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古论今-国学经典走进今日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谈古论今-国学经典走进今日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古论今-国学经典走进今日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谈古论今国学经典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性 星源小学 曹锋 国学实际上就是我们古代的语文教育,之所以说是古代的语文教育,是要我们今天的语文教育作一个区别。古代的语文教育跟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是不同的,过去的语文教育是文言文教育,现在的语文教育是白话文教育,过去的语文教育学习的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诗词歌赋等流传千古的经典著作,而现在我们的语文教育学习的内容能称之为经典的少之又少。语文教育在传统的教育中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被称之为国学。国学,关系到一国兴衰之学问,它能不重要吗?世界上有一个民族,犹太民族,人口只有一千多万,自有诺贝尔奖以来,在各个领域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犹太人占全世界总获奖人数的39%,为
2、什么?因为这个民族有一个传统,就是让儿童从小诵读经典,圣经就是犹太民族的国学,犹太民族的经典。几十年来我们不学国学,不读经典,我们这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十四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一个获得过诺贝尔奖的也没有。几十年来,我们的国家再没有出现过一个大人物。各位同学应该都知道有一个钱学森之问,钱学森问我们的总理,为什么我们几十年出不了大家人物。为什么?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不再学国学,不再读经典了,我们背离了我们文化的根,所以我们现代的中国人已经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为什么说我们已经不是中国人呢?打开经史子集而不能读,中国人不能读中国书,我们就不能自称为中国人。不了解我们中国的历史,不子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就
3、不能自称为中国人。学习国学,诵读经典可以使我们的学生亲近汉字,热爱母语,提升见识、修养品行、了解历史,传承文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学教育的功能,来强调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国学教育是培养一个能让人真正成为人的教育。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道德为手段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能成为人,而不是动物。教育就是要使一个冥然无知的人明白事理和获得智慧,使人能泰然自若地进入复杂无比的社会,可以参与建设和改造社会的种种活动。教育不单教人以谋生的技能,还应启发人追寻生命的智慧,协助人找出生命的秘密,明白生存的意义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教育的理想是尽人之性,使人成为完全的人、圆满的人。更具体地说,教育的本
4、质就是使人成为有情有心、有灵性有仁爱之心的人。孔子说:“仁者爱人”,其实我们不只要爱人,我们还要爱花草树木、河流山川;爱天地万物、宇宙自然;爱世界上任何一种高贵与微小的事物。要达到上述的教育目标,只有通过国学教育才能做得到。我们能说国学不重要吗?所以真正的教育,首先是教人做人,知识的传授可以暂缓,道德一定要首先确立起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传统教育已经中断了几十年,我们的现代教育什么都教,偏偏缺少了道德。有人说现代教育是“缺德”的教育,事实也是如此。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我们几代的学生对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承继已经出现了断层,无法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在我们这几代人
5、的血脉中渐渐地流失。由于传统教育的缺失,造成社会整体道德水准的下降,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民族,中国人成了世界上最没有文明,最没有道德的人,想想真让人悲哀!现在政府也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逐步改变当中。今年教育部已经正式决定在全国近2万所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教育,明年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正式开展经典诵读教育。 经典教育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阶段。传统教育中的小学阶段,是先学习做人以及如何生活,然后再传授知识,学习六艺,这是我们中国传统教育走的路线。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主要是私塾教育,小孩子一入私塾,开头一、二年首先要学的就是“孝弟三百千”这几本书。孝是孝经,弟是弟子规,三是
6、三字经、百是百家姓、千是千字文。学了这几本书,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实施了品德教育,奠定了一生做人的基础,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不论是经典名著人物故事,亦或是建筑、绘画、谚语、民俗,可以说,小学语文中所遴选的优秀的国学内容,是小学生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从粗略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一是国学内容占据了不少的比重,以课文部分为例,16年级包括选读部分在内,共有课文421篇国学内容,国学占课文总量40,此外,更有大量国学内容遍布在课文后面的“日积月累”部分;再有,国学的内容分布面较广,除古典诗词与经典名
7、著等外,还涉及到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人物、风俗节日、谚语成语、书画建筑等内容,这些国学内容分布于课文及课文后的知识部分,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璀璨以及中华文明的优秀精神风貌。可见,选择国学中的经典何其重要,它能为学生点燃一盏智慧心灯,能雕琢孩子温文尔雅的气质,能塑造孩子知书达礼的童年,能奠基孩子德行高尚的一生!在大力提倡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今天,让国学走进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知识、国学思想,应该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效尝试。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有效进行国学与小学语文课堂的完美融合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呢?一 营造浓厚教育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谈古论今 国学 经典 走进 今日 小学语文 课堂 重要性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