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期知识点复习.doc
《九年级化学下期知识点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期知识点复习.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一 金属材料知识要点 1、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但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如何考虑物质的用途 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表81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我们熟悉的金属制品所选用的特定金属材料,我们就能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
2、、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3、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金属制成合金后,由于组成的改变,使得合金性能也随之发生改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我们常见的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八.二 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要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我们可以将金属的化学性质归纳为下表: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的表面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
3、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的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等酸的反应,以及类似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盐溶液的反应)等都属于置换反应。 铁跟酸(盐酸、稀硫酸)及某些化合物溶液(如CuSO4)发生置换反应时,其化合价由02,而不是03,即生成低价铁的化合物而不是高价铁的化合物。 归纳已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有以下三类: 化合反应:ABAB 分解反应:ABAB 置换反应:ABCACB (3)金属活动性顺序 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和去伪存真的分析,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记忆,即“
4、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与不同物质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八.三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知识要点 (1)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金、银等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的名称和主要成分见下表。 (2)铁的冶炼 在实验室按照课本图822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粉末(铁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多余的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尾气必须处理(如烧掉)。 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
5、见下表。 (3)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某些杂质进行有关计算 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纯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料或产量时,对于含杂质的物质(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设计证明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锈蚀的实验,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铁制品生锈的条件进行假设。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说明铁制品生锈可能与空气(氧气)和水都有关。再控制条件,设计以下三个对比实验进行证明: 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钉
6、不易生锈; 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铁钉与水接触也不易生锈; 铁钉只有在潮湿的空气中(即既有水,又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铁生锈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水和氧气。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依据铁制品生锈的条件,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思路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和水。具体措施有:在铁的表面涂油、刷漆、镀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5)金属资源的保护 金属资源有限。废旧金属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
7、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九 溶液部分知识要点复习 一、溶液 (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均一是指溶液各处性质一样,浓度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会分层,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2)溶质和溶剂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质和溶剂的区别: 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把量少的叫溶质,量多的叫溶剂如果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多少,都把水看作溶剂未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 (3)溶液的应用: 物质在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快,
8、可用于加快反应 动植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在溶液中进行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才有意义改变条件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改变温度的方法适用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三、溶解度 (1)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
9、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 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压强 (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要抓住四个要素: 一定温度-条件 100g溶剂-标准 饱和状态-状态 溶解的质量(溶质)-单位(g) (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图 (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5)固体溶
10、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铵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氯化钠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6)气体溶解度 定义: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101千帕,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四、过滤和结晶 (1)过滤 适用范围: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 过滤装置(如图) 过滤操作注意点: 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上 三靠:盛过滤液体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一端要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管口下端要紧靠在盛滤
11、液的烧杯的内壁上 (2)结晶 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结晶:在溶液中,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方法及适用范围: 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 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 (3)粗盐提纯的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转移 五、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 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清楚以下几点: (1)溶质质量是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物质不能算溶质 (2)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 (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
12、质量越多,溶液越浓;相反,则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小,溶液越稀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比较: 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实验步骤: (1)计算:溶质质量溶液质量a 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2)称量:固体一般用天平称量,液体一般用量筒量取 (3)溶解: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七、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1)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2)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的有关换算 计算依据: (3)溶解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计算依据:饱和溶液中 a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4)有关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有关计算
13、 计算依据: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如有A克质量分数为a%的溶液稀释(浓缩)成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 则Aga%Bgb% (5)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 计算依据:混合溶液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 例如:Ag a%的溶液与Bg b%的溶液混合,得到Cg c%的溶液,则: AgBgCg Aga%Bgb%Cgc% (九.二) 溶解度知识要点 (1)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有关系,也与温度、压强(外因)有关系。许多实验证明: 不同的物质在同一
14、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如常温下食盐容易溶解在水中,而碘几乎不溶于水。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溶解性)不同。如常温下食盐容易溶解在水中,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碘微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 同一种固态物质在同一溶剂中(通常为液态)的溶解能力(溶解性)与温度有关。如硝酸钾在20,100 g水中只能溶解31.6 g。而60时,100 g水中能溶解110 g。温度升高时,大多数固态物质在一定量水中所能溶解的量也越多。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 同一气态物质在同一液态溶剂中的溶解性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压强有关。通常是温度升高,溶解性减小;压强增大,溶解性增大。 注:
15、液态物质互相溶解的情况比较复杂,中学不讨论。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为气体时,还需在一定压强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理解这两个概念: 首先要明确“一定条件”、“一定量的溶剂”。在某一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里,对某种固态溶质来说饱和了,但若改变温度或改变溶剂的量,就可能使溶液不饱和了。如室温下,100 g水中溶解31.6 gKNO3达到饱
16、和,若升高温度或增大溶剂(水)量,原来饱和溶液就变为不饱和溶液。所以溶液饱和与否,首先必须明确“一定条件”和“一定量的溶剂”。 必须明确是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可能还能继续溶解蔗糖,此时的溶液对于食盐来说是饱和溶液,但是对于蔗糖来说就是不饱和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大多数情况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存在以下转化关系(溶质为固体): 但是,由于Ca(OH)2的溶解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将Ca(OH)2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升高温度;将熟石灰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在改变温度时应该是降低温度
17、。 (4)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一般说来,可以向原溶液中再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溶解的量不再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溶解的量还能增大则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5)浓溶液、稀溶液的概念 为了粗略地表示溶液中溶质含量的多少,常把溶液分为浓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液里,含溶质的量较多的是浓溶液,含溶质的量较少的是稀溶液。 (6)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 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如果不说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正确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需要抓住四个因素:一定温度。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
18、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100 g溶剂。此处100 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溶液质量。饱和状态。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 g溶剂里所溶解的最大质量为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单位:g 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 g(溶剂) 。 (7)溶解度曲线 当溶质一定、溶剂一定时,固态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是温度的函数。这种函数关系既可用表格法表示,也可以用图象法(溶解度曲线)来表示。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得到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既能定性地反映固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而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的伸
19、展方向),也能表示某固态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还能用于比较同一温度不同溶质的溶解度的大小。 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只有少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例如氯化钠。极少部分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8)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是指该种气体在一定压强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气体的体积要换算成标准状况时的体积)。 (9)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在同一条件下,同一种溶质溶解在同一种溶剂中,饱和溶
20、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例如,2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31.6 g KNO3,此时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也是浓溶液,但若将30 g KNO3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溶液虽然是浓溶液,但仍为不饱和溶液。2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0.00024 g BaSO4,此时所得的溶液显然很稀,但它却是饱和溶液,若取0.000 20 g BaSO4在此温度下溶解在100 g水中,所得溶液既是不饱和溶液,也是稀溶液。 (九.三) 溶质的质量分数知识要点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数学式表示如下: 应该注意: 溶质的质量分数
21、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数学表示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数学表示式中溶质的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 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但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但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例如:20时,碳酸钙的溶解度为0.001 3 g。则该温度下碳酸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可见,对于像碳酸钙这类难溶的物质而言,其饱和溶液很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小。但对易溶的物质而言,即使
22、为不饱和溶液,溶液也可能会较浓,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可能会较大。 对溶质与溶液均相同的溶液来说,在相同状况(同温、同压)下,饱和溶液总比不饱和溶液要波,即溶质的质量分数要大。 例如:如何解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与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相比哪个更咸?”这一问题呢?此时,氯化钠的水溶液最大质量分数不会超过多少? 答案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更咸。因为对于固态物质而言,压强对溶解度影响极小,所以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此时,氯化钠的水溶液最大质量分数不能超过: (3)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解度(S g)的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下期 知识点 复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