,只有符合健康的审美心理的事物才是真实、高尚、道德的。换而言之,一个人只有接受了卓有成效的审美教育,在其发现美、评价美、追求美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审美评判标准,才可能成为一个高尚的、有道德的时代新人。因而,在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应根据欣
11、赏作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内涵,挖掘和强化作品中的德育因素,将思想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人格情操教育、理想和人生观教育有机地结合到教学活动中,以实现“教书育人”的最终教学目的。在美一课中,我采用以歌引题的方式导入新课,歌中唱到:“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爱我中华!”欢快的旋律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欣赏黎族服装中的美丽的织锦时,我简单地介绍了织锦的制作过程,并小结: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以勤劳、勇敢、聪明著称于世,这些美丽的织锦就是黎族同胞聪明才智的体现。这样无形中促使学生暗下决心,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起了自我教育的作用。在本课总结时,我举了一个反面的例子:一名四年级的同学身穿成人的服装,大家说美不美呢?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过程,也就是学生以美指导自身行为准则、自我完善的过程。因而,在欣赏课当中适时适情地渗透德育,显得自然、贴切,获益匪浅。 从另一角度来看,要上好美术欣赏课,还有赖于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随着艺术、科技的日新月异,欣赏课的内容已扩大到民间艺术、儿童绘画、工艺美术、摄影、建筑等多种领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必须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不断提高文化和专业知识,不断揣摩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创新,总结经验,才能摸索出一套科学、有效、新颖的教学方法,确实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质量。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